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教學目前出現(xiàn)了一定的滯后期,英語教師努力地幫助學生汲取和吸收英語知識養(yǎng)分,并沒有推動學生英語成績的有效提高,反而出現(xiàn)了后退的現(xiàn)象。為了越過初中英語課堂的滯后期,教師理應塑造出更能滿足學生心理需求以及學習興趣的課堂,從根源上強化學生對于課堂的專注度,并且要通過教學趣味性的提升,增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穩(wěn)定拔高學生的接受度。
【關鍵詞】初中英語;趣味性;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張麗梅,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仰化初級中學。
為了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學習的有效動力,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靈活融入趣味性,當趣味性和效率性的課堂教學得到融合以后,學生的英語成績就會提升很快,情感得到共同共享。
一、引“教”據(jù)“材”,塑造樂趣情景
初中英語主要的教學基本都集中于教學所用的課本之上,通常不會進行過多的課外知識拓展,據(jù)此,教師需要在教授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塑造出能夠吸引學生目光的樂趣情景。樂趣情景的塑造,首先要取材于教材,要深挖課本之精華,找出課本上具有趣味性和利用價值的地方,再融入豐富的趣味活動元素,如根據(jù)某一課本對話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后續(xù)補充,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Unit7“Shopping”的過程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大略瀏覽單元開頭的大致故事情節(jié),并讓學生記住其中的幾個單詞,如mall為商場,money為錢,wallet為錢包,carry為攜帶,bag為包等。緊接著,筆者發(fā)覺兩只狗的這段對話具有一定的可模仿性,于是便組織學生兩兩組隊進行故事對話的模仿練習。學生對于故事的模仿都表示出極高的興趣。其中一組學生的對話如下:學生A:Do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with me? There is a new mall.學生B:Sorry, I don't have money.學生A:What a pity!I can give my money to you. Come with me. 學生B:It's nice. Thank you. 學生不但能夠模仿對話,且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對話的內容進行擴充,這也充分證明了模仿活動對學生吸引力之大。
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流利地進行模仿,此時教師便可以幫助這名學生向其他同學尋找?guī)椭篢his student is in difficulty.Can someone help him?這時候學生運用漢語先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其他同學幫助他將其轉化為英語。這個過程能夠充分調動班級內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也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此外,在情景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意避免學生將注意力聚焦于情境之上而忽略了對重點知識的學習。教師在情景設置以后,應將知識點單獨提煉出來,幫助學生鞏固學習。
二、千“提”百“問”,打造問題導向型課堂
英語之道與問題的引出息息相關,問題代表著思維與思維之間的碰撞與交互,個人思維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得到升華。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提問,讓學生思維得到充分鍛煉的機會,并推動學生完善自身對知識點的想法。另外,教師還可以打造問題導向型的英語課堂,利用多類型問題,賦予課堂更高的開放性,進而提升趣味性,并對學生的英語思想進行沖擊,使其對英語知識的吸收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7“Seasons”的“Weather and seasons”B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對對話的通讀與理解,對自己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回答。筆者在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進行對話的略讀,讓他們理解“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的提問句式與相關回答。在確定大部分學生都大致了解了相關的用法之后,筆者對學生拋出了幾個問題:“In this short dialogue,Amy likes summer while Simon likes autumn. Both summer and autumn are very beautiful seasons. Boys and girls,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Please tell your deskmate about it.”這個問題與對話所展示的內容非常貼合,也能喚醒學生對于季節(jié)的相關英語表達的思考,同時“what+why”的提問也能夠讓他們對所學提起更高的興趣。
問題導向型的英語教學課堂具有極好的互動性,也能引發(fā)所有的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并且能夠與他人產生思維碰撞,從而相互進取。這一類課堂的打造既能夠保證課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也能夠推動學生去打破思維的局限性。
三、凝“娛”集“樂”,創(chuàng)造游戲教學
娛樂是使低年齡學生投入興趣,最為廣泛的活動,在初中英語課堂之中融合娛樂元素,將為教學帶來嶄新的面貌,也能建立起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熱愛與沉浸感?;谶@一益處,教師可以在保證教學完整度和課堂整體節(jié)奏不偏移的前提下,創(chuàng)建娛樂化的游戲課堂,推動學生不斷勾起對于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整體課堂的熱衷。游戲課堂的創(chuàng)建首先要有豐富、趣味的娛樂活動的融入,比如英語接龍、英語歌唱比賽等。其次,還需要炒熱課堂氛圍。在趣味的活動與熱鬧的氛圍都具備之后,游戲教學能夠成功地推動學生更為集中注意地學習英語。
以“Colours”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所穿著的各種顏色對其進行了英文名字的分配,比如穿綠色衣服的學生代號是green等。然后,筆者組織學生展開“英語蘿卜蹲”的游戲,學生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在這一游戲中,筆者首先挑選了穿著pink、blue、green、indigo、 pink和orange衣服的學生進行游戲。學生Pink:Pink蹲,Pink蹲,Pink蹲完Green蹲! 學生Green:Green蹲……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了自身對于顏色的記憶,同時也讓觀看游戲過程的其他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了這些象征著顏色的英文所各自代表的意思。
趣味性十足的游戲活動能夠為英語教學提供充足的娛樂性,這可以使教學過程的枯燥和乏味一掃而凈。但在引入娛樂化元素的同時,教師需要保證教學整體不偏離單元主題和教學意義,否則,將有可能致使游戲教學成為學生的玩?;顒?。
四、千“思”百“想”,發(fā)覺更多教學之法
討論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的過程,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之中,學生能夠更開放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也更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指出意見與見解。因此,除了自身對教學進行完善和改進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意見的收集,讓所有的學生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積極提出自己喜歡的課堂模式,再進行優(yōu)劣選擇和淘汰,從而彌補自身對教學方法意識不足的缺陷。如此一來,學生在討論之中便會積極地指出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自己對趣味課堂的相關建議。最后,教師便可以吸取學生的建議,并根據(jù)其建議和反饋,整合出一個滿足大部分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學生親自參與教學模式的完善,便會提升自身對于課堂的興趣,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也會富有更多的趣味。
