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英
◆摘? 要:力學是研究物質機械運動的重要工具,也是物理學科學習的基礎。初中階段的力學學習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力學作為初中物理知識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實際的力學學習中,學生并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教師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以初中力學教學為核心,闡釋了初中力學的教學難點和應對策略,希望給我國的一線教育者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力學;教學難點;應對策略
物理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人們都說“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物理學習的重要性。物理學科的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十分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但是近年來,學生在學習力學模塊時,普遍產(chǎn)生畏難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學習效率低,打亂了教師的教學計劃,嚴重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學進程?,F(xiàn)階段很多學者在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和策略,但是對初中生的力學教學難點涉及較少,所以本文重點對其進行分析,進而幫助教師提高對力學模塊教學的能力。
一、初中力學教學難點
(一)公式單位圖像繁瑣
物理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公式單位以及對圖像的分析和應用,在解決與力學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總會引導學生根據(jù)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做出題目暗含的隱形條件,進而幫助學生快速解題。但是很多同學在解題過程中,對給出的圖像不能合理的運用,更不能建立與知識的聯(lián)系,往往使學生在學習時產(chǎn)生一頭霧水,沒有思路?!哆\動和力》這一章節(jié)重點是讓學生能夠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單位換算,并且能夠熟練利用速度公式求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間和路程。要想解決問題,學生必須畫出路線示意圖,然后做受力分析,這些內(nèi)容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知識學習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這無疑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增添了很多壓力[1]。
(二)物理概念抽象
力學概念本身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借助學生的理解展開學習。初中階段物理學科涉及力學的知識點較多,包括浮力、壓強、重力、二力平衡等等。比如在學習“力”時,學生對力的概念、重錘線工作原理以及重力和質量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理解不到位,在學習“運動和力”時,對“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理解不到位,而“浮力”一節(jié)中,學生對物體的沉浮條件理解不到位[2]。
(三)對公式的靈活運用存在困難
物理知識的學習不同于歷史、政治等學科,只要能夠將知識點記住就可以做題,物理學科更考驗學生實際的運用能力,能夠運用公式舉一反三,解決一類問題。但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經(jīng)常缺少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比如學生經(jīng)常會將慣性和速度放在一起。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中,關于浮力的公式就有四個,在這些公式的基礎上還有很多變形公式,要想將這些公式舉一反三的運用,學生必須具有靈活轉換的思維,所以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
二、初中力學教學難點的應對策略
(一)主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優(yōu)勢領域,所以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也不同,可能部分學生對浮力知識掌握好,而部分同學對摩擦力掌握好?;谶@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優(yōu)勢領域,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解決力學學習中的困難。比如部分學生對壓力壓強的學習存在困難,這部分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預習,對壓力壓強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因為本章節(jié)內(nèi)容過于抽象,部分學生很可能對壓力壓強的概念理解不透徹,教師可以實驗為突破口,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出結論,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處理。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務必觀察學生的反應,時刻關注不同學生在實驗中存在的疑惑,并針對性講解,增強學生對內(nèi)容概念的了解[3]。
(二)關注學生先前知識經(jīng)驗,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先前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和學習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將生活實際運用到理論學習中,有助于快速解決物理難題。比如在學習“浮力”時,教師單純的依靠語言表達浮力的概念,學生可能很難真正理解浮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際操作中結合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浮力知識。例如,在做實驗時,教師讓學生拿著水杯將水緩緩倒入水槽,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對物體的作用。教師通過實驗將復雜的知識點與學生的先前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guī)椭鷮W生理解了浮力的作用[4]。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知識的掌握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知識,鞏固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講授力學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和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比如在對液體壓強的特點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模擬的方式演示說明。例如讓學生將套有塑料袋的手放入一定深度的水中,讓學生感受水對手的包裹以及壓力,隨著手緩緩下沉,作用力越強。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說明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還能說明壓強的特點[5]。
三、結語
物理是初中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尤其是力學對于整個物理領域的學習起著基礎性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轉變教學思路,盡量將力學的知識點簡單化處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力學知識,給學生物理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啟明.初中力學難點突破策略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19(06):108.
[2]李鐵柱.初中物理力學教學系列難點突破[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Z1):60.
[3]屠亞偉.初中力學中歸類分析法對解決難點的好處[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版),2017(08):47-48.
[4]張梅艷.初中物理力學教學要把握的幾個關鍵[J].甘肅教育,2016(01):113.
[5]李延西.初中物理力學難點巧突破[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