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章 王玥
【摘 要】 會計穩(wěn)健性是衡量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依據。2016年新審計報告改革提出在審計報告中增加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字段,促使我國審計準則與國際趨同,審計報告擁有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及更高的溝通價值。文章實證考察了2016年新準則實施后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顯著正相關;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數量越多,上市公司的會計穩(wěn)健性程度就越強。進一步以公司透明度作為調節(jié)變量發(fā)現(xiàn),公司透明度在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與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起負向調節(jié)作用。文章豐富了關鍵審計事項的相關研究文獻,也為增強關鍵審計事項的政策執(zhí)行及監(jiān)管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關鍵審計事項; 公司透明度; 會計穩(wěn)健性; 信息披露; 財務及經營風險
【中圖分類號】 F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15-0132-07
一、引言
2016年12月23日,財政部推出《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準則(財會〔2016〕24號)[ 1 ],提出審計單位應在審計報告中增加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字段,詳細敘述披露原因以及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公示對應信息。這一政策于2017年A+H股上市公司率先實施,2018年在A股上市公司進行全面推行。關鍵審計事項是指通過職業(yè)判斷后,注冊會計師認為對當期財務報表審計中最為重要的事項,并且有效地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可以提高已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從而提高審計報告的決策相關性和有用性,能夠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額外的信息,以幫助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會計準則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征就是穩(wěn)健性,確認收益要大于確認損失所需要的依據是它的基本要義[ 2 ]。相關人員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判斷時,要對收益及損失進行較為準確的評估,不得高估資產收益或低估費用損失。Basu[ 3 ]將穩(wěn)健性定義為:“會計盈余對于壞消息的反應要快于好消息?!盬atts[ 4 ]從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角度提出會計準則的穩(wěn)健性能夠協(xié)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作為一種公司治理機制,會計穩(wěn)健性可以緩解企業(yè)與利益相關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契約成本;同時對企業(yè)管理者進行一定程度的約束,促使其更加謹慎準確地做出相關投資決策。劉斌和吳婭玲[ 5 ]認為會計穩(wěn)健性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財務報告質量屬性,而且是一項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那么新準則實施后,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會對會計穩(wěn)健性產生什么影響?唐建華和張革[ 6 ]提出關鍵審計事項可以增加審計報告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了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谖写砑靶盘杺鬟f理論,審計報告信息披露能夠傳遞上市公司的經營和財務風險,并且緩解企業(yè)的委托代理成本問題。目前國內外關于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尚未展開廣泛研究,因此本文以2016—2019年深市A股全部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實證考察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本文的研究結果為理解會計穩(wěn)健性在公司治理中的價值提供了經驗證據。
本文的研究貢獻在于:(1)豐富了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會計穩(wěn)健性影響的研究成果?,F(xiàn)有研究大多集中于關鍵審計事項自身的作用、影響及執(zhí)行情況,而關于審計報告的披露對會計穩(wěn)健性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關鍵審計事項角度出發(fā),研究其對會計穩(wěn)健性所產生的影響。(2)豐富了關于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影響因素的研究,以公司透明度作為調節(jié)變量,檢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否會影響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情況,從而進一步對會計穩(wěn)健性產生影響。
二、文獻綜述
(一)關鍵審計事項的相關研究
