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菊英 陳丹
【摘? 要】大力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堅持“五育并舉”是新時代中學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其中勞動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落實五育并舉的要求,既需要在具體活動、實踐中來落實推進,也需要把五育的要求和各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科教學的優(yōu)勢。因此,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語文學科的特點,來滲透勞動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勞動教育;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111-03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Infilt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Qingq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JI Juying CHEN Dan
【Abstract】Vigorously develop quality education and adhere to the "five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which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eachers need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not only need to implement and promote in specific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but also need to combin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educa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subjec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ubject teaching.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also need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subject to penetrate labor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 Method; Approach
大力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含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其中勞動教育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素質(zhì)教育要求“五育并舉”,把勞動教育要落實到各學段,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這需要在當前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切實重視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義務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而初中語文學科是初中課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具有工具性,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工具,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還具有人文性,它被認為是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屬性,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在培養(yǎng)情感的同時提升自身思想認識,陶冶情操,進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也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需要結合初中學生實際,特別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特點,重視勞動教育的滲透。當然,勞動教育和語文教學的結合,并不是“生搬硬套”式強加,而是要講究方法,重視實效,通過有效的途徑來滲透勞動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強化思想認識,重視勞動教育的滲透
隨著我國教育形式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由最初的“雙基”教學目標,到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已經(jīng)明確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把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方面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落到實處。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提出,更加符合現(xiàn)代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要求,既重視學生知識學習方面的提升,又重視學生技能培養(yǎng)和思想認識的提升,是真正的關于“人”的教育。當然,新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上不斷學習與更新,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
從現(xiàn)實來看,因為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重,特別是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所以很多教師的關注點還是放在成績上,甚至存在“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認識,這背離了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兒童的智慧就在他們的手指尖上。”這實際上道出了勞動的重要性,說明了勞動教育在學生智力發(fā)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國也有句古語“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它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學生通過勞動教育能開拓視野,這對對城市里的孩子更加重要。教師通過勞動教育,也能使學生感受到偉大中國民族身上所擁有的良好品德,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途徑。勞動教育還能使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熱愛勞動、重視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符合新時期培養(yǎng)人才要求,也能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悟語文的價值和魅力所在。這要求教師必須要強化思想認識,也在落實初中語文教育人文性的基礎上重視勞動教育的滲透,實現(xiàn)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多角度著手來滲透勞動教育
(一)利用好教材,挖掘勞動教育的滲透點
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語文教材的統(tǒng)一進程在加快,教材中所選篇目代表性更強,很多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也能看懂、讀懂,這可以成為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切入點。例如,學生在學習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作者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體會母親對于作者的教育、關心和責任,特別是母親在父親去世后,通過辛苦的勞動來維護家庭的穩(wěn)定,塑造出一名善良、寬容、勤勞的婦女形象,也體現(xiàn)出中國母親的偉大。這對于學生來說,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受,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在此可以進行適當?shù)耐诰蚝吐?lián)系。而初中教材中的《愚公移山》這篇文章,它所講述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故事的背后體現(xiàn)的“愚公精神”告訴我們只要內(nèi)心恒守信念,堅持勞動和付出,一定能創(chuàng)造奇跡,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勞動教育素材。當然,為了避免教育的生硬或者是牽強,教師要在教學設計時做好相應的鋪墊,而不是生硬地拔高。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于參與課堂,要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大膽地說出來,必要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鼓勵學生實踐,在學生活動中來滲透德育教育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強調(diào)教育要知行合一,對于學生教育來說既需要說教,也需要給學生進行體驗與嘗試的機會,使學生在情境中更好的受影響和教育。新部編版教材在設計過程中為每個學段的教材都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這是對教材的擴展和延伸,也是對教育教學內(nèi)容有益的補充,更是教師靈活拓展語文學習的重要平臺。根據(jù)勞動教育滲透的要求,教師可以在課外閱讀篇目安排中來給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自主閱讀安排,先給學生提供一些書目,同時也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關于對于學生勞動教育的書目,并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心得體會交流,這樣學生在交流中會深化認識,提升對于勞動的認識層次。如果條件合適,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學生能參與和體驗的勞動,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這對于學生來說既能避免枯燥,同時也能進一步深化對于勞動的理解。
(三)在寫作訓練中滲透對于學生的勞動教育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寫作不僅能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還能在學生寫作的同時,深化學生的思維認識,實現(xiàn)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教師可以結合寫作訓練的安排,有計劃地進行關于勞動教育的主題寫作活動,特別是利用好一些關鍵節(jié)點來針對性的安排,如每年的五一節(jié),教師可以開展“致平凡的勞動者”的主題寫作,引導學生關注身邊默默無聞奉獻的勞動者,向勞動者致敬,學習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奉獻精神。每年的豐收節(jié)也是引導學生關注勞動者的重要機會,特別是廣大農(nóng)民勞動者,將豐收節(jié)與我們當前所提倡的“勤儉節(jié)約,杜絕浪費”的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落實勞動教育的本質(zhì)要求,真正地引導學生把學習的內(nèi)容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對于學生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
(四)把教學延伸到課后,用多樣化的活動滲透勞動教育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不僅要落實課上的時間,也需要發(fā)揮課外各項活動的輔助作用,這樣不僅能豐富語文教學形式,同時也能用活動育人,更好地滲透勞動教育。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與勞動教育有關的課前演講活動,在鍛煉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勞動,熱愛勞動,參與勞動,并通過開展有勞動有關的辯論活動,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勞動的正確認識,理解勞動者的貢獻。當然,如果條件合適,語文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親自體驗一些勞動,鼓勵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yǎng)自己的技能,體會勞動的成就感,為父母分擔,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成長。
三、結語
總之,新時代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要立足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要注意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特別是要把語文學科的特點和“五育并舉”的相結合,把勞動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學習和領悟新課標的要求,用先進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循序推進,力爭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在中小學學科教育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53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汪家根.論勞動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運用中的探索[J].語文課內(nèi)外,2019(12).
[2]陳凌穎.中學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1988(0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