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杰
教育作為一項培養(yǎng)人完善發(fā)展、獲得美好生活的活動,必須彰顯對人的關懷,及時關注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培育。當下,教育界有一個響亮的聲音:教育要充滿人文關懷。但是,反觀我們當前的教育,是否我們過度強調了人文關懷,而忽略了真正的人文意義下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懲戒權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合法權利。但近年來,社會中頻繁出現(xiàn)教師謾罵、毆打學生的事件,每一次事件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有的學校甚至給教師制訂這樣的條例:一、不準批評孩子;二、不準變相地批評孩子;三、不準向家長說孩子的壞話。如果教師不能批評學生,那么對于那些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應該如何進行教育與引導呢?基于此現(xiàn)象,以“哈爾濱某教師體罰學生”事件為例,通過對事件進行回顧并分析,明確教育懲戒權的行使目的,揭示其現(xiàn)實意義。
教育懲戒權的內涵
教育懲戒權,是指學校和教師為了維護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依據教育法賦予它們的教育權力,針對違反學生行為規(guī)范、破壞學校紀律的學生而行使的一種教育管理權。教育懲戒權是學校教師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根據法律法規(guī)、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等要求,對學生違反行為規(guī)范、破壞學校紀律的行為行使的一項教育權利。其本質是教師的一項正規(guī)合法的教育權利。
教育懲戒權的現(xiàn)實狀況
教育懲戒權的行使是教育界當前的重大問題,因為這一權利直接關系到行使的主體教師和行使對象學生。教育懲戒權深受整個教育界的重視,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對教育懲戒權有不同的規(guī)定和理解。
國外一些國家對教育懲戒權的行使規(guī)定主要有兩種:一是很多國家禁止教師懲罰學生。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懲罰對學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傷害,由此,《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guī)定:“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這一規(guī)定,是對教師懲戒權的制約。二是很多國家提出對學生進行一定懲罰的倡議。由于校園風氣混亂,因此要恢復教師的懲戒權利,如韓國曾公布: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允許老師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罰。
我國當前依然存在體罰現(xiàn)象,很多學校,教師管教學生,罰跑、罰站、罰抄、罰寫、語言的諷刺挖苦,甚至也有一些教師對學生實施身體上的懲罰。雖然某些極端的行為是少數(shù),但懲罰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因此,帶來了人們的呼聲:教師不應該批評、體罰學生。
教育懲戒的目的在于通過教師的及時干預,幫助學生改正不良行為,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的生命價值。但在現(xiàn)實教育中,教師的懲戒行為往往出現(xiàn)極端化現(xiàn)象,不僅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影響教師自身的良好影響以及家校關系。
事件回顧
陳某為哈爾濱繼紅小學哈西校區(qū)的一名一年級新生,季某為其班主任。在陳某開學兩個月后,其家人發(fā)現(xiàn)她開始出現(xiàn)厭學、拒絕上學的情況。除此以外,當家人與其溝通或交流時,還表現(xiàn)出情緒差、不耐煩、容易哭等現(xiàn)象。經過核查,在事件背后所隱藏的是陳某被班主任進行體罰現(xiàn)象。最后經核實,繼紅小學校哈西一校區(qū)一年級教師季某的確存在言語過激、體罰和變相體罰行為,對季某教師作出辭退處理。
案例分析
此事件反映出作為教師的職業(yè)失德。教育懲戒的目的在于,通過外在教師的適當懲罰,幫助學生改正不良行為。季老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教育懲戒的根本目的,忽視了教育懲戒的實施界限。做為一個老師,為全體學生負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對陳同學的“特殊對待”使教育懲戒失去了原本的目標和意義,不僅對學生本身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同時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和諧發(fā)展。
教育懲戒權是賦予學校和教師管理學生的權利,同時也是教師地位的象征,是對學生負責的行為表現(xiàn)。人最本質的存在與活動即生命。當今時代,教育界更加重視人的存在、人的發(fā)展,關注人的價值,在“生命”的視野下,教育懲戒權是尊重生命的一種懲戒。而人的生命正是教育的基石,教育是在生命中,通過生命,為了生命的一個生動的實踐過程。葉瀾先生曾說“生命價值是教育的基礎性價值,教育具有教育具有鮮活生動的社會性,也同時具有鮮明的生命性,教育的進行具有生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和創(chuàng)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義?!鄙菢嫵山逃幕A性價值。關懷生命,是教育實踐必須承擔的責任,教育能夠有效地進行與實施,是在人的生命的基礎上進行的。
首先,教育懲戒權的生命價值在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很大程度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教育中,教師正確的教育方式,以及對待學生錯誤的適當懲罰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是有幫助的,可以促進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勇于承擔責任,從而更全面健康的成長。
其次,教育懲戒權的生命價值在于教師地位的提高與人格尊嚴的彰顯。教育懲戒權是教師管理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對于學生所出現(xiàn)的嚴厲的錯誤行為,教師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懲戒,那么對教師自身的威嚴以及整個教學的進行都會產生影響。在教育中,適當?shù)慕逃龖徒淠軌蛱岣呓處煹匚?、維護教師尊嚴,同時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
最后,教育懲戒權的生命價值在于教育目的的踐行。我國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在這樣的教育目的下,教師就承擔了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責任。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是社會所認可的,是教育制度所催生的,適當?shù)膽徒涫菍崿F(xiàn)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徑,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宏觀要求。
教育懲戒權要放在生命的視野下,尊重生命、愛護學生,同時給予適當?shù)膽徒?,不能侵犯其生命權益。在實施教育懲戒的過程中,以人的生命發(fā)展為第一價值,立足于人生命發(fā)展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去尋找教育的意義。
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征,當下的教育中,學生們的身心承受能力愈發(fā)脆弱,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就必須慎重抉擇,掌握好恰當?shù)姆执?。教育懲戒權不再是一項簡單的教師權利,它是一種地位的象征,是教育活動中對教師尊重的體現(xiàn),教育中賦予教師合理的教育懲戒權,以保護、關愛、教育為目的的懲戒才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促進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完善。中小學教師在現(xiàn)實教育中存在著不少較為“以罰代教”的“不合理隨意性失范”懲戒行為,否定了教育懲戒的生命價值意義。
教育懲戒權雖已不是新的話題,但現(xiàn)今再次引起更多的人們關注其具體實施。教育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懲戒本就是一種對人增加的額外負擔,教育懲戒只有尊重個體的存在才能有效地實施。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育懲戒是在一定的場景與條件下實施的。透過“生命”的視角,以生命為基礎,是教育懲戒權落實的必要條件。
教育懲戒權看似冰冷的稱呼其實是充滿生命意義的,教育不能沒有懲戒,而如何懲戒還需要謹慎的思考與肯定。教育懲戒不是教師和學下管理的權限與職責,也是學生生命價值體驗和自身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根本目的是當下我們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同時,社會、學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是落實教育懲戒權實施的必要條件。生命視野下的教育學蘊含著創(chuàng)造、智慧、境界、人格、思想的不同特質,蘊含著對新時代的人的本性的價值觀的根本追求。教育懲戒權是生命與實踐的有機統(tǒng)一,以生命為基礎,在理念中思考,在行動中踐行,相信未來的教育懲戒權的實施定充滿光輝。
(首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譚曉玉.教育懲戒權的行使與未成年學生違紀行為管理[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4):32-35.
[2] 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https:// 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 files/A-RES-44-25.shtml
[3] 葉瀾.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35.
[4] 李秀娟.“教育懲戒”研究述評[J].當代教育科學,2005(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