關鍵審計事項部分,國內外學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研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有助于提升審計質量[ 7 ];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對投資者決策的準確性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8 ];對市場反應的影響:增加了審計報告信息使用者對風險預測的市場反應[ 9 ];對審計報告的影響:提高了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 10 ];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成本[ 11 ]。
(二)會計穩(wěn)健性的相關研究
對會計穩(wěn)健性部分,國外學者Basu[ 3 ]將穩(wěn)健性定義為:“會計盈余對于壞消息的反應要快于好消息?!盬atts[ 4 ]從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角度提出,會計準則的穩(wěn)健性能夠協(xié)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國內學者劉斌和吳婭玲[ 5 ]認為會計穩(wěn)健性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財務報告質量屬性,而且是一項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祝繼高[ 12 ]發(fā)現(xiàn)會計穩(wěn)健性水平有助于緩解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沖突,緩解投資者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三)公司透明度的相關研究
對公司透明度的相關研究,國內外學者分別從以下方面進行了闡述。Leuz et al.[ 13 ]認為,對代理問題較嚴重的公司,公司透明度在風險信息預測方面的作用更強。Lang和Maffett[ 14 ]認為,內部人的代理成本在更為透明的信息環(huán)境中會有所降低。Dasgupta et al.[ 15 ]提出,投資者可以利用更為透明的信息環(huán)境,對公司的某些固有能力進行評估預測,例如管理層的能力以及財務信息質量等。譚勁松等[ 16 ]認為,內部激勵及外部監(jiān)督均是公司透明度的決定因素,機構投資者的監(jiān)督、良好的治理環(huán)境以及完善法律法規(guī)的監(jiān)督都會對提升公司透明度有顯著正向的作用。辛清泉等[ 17 ]通過實證研究檢驗了公司透明度對股價波動的影響,認為公司具有更透明的信息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投資者投資預測的準確性,并且隨著公司透明度趨于穩(wěn)定,股票價格頻繁波動的情況也會隨之得到緩解。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
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可以緩解市場中經濟活動參與者信息不對稱這一現(xiàn)象。唐建華和張革[ 6 ]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對關鍵審計事項字段的描述可以提高審計工作的透明度,便于信息使用者對報告的理解,從而增強審計質量并且降低風險。根據風險信號理論[ 18 ],關鍵審計事項主要是基于審計師對上市公司經營及財務方面重大風險的判斷,因此其可以作為一種明顯的風險信號傳遞給投資者及債權人。一方面,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向市場傳遞了企業(yè)的主要風險點,將企業(yè)當年發(fā)生的重大事項進行公示,會對企業(yè)治理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從而有利于提高會計穩(wěn)健性;另一方面,由于關鍵審計事項在公示過程中,審計師需要將與治理層溝通中發(fā)現(xiàn)的重大風險、重要估計與判斷、審計應對過程告知投資者,這一行為也會有效防止財務報表的錯報及漏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yè)的財務風險從而增加會計穩(wěn)健性。
例如,康美藥業(yè)于2016—2018年把“銷售收入”和“存貨”作為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并公示,但對這兩項關鍵審計事項進行審計的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并未識別出報表項目的重大財務錯報,因此造成財務舞弊,收到證監(jiān)會的調查通知書。由于審計師及事務所對關鍵審計事項的錯報漏報并未進行公示,投資者與企業(yè)的信息不平衡,導致企業(yè)財務風險及投資者決策風險的增加,也會進一步影響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
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關系造成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所有人與經理人之間會存在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從而產生所有者與經營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而增加委托代理成本。王艷艷等[ 10 ]證明了關鍵審計事項段披露的企業(yè)可以給市場帶來增量信息,促使投資者對市場的變化更有效地做出反應,從而增加了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路軍和張金丹[ 19 ]以A+H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關鍵審計事項為研究樣本,詳細分析了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方式、數量分布、詳細分類、行業(yè)特征和事務所特征等。相較于傳統(tǒng)的審計報告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審計工作流程更加透明規(guī)范,幫助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獲得更多有效信息。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管理層受到審計師的監(jiān)督,因此管理層需要采用更穩(wěn)健的會計處理去迎合審計師以及投資者,增強報表使用者對信息的信賴程度以及審計報告的可溝通性,緩解代理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
