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芹 齊紅梅 李會濤 崔書克
摘要:目的 觀察黃連解毒湯聯(lián)合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AD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丁苯酞+多奈哌齊,30例)和觀察組(黃連解毒湯+丁苯酞+多奈哌齊,30例),對比2組患者認知功能[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評分、行神經(jīng)電生理檢測記錄P300波幅及潛伏期變化]及腦血管儲備功能[屏氣指數(shù)(BHI)]。結果 2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P300波幅高于治療前,P300潛伏期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MMSE評分、P300波幅比對照組高,P300潛伏期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觀察組BH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黃連解毒湯聯(lián)合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治療可提高AD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其腦血管儲備功能。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黃連解毒湯;丁苯酞;多奈哌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1)07-0047-03
阿爾茨海默?。ˋD)是一種變性病,在癡呆中較為常見,占總發(fā)病率的60%以上[1]。該病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障礙,以患者認知、行為、語言等腦功能活動的全面衰退為特征,且不可逆轉。目前該病沒有特異性的治療方式,通常通過藥物來延緩病情發(fā)展,常用藥物有丁苯酞、多奈哌齊等,然而長期服用藥物多會產生毒副作用,帶來一些不良反應,降低了治療效果。而黃連解毒湯具有解毒功效,故本研究探討了黃連解毒湯聯(lián)合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治療AD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AD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丁苯酞+多奈哌齊,30例)和觀察組(黃連解毒湯+丁苯酞+多奈哌齊,30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2~87歲,平均(77.52±9.56)歲;病程1.3~3.1 a,平均(2.50±0.61)a。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4~87歲,平均(74.55±9.26)歲;病程1.4~3.2 a,平均(2.81±0.62)a。對比2組符合上述標準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納入標準 (1)中醫(yī)辨證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脾陽虛證,腹脹納少,腹痛喜溫按,大便溏薄清稀,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2)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3]中AD診斷標準。(3)有足夠能力完成心理量表檢測。
1.3 排除標準 (1)抑郁癥或精神疾病。(2)過敏體質,對本研究藥物禁忌。(3)有影響神經(jīng)功能的內科疾病。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治療,其中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丁苯酞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50298,規(guī)格:0.1 g),口服,0.2 g/次,3次/d;多奈哌齊(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417,規(guī)格:5mg/片),口服,1片/次,1次/d,晚上服用。兩種藥物均持續(xù)用藥1個月。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黃連解毒湯治療,該方劑主要由黃連9 g,黃芩6 g,黃柏6 g,梔子9 g組成,水煎取汁150 mL,1劑/d,2次/d,口服或鼻飼,持續(xù)用藥1個月。
1.5 觀察指標 (1)認知功能評定。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4]評分:該量表有定向力、注意力及計算力、記憶力、語言能力、回憶力5個維度,分別對應10、9、3、5、3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采用多媒體肌電/誘發(fā)電位系統(tǒng)(丹迪公司生產)記錄P300波幅和潛伏期的變化,P300波幅表示的是大腦完成認知任務時所利用資源的強弱,資源投入越多,波幅越高;P300 潛伏期表示的是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速度越快潛伏期越短。(2)腦血管儲備功能。采用以色列生產的RIMED TCD儀,2.0MHz脈沖探頭進行檢測,觀察并記錄屏氣后基礎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屏氣時間、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TCD儀參數(shù)如下:能量100J、增益11db、濾波100 Hz、取樣容積12mm,在檢測的時候參數(shù)要確保一致。(屏氣后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基礎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基礎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100/屏氣時間=屏氣指數(shù)(BHI)。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比較 2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P300波幅高于治療前,P300潛伏期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MMSE評分、P300波幅比對照組高,P300潛伏期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BHI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BH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AD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多發(fā)生在老年人群中。該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下降等,如發(fā)生病變可累及神經(jīng)、運動、泌尿等多個系統(tǒng),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自理能力,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5]。研究發(fā)現(xiàn),AD發(fā)病與腦內β淀粉樣蛋白(Aβ)異常沉積有關,Aβ具有很強的毒副作用,對腦血管可以產生直接損傷,使腦血管儲備功能下降[6]。因此,清除Aβ等神經(jīng)毒物是緩解該病的關鍵。
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是目前治療AD的常用藥物,其中丁苯酞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本酞,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一類的新藥。該藥物有口服及注射劑兩種類型,作用于機體后,能夠抑制氧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同時該藥還可改善腦組織微循環(huán),清除自由基和炎癥因子,提高AD患者的認知功能[7]。多奈哌齊屬于六氧吡啶類氧化物,可以通過抑制患者體內的AChE活性,減慢突觸間隙乙酰膽堿的分解,使乙酰膽堿的含量得到提高,最終達到改善AD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多奈哌齊還有對肽的作用,神經(jīng)遞質受體或者鈣離子通道的直接作用,可以增加受損傷的腦組織局部腦血流量,延緩膽堿能神經(jīng)元變性、壞死,還可以通過調整代謝和恢復功能,防止神經(jīng)元損傷[8-9]。因此,丁苯酞與多奈哌齊結合治療AD的效果較好,但長期服用該類藥物多會產生副作用,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黃連解毒湯屬于一種清熱劑,始載于《肘后備急方》,其藥方主要包含黃連、黃柏、梔子、黃芩,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10]。黃連有清熱解毒、降血糖之效;黃柏、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梔子行瀉火除煩、清熱利濕之效。同時在現(xiàn)代藥理學中,黃連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黃柏具有抗菌、抗炎、解熱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血糖、降血壓;黃芩可通過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調節(jié)脂質代謝、促進水鈉排泄、改善高凝狀態(tài)、減輕腎損傷、保護腎功能。因此,黃連解毒湯對腫瘤、腦缺血、老年性癡呆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MMSE評分、P300波幅高于對照組,P300潛伏期低于對照組,且BHI高于對照組,表明3種藥物結合治療AD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AD患者采用黃連解毒湯聯(lián)合丁苯酞及多奈哌齊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及腦血管儲備功能。
參考文獻:
[1]陸守榮,溫浩,宋惠珠,等.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多奈哌齊片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22):2042-2045.
[2]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91-93.
[3]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張道龍.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25-126.
[4]時婧,左瑞菊,王占強.丁苯酞聯(lián)合多奈哌齊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及腦血管儲備功能的影響[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7):98-101.
[5]聶曉楓.銀杏葉片提取物聯(lián)合丁苯酞對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8,24(21):32-40.
[6]齊凡星,胡瑩,盧軍棟,等.丁苯酞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17):2412-2414.
[7]孫嫄,黃穎,陳巍巍,等.丁苯酞聯(lián)合多奈哌齊改善腦小血管病患者的認知功能[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9,14(5):253-255.
[8]程度,晁志文,何遠宏,等.多奈哌齊聯(lián)合喹硫平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精神癥狀的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9,46(3):477-480.
[9]羅加國,毛中臣.多奈哌齊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阿爾茨海默?。ˋD)陰性癥狀的輔助應用價值[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9,30(2):104-108.
[10]顧欣如,方思月,任維,等.黃連解毒湯在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及對腦內炎癥微環(huán)境改善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8,43(14):3006-3011.
(收稿日期:2021-02-19)
基金項目:2018年度河南省中醫(yī)藥科學研究專題課題(2018ZY1014)
第一作者簡介:任瑞芹(1980-),女,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yī)結合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