柴艷
(孟州市民生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河南 焦作 4547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又稱慢阻肺,是一種多發(fā)于中老年人,以氣流受限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隨著患者病情發(fā)展,COPD患者可出現(xiàn)不可逆性肺功能損傷,還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和組織,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積極有效的治療是改善COPD患者預后的關鍵,而有效的護理干預是加快患者康復的有效保障,但傳統(tǒng)護理局限性較大,很難滿足臨床需要[2]。本研究以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孟州市民生醫(yī)院收治的92例老年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對象為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孟州市民生醫(yī)院收治的92例老年COPD患者,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46)。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60~76歲,平均(67.94±4.25)歲。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60~78歲,平均(68.07±4.3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1)符合COPD臨床診斷標準;(2)年齡≥60歲;(3)不存在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4)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1)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免疫功能缺陷;(3)精神障礙;(4)惡性腫瘤;(5)嚴重感染;(6)因失語、失聰?shù)纫蛩貙е碌臏贤ㄕ系K。
1.4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nèi)容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遵醫(yī)囑用藥、保持病房整潔等。觀察組接受EBN干預:(1)成立EBN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組長,1名呼吸內(nèi)科醫(yī)生任小組副組長和指導老師,其余護理人員為普通小組成員,小組成員統(tǒng)一接受培訓和考核,培訓與考核內(nèi)容主要包括EBN相關知識、實施方法以及COPD患者護理的難度和重點;(2)建立循證問題,通過與患者溝通、查閱病例等方式尋找患者存在的問題,如存在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情緒、生活質量較差等;(3)循證支持,通過查閱文獻、總結既往護理經(jīng)驗、小組討論等方式尋找有科學性、實用性的護理措施;(4)實施EBN方案,①強化健康知識教育,使用健康教育手冊、多媒體視頻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健康知識,包括COPD發(fā)生原因、預防急性發(fā)作方法、以及治療和護理相關知識,對于患者不理解的內(nèi)容可反復講解,及時解答患者疑問,鼓勵患者和家屬一同參與科室舉辦的知識講座,②心理干預,通過積極溝通、焦慮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尋找患者出現(xiàn)負性情緒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③飲食干預,鼓勵患者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粗糧和優(yōu)質蛋白,注意營養(yǎng)均衡,禁食冰冷、辛辣類食物,戒煙戒酒,④運動干預,結合患者身體康復情況為患者制定運動計劃,運動方式以散步、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患者不應感到明顯勞累,若運動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就醫(yī)。
1.5 觀察指標(1)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估患者抑郁、焦慮程度;(2)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評估患者生活質量;(3)使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評估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
2.1 患者抑郁、焦慮程度兩組護理后HAMD、HAMA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HAMD和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HAMD、HAMA評分比較分)
2.2 患者生活質量兩組護理后GQOLI-74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GQOLI-74評分比較分)
2.3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4.02±5.17)分]高于對照組[(86.26±5.5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919,P<0.001)。
WHO的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COPD是僅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的全球第四大致死性疾病。而受到人口老齡化速度健康、空氣污染加重等多種因素影響,近些年COPD發(fā)病率有逐漸上升趨勢,其已經(jīng)成為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3]。及時確診治療是抑制COPD患者病情進一步的惡化的關鍵,而隨著護理學的快速發(fā)展,護理工作亦在臨床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各種新型護理模式亦開始逐漸替代傳統(tǒng)護理。
EBN是一種以循證醫(yī)學理論為指導思想的新型護理模式,其所實施的護理干預措施均遵循證據(jù)支撐,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特點[4]。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EBN干預的觀察組護理后HAMD和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護理后GQOLI-74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這表明EBN在改善老年COPD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方面有積極作用。EBN通過健康教育打消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幫助患者正確認知疾病,COPD雖然無法根治,但積極有效的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能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而心理干預則能有效消除患者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能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5],飲食干預則能保證患者營養(yǎng)均衡,還能有效避免患者因飲食不當而出現(xiàn)病情加重或便秘等并發(fā)癥,適當運動則能有效提高患者身體素質,加快生理代謝,還能舒緩患者心理壓力,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進而加快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EBN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該護理模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