從以上幾方面綜合考慮,本文認為,溝通關鍵審計事項這一措施的提出,能幫助投資者增強對被投資單位的了解,同時管理層與審計部門就被公示的關鍵審計事項進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務及經營風險;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信息是企業(yè)風險的分布及強弱情況的信號,審計報告中較多的關鍵審計事項意味著較弱的審計風險,進而會影響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1:在其他控制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能夠提高會計穩(wěn)健性。
H2:在其他控制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披露越多,會計穩(wěn)健性程度越好。
(二)以公司透明度作為調節(jié)變量
公司透明度是指公司財務與管理信息的披露程度,是促使資本市場有效運轉的前提。公司透明度高的公司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加準確完整的財務信息,促使財務報告的使用者高效決策,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譚勁松等[ 16 ]認為,內部激勵及外部監(jiān)督均是公司透明度的決定因素,機構投資者的監(jiān)督、良好的治理環(huán)境以及完善法律法規(guī)的監(jiān)督都會對提升公司透明度有顯著正向的作用。一方面,高透明度的信息環(huán)境有助于降低內部人的代理成本并有效緩解內部人控制,增加財務報表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從而提升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另一方面,公司透明度可以有效地對管理層的公司治理及決策進行約束。在這樣的市場大環(huán)境下,投資者易于獲得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因此對風險的預期程度會有所下降,從而影響投資者對信息的判斷能力。
在其他控制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公司透明度會在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起到什么樣的調節(jié)作用?本文采用辛清泉等[ 17 ]的三個變量來表示公司透明度,分別為深交所信息評級(Dscore)、是否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Big4)以及產權性質(State)?;诖耍疚奶岢鲆韵录僭O:
H3:在其他控制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公司透明度會削弱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的正向關系,即公司透明度越高,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程度就越低。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與數據選取
基于對新審計準則改革后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情況研究,本文選取2016—2019年度深交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并對初始樣本進行如下篩選:(1)剔除金融行業(yè)的上市公司樣本。由于該行業(yè)的特殊性,存在大量表外業(yè)務,會影響回歸結果,因此需要剔除。(2)剔除ST和*ST上市公司樣本。由于這類樣本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存在退市風險,因此不予考慮。(3)剔除當年IPO上市的公司樣本。(4)剔除有其他數據缺失值的上市公司樣本。此外,用Winsorize來降低異常值的影響,對樣本的連續(xù)變量在上下1%極端值進行縮尾處理,最終得到3 983個有效樣本,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相關信息由筆者手工整理。
(二)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Basu的盈余—股票收益關系模型是目前衡量會計穩(wěn)健性最為常見的模型,而Khan和Watts(2009)對Basu模型進行了拓展,在此基礎上從分公司分年度的角度來考察會計穩(wěn)健性(C_Score),現(xiàn)在這一方法已經被廣泛使用。
2.解釋變量
KAM_DUM表示企業(yè)是否在當年溝通了關鍵審計事項,審計報告中溝通取1,否則取0;KAM_N表示當年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
3.調節(jié)變量
調節(jié)變量為公司透明度。辛清泉等[ 17 ]提出用以下三個指標對公司透明度進行衡量:第一,通過手工對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評級(Dscore)進行整理,A級取值為4,B級取值為3,C級取值為2,D級取值為1;第二,經過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市公司的財務、經營信息更加準確透明,促使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可獲得的信息進行判斷并做出決策,因此用會計師事務所是否來自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來衡量公司透明度,事務所來自四大取1,否則取0;第三,國有企業(yè)由于其企業(yè)性質及制度因素,往往會受到更多的制約,并且管理層對公司治理的可操縱性相較于其他企業(yè)來說較少,對企業(yè)形象及其內部管理的把控也會更為嚴格,公司透明度會更高,用企業(yè)產權性質衡量公司透明度,國有企業(yè)取1,非國有企業(yè)取0。
4.控制變量
Khan和Watts(2009)利用公司規(guī)模(Size)、市凈率(MB)、資產負債率(LEV)這三個影響會計穩(wěn)健性的主要因素來估算好消息的及時性(C_Score)與壞消息的增量及時性(G_Score);根據“深口袋”理論,董事長及總經理的兩職合一會影響管理層的自我監(jiān)督與制約情況,過于集中的決策會導致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增加,從而影響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情況。因此,本文對這四個變量進行控制。
具體變量定義見表1。
(三)模型構建
為了檢驗提出的H1、H2以及H3,本文構建以下模型:
