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浴丹
摘 要:有效的課堂是數學教學追求的永恒主題,任何學科的內容都可以用更為經濟、富有活力的簡約方法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于掌握。在樸實、簡約而有效的課堂里,以簡潔、清晰、精煉、完美的外在形式表達文本豐富的思想內涵,追求簡約教學,構建有效課堂,應該是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簡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抓住主線,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課堂教學要走向簡約,必須要有清晰的教學主線。主線是教學的重點,是整節(jié)課的主干,主線清晰了,課堂教學結構和層次就分明了。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研讀教材時,要抓住本課的教學主線,精心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牽一線而動全身,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的教學,教師緊緊抓住本課的教學目標“怎么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創(chuàng)設游玩天安門廣場的情境,提出問題:“今天你來當導游,帶著同學們游覽天安門廣場,你會碰到什么困難?”明確了學習的方向“怎么辨認方向”,從而激發(fā)學生借助生活經驗找方向;再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四周的建筑物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使學生初步學會確定方向的基本方法,在現實的情境中辨認東、南、西、北;最后引導學生根據一個方向找到其他的三個方向,逐步熟練掌握和記憶四個方向。教師運用簡練的語言,抓住本課的教學主線,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解決了學生的困惑,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二、找準生長點,使新知建構更容易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是相互關聯的,學生學習新知識是以原有的知識為階梯,肯定會受到原有認知結構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找準生長點,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學習中形成與發(fā)展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并借助豐富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推進學生學習走向深入,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新知建構更容易。
如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在建構的意義環(huán)節(jié)時,在回憶舊知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在4個蘋果和8個蘋果中找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歷“做”與“思”的過程,積累把多個物體看作單位1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然后在創(chuàng)造分數環(huán)節(jié)豐富與發(fā)展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推動學生學習走向深入,從而抽象出單位“1”,能自我嘗試闡述分數的意義,完成新知的建構,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抓緊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這根紐帶,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三、簡約教學手段,使教學調控更有效
過多的教學手段會讓人眼花繚亂,不但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教學手段的采用應當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服務,應當遵循適用、簡約的原則,教師要創(chuàng)設目標明確、有指向性的數學學習活動,使教學調控更有效,讓數學課堂充滿挑戰(zhàn)性。
如教學“圖形的旋轉”一課時,在感受旋轉方向和角度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學生的親身體驗詮釋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的重要性,活動依次為:(1)以自己身體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2)以自己身體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旋轉;(3)以自己身體為中心,旋轉90度。明確:在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都確定時,旋轉后的位置就確定下來;少了角度或者方向中任何一個要素,旋轉后的位置都不確定,引導學生發(fā)現想要確定旋轉后圖形的位置,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三要素缺一不可。教師引導學生以自身為教學素材,在輕松活躍的游戲情境中把抽象的數學變得直觀,教學手段簡約而不簡單,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性,進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和高效。
四、精選習題,使知識鞏固更有針對性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握練習設計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原則,以適應不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克服練習中存在的低效或無效的問題,使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從而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如教學“多位數乘一位數整理與復習”一課時,教師設計的綜合應用題
星期六,爸爸開車帶壯壯去相距360千米的外婆家。
(1)壯壯家離這個加油站有多遠?
(2)請你在下圖中用出加油站的大致位置。
(3)剩下的路程,爸爸打算以每小時80千米的速度行駛,2小時能到外婆家嗎?
練習設計貼近實際生活,體現層次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既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雖“簡約”卻“有效”,使知識鞏固更有針對性,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產生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沈秀華.圖形的旋轉教學實錄與評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