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炯偉
摘 要:在進行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往往偏重于掌握較為基礎的生物知識,而對于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沒有過多地關注,這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育而言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有效激發(fā)自己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為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這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著較大的幫助。本文圍繞指向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轉型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生物學科;課堂教學;轉型
前言:
在對高中生物學習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因而他們并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對于知識的靈活應用,也不能夠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結合著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理解對生物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這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一、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并沒有較多的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學習任務,因而他們往往采用聆聽的方式完成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在這種學習模式中,他們并不能夠較好地完成對于知識的記憶,也不能夠有效地解決自己的個性化問題,因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除了向學生講述生物知識之外,還可以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利用這段時間完成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從而能夠有效解決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能夠舉例說明物質跨膜運輸?shù)奶攸c和方式,能夠通過比較的方式分辨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shù)漠愅c,并且能夠明確主動運輸對于細胞生活的重要性。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從而幫助學生較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對細胞膜的圖片進行展示,并且向學生進行提問:“哪些分子是可以通過細胞膜的?哪些分子是不能夠通過細胞膜的?分子是否能夠通過細胞膜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較好地進入地問題情境中,并且能夠通過自主思考的方式嘗試性地給出相應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這將幫助他們更為順利地完成后續(xù)的生物學習。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進一步地提問:“葡萄糖不能夠通過人工合成的脂質雙分子層,但是卻能夠通過細胞膜,這是為什么?”基于對于上一個問題的理解,學生不免產生新的疑惑。這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嘗試性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這將幫助他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讓他們能夠較好地了解到“物質跨膜運輸?shù)牟煌绞健?,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較大的幫助。
二、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任務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任務,讓他們能夠在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是因為他們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能夠在同他人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較好地結合著他人的分析過程對自己的個性化問題進行解答,從而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也可以對他人的問題進行解答,從而能夠在講解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思路進行進一步地梳理,還可以積極地分享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這將幫助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較好地拓展自己的思路,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以及條件,也需要對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和發(fā)展史有一定地了解,更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問題探究的思路,從而對自己的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向每一個小組進行提問:“如何證明植物體中的有機物不是來源于土壤?”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能夠對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也能夠較好地吸收他人的觀點,從而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完善,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一定的幫助。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的效果,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積極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實踐活動,讓他們能夠較好地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等,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較大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在完成一個課時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結合著自己的學習感受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讓他們能夠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對本課時學習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梳理,也能夠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他們能夠系統(tǒng)性地掌握本課時的內容,也能夠在思路梳理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一位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之后,讓另一位學生結合著上一位學生發(fā)表的觀點陳述自己的想法,這將幫助每一位學生較好地鍛煉自己的聆聽的能力,從而能夠讓他們在之后的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接受其他學生的觀點,進而對自己的生物學習成果進行完善。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讓他們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任務,讓他們能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相互學習和共同進度,從而能夠對他們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讓他們能夠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加深對于相關內容的理解,從而能夠增強自己的自信。
參考文獻:
[1]張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教學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8(8):286.
[2]駱霞琴.例析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轉型策略[J].中學生物學,2020,36(9):1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