五、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C_Score的均值為0.070,最小值為-0.200,最大值為0.670,與現(xiàn)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解釋變量KAM_DUM的均值為0.750,表示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上市公司占總樣本量的75%;KAM_N的均值為1.560,最大值為6,最小值為0,表明上市公司之間溝通關鍵審計事項差異較大,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并沒有溝通關鍵審計事項。調節(jié)變量Dscore的均值為3.100,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信息評級在B級或以上,信息披露情況較好;Big4均值為0.030,表明上市公司中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數量占總體樣本量的3%;State的均值為0.320,表示國有企業(yè)的數量占總樣本量的32%。
(二)相關性分析
表3列示了主要變量相關性分析的統(tǒng)計結果。C_Score與KAM_DUM的相關系數為0.291,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兩者呈顯著正相關關系;C_Score與KAM_N的相關系數為0.228,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兩者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除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與資產負債率的相關性系數大于0.5以外,其余均小于0.5,表明回歸模型整體上不存在多重共線性關系。
(三)回歸分析
1.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
表4(1)采用OLS回歸檢驗了H1的結果。R方的值大于0.05,表明模型擬合度較好。KAM_DUM的相關系數為0.062,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是否溝通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的結果顯著正相關,即在當年溝通了關鍵審計事項的上市公司,其會計穩(wěn)健性的情況更好。由此,證明了H1成立。
2.關鍵審計事項數量與會計穩(wěn)健性
表4(2)采用與(1)相同的實證方法,對H2進行了檢驗。R方的值大于0.05,表明模型擬合度較好。KAM_N的相關系數為0.021,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越多,會計穩(wěn)健性程度越高。由此,證明了H2成立。
(四)公司透明度的調節(jié)作用
如表5所示,回歸結果中的模型2表示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信息評級(Dscore)能夠對關鍵審計事項和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起負向調節(jié)作用,其中KAM×Dscore=-0.002,在10%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透明度可以降低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的代理成本。模型3中的KAM×Big4=-0.011,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示是否為四大審計(Big4)能夠對關鍵審計事項和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起負向調節(jié)作用,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市公司,會計穩(wěn)健性更好并且企業(yè)財務報告的信息可靠性也更強。模型4中的KAM×State=-0.002,在10%的水平上顯著,表示產權性質(State)能夠對關鍵審計事項和會計穩(wěn)健性之間起負向調節(jié)作用,國有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相較于其他性質的企業(yè)會計穩(wěn)健性更好,并且R-squared的值都在0.5以上,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好,且較為穩(wěn)定。綜上所述,H3成立。
六、穩(wěn)健性檢驗
本文穩(wěn)健性檢驗主要參考了孫光國和趙健宇[ 20 ]的做法,進行會計穩(wěn)健性替代模型的穩(wěn)健性檢驗。用Basu模型代替原來的模型進行回歸,以此對H1、H2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構建以下模型。
其中,EPSit為i公司t年度的每股盈余;Pi,t-1為i公司t-1年度末的收盤價;Rit為i公司t年度的股票收益率;DRit為虛擬變量,當Rit<0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Controls表示控制變量Sizeit、LEVit、MBit以及Dualit,?著表示誤差項。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及其數量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是重點關注的部分。KAM_DRRit=0.022,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示關鍵審計事項與會計穩(wěn)健性正相關;KAM_N_DRRit= 0.011,在10%的水平上顯著,表示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數量越多,企業(yè)的會計穩(wěn)健性程度越強。因此穩(wěn)健性模型驗證了H1、H2的成立,具體表略。
七、研究結論與啟示
關鍵審計事項能夠反映并傳遞上市公司的經營特征及財務風險。財政部2016年提出溝通關鍵審計事項這一準則,并在2018年全面實施,其對會計穩(wěn)健性有何影響是管理者、有關部門及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所關注的重點。本文利用新審計準則提出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后的數據進行研究,收集了深交所2016—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有關數據,探究了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相關影響,并且進一步研究了公司透明度作為調節(jié)變量,在兩者之間是否起調節(jié)作用。研究結果表明:披露關鍵審計事項的上市公司,其會計穩(wěn)健性程度更好,并且披露的關鍵審計事項數量越多,其穩(wěn)健性程度越強。公司透明度以產權性質、是否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以及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評級這三個變量進行衡量,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三個變量會削弱關鍵審計事項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顯著正向作用,即產生負向調節(jié)作用。同時,在經過穩(wěn)健性檢驗后這一結論不變。本文的結論一方面為上市公司提高審計質量、降低經營及財務風險以及提升會計穩(wěn)健性提供一定依據,另一方面為相關部門的政策實施提供一定借鑒。
