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茹
一、教材分析
《面積與面積單位》這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知識內(nèi)容。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對正方形、長方形特征有效學習,并且也是在其周長學習基礎之上展開教學。本課的學習代表著一維向著二維空間的轉化。只有學生打牢知識基礎,才可為學生的面積學習做好準備。另外,也為小學階段幾何知識的學習奠基。對于物品表面大小的相應認知,學生在生活之中會產(chǎn)生相應的經(jīng)驗、感知。因此,在教材編排以及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逐步引導學生認知與體會,能夠更為直觀的理解面積的內(nèi)涵。
二、學情調(diào)查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學習與生活經(jīng)驗。但是,在學習中,更多的還是需要直觀思維的參與,才能夠?qū)崿F(xiàn)學習成效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應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探究,也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直觀感知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究、操作等不同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也能促進學生推測、合作等能力的提高。
三、設計理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若是依舊采取從前的教育思想,將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要結合新時期的教育理念、學生發(fā)展情況等多種元素思考,靈活應用不同教學手段。當前,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需采取有效方法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應嘗試多種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動力,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心理加入到知識探析中。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實現(xiàn)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達成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效銜接,深化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知。
四、教學目標
通過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理解面積。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知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價值。認識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在活動中形成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等能力,也使學生充分認識生活與數(shù)學的關聯(lián)。
五、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其常用單位,建立表象。在操作中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作用。
六、教學方法
合作教學、操作教學等。
七、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不同圖形紙片等。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呈現(xiàn)米尺與學生使用的尺子。對比,這兩者有著怎樣的不同?結合學生回答提煉結果,長短、大小不同。
提問:同學們,你們比較的長短是尺子的什么?大小又是什么呢?
(二)充分感知
1.感知面積
引導: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很多的物體。如,黑板、課桌等,那么它們的表面在哪里呢?
引導:讓我們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你有著怎樣的感受?
提問:以上物體的表面,哪些更大一些?哪些小一點呢?
明確:我們將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提問:同學們利用面積嘗試著表述一下。很明顯,黑板的表面比課桌要大,現(xiàn)在我們還可以怎樣進行敘述?
2.認識面積
提問:同學們,有哪些封閉圖形?
提問:哪一個封閉圖形的面積更大一些?
3.歸納概念
引導:誰能總結概括,說一說面積指的是什么?
4.統(tǒng)一單位
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兩個面積相近,但是形狀卻不相同的長方形。
探究:運用怎樣的方法可以對比出哪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更???依據(jù)是什么?
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割補等方法自主嘗試,讓學生明白無法將其對比,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
為學生提供學具,引領學生自主動手拼擺,實現(xiàn)合作探究。需為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同桌兩人各自選擇一個長方形,再任意選擇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如果在實際操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向小組進行求助。
在操作中,由于提供的不同類型的圖片不夠,無法將整個圖形鋪滿。所以,在操作中一定出現(xiàn)矛盾,圖片不夠怎樣處理?不同小組會結合實際情況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采取小組合作將長方形鋪滿,另一則是先通過圖片擺出長方形的長,再擺出寬,從而實現(xiàn)計算。
匯報與小結:在各種圖形的運用中,正方形更加簡便。
5.學習單位
任務:自主學習教材內(nèi)容,并思考以下問題:常用的面積單位有什么?邊長為多少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檢查自主學習情況。
提問:嘗試畫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你能畫出1平方米嗎?
引導:在身邊的哪些物品接近1平方厘米?
嘗試:在1平方米的地面之上,可以站多少位同學?
(三)實踐應用
討論:說一說郵票、課桌、操場等面積,應選擇怎樣的面積單位最為合適?
估計:我們班教室的面積約為多少平方米?
(四)課堂小結
引導:在本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九、課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全面探索中有效掌握知識。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不僅聯(lián)系真實生活組織學生觀察,也帶領學生實際操作與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感官刺激中獲得更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有效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與內(nèi)化。并且,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有著一定的不足。在學生展開合作學習時,我為學生預留的時間不多,部分學生獲得充分的討論,但依舊有些學生未能實現(xiàn)對知識的有效探析,對于后續(xù)知識的理解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今后,我會注重對學生個人情況的考量,合理設計分層教學任務,也為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真正為學生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