在“Neighbours”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對如何學習這一章節(jié)的看法,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喜好和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小組成員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建立好以后,筆者開始提問學生應該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展開教學,并請學生討論其他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方法。學生紛紛提供了自己對學習這一模塊的課堂模式的建議,他們會大膽說一些新穎的學習方法,如情境表演法、線索聯(lián)系法等。在學生分享的趣味學習方法中,筆者認為最能鼓勵學生和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是合作趣味學習法,于是筆者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筆者首先讓學生根據(jù)“Neighbours”這一章節(jié)中呈現(xiàn)的職業(yè)進行身份的選擇,并讓他們進行實際情境的模擬,由此讓學生在小組趣味討論和趣味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的內容。這一模式是學生集思廣益和教師整合所呈現(xiàn)的模式,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而且學生所提供的思路大多具有趣味性,十分有利于趣味課堂的打造。
五、千錘百煉,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揮
初中階段學生對英語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擔心學生主導課堂可能會影響課程進度,造成一系列難以預知的問題。所以,教師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設計課堂、主導課堂,這就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揮,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設計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并且教師應該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welcome to our school”時教師可以選擇以“If your good friend came to visit our school, what would you introduce to him?”這一個問題為切入點,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去思考學校的特征,然后記錄下來,如There is a fountain in my school.There is a long hall full of flowers in the school,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意識不到做記錄,而有些學生卻能夠及時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并進行一次次的修改,以求表達得更加完善。在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以后,就可以讓那些學習習慣上存在不足的學生去改變自己的學習模式,以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去表達自主學習階段的成果。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進行表達,這樣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
學生自主學習配合以小組探究這種學習模式,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學生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在今后學習時設置不同的學習模式以提高課堂效率,營造更加完善的課堂學習模式。
六、千“方”百“面”,重視綜合能力的整體培養(yǎng)
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都是以學以致用為目的。從英語學科來看,該學科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過后應該實現(xiàn)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完成日常交流,做到聽說讀寫多種能力的綜合提高和培養(yǎng)。但是,英語學習對于我國學生來說存在很大的問題,啞巴英語的情況非常普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重視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讀和聽的能力培養(yǎng)明顯不足。因此,為了能夠真正讓英語學科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學生營造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聽說讀寫等能力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學習“Amazing things”時,教師就可以以“What amazing things have you experienced?”為主題,讓學生思考并且表達他們心中令人驚異的事情。學以致用要求學生互相表達,因此,對學生說和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表達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教師所設定的特定情景下完成對話。此時不僅要求學生的單向輸出,傳統(tǒng)的對話模式中某一學生提出問題,另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對于學生的挑戰(zhàn)并不是太大。即使學生的回答不能夠符合提問者的要求,對話結束也算是完成了學習目標。新模式強調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多次對話。然后,還需要讓傾聽者去復述回答者的回答內容,以保證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都能夠了解彼此的交流內容。在培養(yǎng)了學生聽和說的能力以后,再讓學生將對話的內容記錄下來以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
通過為學生營造交流表達的平臺、設計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教師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表達的習慣和語感,讓學生在表達時更加有自信。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表達時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很多學生常常出現(xiàn)不敢表達的情況,這教師就需要逐步引導,重點鼓勵。
七、結語
初中英語的教學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興趣需求,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了打造具有趣味性的英語課堂,教師需要盡可能地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基于教材構建情景、打造問題導向型課堂、融入娛樂元素進行游戲課堂創(chuàng)建、搜集學生意見進行教學模式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以致用能力等,進而使初中英語課堂在富有教學效率的同時,大放趣味之光。
參考文獻:
[1]朱曉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探究[J].校園英語,2020(15):238.
[2]楊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方法[J].讀寫算,2018(6):56.
[3]張宏.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 2019(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