作為財務報告可靠性的重要表現(xiàn),會計穩(wěn)健性對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對會計穩(wěn)健性有正向影響這一研究結論,相關部門及人員應采用相應的應對方法。事務所及審計人員應該重點在審計報告中描述關鍵審計事項字段,從而進一步增強公眾對審計報告的信賴程度以及對事務所審計情況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對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監(jiān)督檢查,保證政策的落實,防止其流于形式;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應重點關注關鍵審計事項在財務報告的信息列報和披露,以降低其對風險的心理預期,從而促使投資者做出更加穩(wěn)健的決策。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A].財會〔2016〕24號,2016.
[2] 黎文飛,巫岑.產業(yè)政策與會計穩(wěn)健性[J].會計研究,2019(1):65-71.
[3] BASU S.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1): 3-37.
[4] WATTS R L.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3,17(3):207-221.
[5] 劉斌,吳婭玲.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本投資效率的實證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26(4):60-68.
[6] 唐建華,張革.增加報告信息含量提升報告溝通價值:國際審計報告改革述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4):20-29.
[7] 楊明增,張欽成,王子涵.審計報告新準則實施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審計的準自然實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8(5):74-81.
[8] CJROSTEMSEM B E,GLOVER S M,WOLFE C J.Do critical audit matter paragraphs in the audit report change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decision to inves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4,33(4):71-93.
[9] LENNOX C S,SCHMIDT J J,THOMPSON A.Is the expanded model of audit reporting informative to investors?Evidence from the UK[R].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
[10] 王艷艷,許銳,王成龍.關鍵審計事項段能夠提高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嗎?[J].會計研究,2018(6):86-93.
[11] 李延喜,賽騫,孫文章.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是否提高了盈余質量?[J].中國軟科學,2019(3):120-135.
[12] 祝繼高.會計穩(wěn)健性與債權人利益保護:基于銀行與上市公司關于貸款的法律訴訟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1(5):50-57.
[13] LEUZ C,LINS K,WAMOCK F.Do foreigners invest less in poorly governed firm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3245-3285.
[14] LANG M,MAFFETT M.Economic effects of transparency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markets[J].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Accounting,2010,5:175-241.
[15] DASGUPTA S,GAN J,GAO N.Transparency,price informativeness,and stock return synchronic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0,45:1189-1220.
[16] 譚勁松,宋順林,吳立揚.公司透明度的決定因素:基于代理理論和信號理論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0(4):26-33.
[17] 辛清泉,孔東民,郝穎.公司透明度與股價波動性[J].金融研究,2014(10):193-206.
[18] 涂建明,朱淵媛.新審計報告改革影響了銀行信貸決策嗎?[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9,39(11):34-52.
[19] 路軍,張金丹.審計報告中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初步研究:來自A+H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會計研究,2018(2):83-89.
[20] 孫光國,趙健宇.產權性質差異、管理層過度自信與會計穩(wěn)健性[J].會計研究,2014(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