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開華,彭姍姍,楊芮,張丹,王玥
(電子科技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腫瘤醫(yī)院/四川省腫瘤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鼻咽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放療為該病主要治療方式。但該病放療治療周期長,治療期間會在成周圍咬肌及顳頜關節(jié)損傷,引發(fā)軟組織粘連、萎縮等癥狀,出現(xiàn)張口障礙、頸部纖維化等生理改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祻陀柧殲楦纳萍∪鉅顟B(tài),降低并發(fā)癥影響程度重要干預環(huán)節(jié),但受化療相關副反應、患者治療態(tài)度消極、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響,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較差。品管圈活動,為成員以問題為導向,以同一目標為原則,通過頭腦風暴解決問題的管理方式,近年來此種干預方式在護理服務中應用廣泛,在提升護理質量的同時,對護士責任心、積極性等綜合能力均具良好提升效果[2-3]。為此,本次研究選84例鼻咽癌放療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時間分組,評價品管圈活動對其干預價值,并分析組間差異性。
1.1 一般資料。選84例鼻咽癌放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且符合放療治療標準,患者均無頜面部外傷或手術史、無顳頜關節(jié)腫瘤侵犯、無既往張口受限等情況;依據(jù)時間分為A(2019年1月至6月)、B(2019年7月至12月)組;排除精神疾病者、腫瘤遠端轉移者、嚴重貧血者、身體極度虛弱者、合并嚴重并發(fā)癥者;組間患者資料相近(P>0.05);研究經患者、家屬知情同意,且符合醫(yī)學倫理,見表1。
表1 組間資料
1.2 方法。A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依據(jù)其張口障礙情況開展康復訓練。
B組(品管圈活動):
(1)成立品管圈小組:圈員8名,包括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5名,分別負責活動策劃實施及管理、會議記錄及活動執(zhí)行、收集材料。
(2)選定主題:圈員頭腦風暴,每人提出1項鼻咽癌放療期間所遇護理問題,依0據(jù)問題急迫性、可行性、上級政策、圈能力進行排序,最終以“提升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為活動主題。
(3)擬定活動計劃:制定活動計劃表,其中實施:時間:檢查:整改=7:1:1:1。
(4)現(xiàn)狀調查:①對患者行康復護理依從性調查,調查量表為我院自制,量表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及康復訓練依從性兩方面,依從性部分包括放療次數(shù)、病情了解程度、康復訓練必要性認知、放療相關副作用、患者及家屬對康復訓練方法掌握情況、個體因素、康復訓練指導方式、家屬監(jiān)督等,每項滿分為10分,≥6分提示依從性良好,<6分表示依從性差;②經調查發(fā)現(xiàn),家屬監(jiān)督、護士健康教育方法、康復訓練示范、每日康復訓練評價依從性<6分,經根本原因分析法發(fā)現(xiàn),護士宣教不到位、康復訓練步驟復雜影響掌握程度、患者及家屬對康復訓練不重視、督查力度不足、放療副反應大為患者康復護理依從性影響因素。
(5)設定目標:目標值設定:目標值=現(xiàn)況值-改善值。改善值=現(xiàn)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
(6)制定對策:①護士宣教不到位:增強護理培訓、考核,以提升其基礎護理及溝通能力;健康宣教前掌握患者學歷水平、理解能力,并予以個性化健康教育指導;定期評估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及康復訓練效果,依據(jù)宣教不足之處予以強化;②康復訓練步驟復雜影響掌握程度:細化頭頸部康復訓練方法,將康復訓練步驟以圖文形式展現(xiàn),并制作康復訓練視頻,使患者依據(jù)視頻進行全套康復訓練,直至熟練可掌握;③患者及家屬對康復訓練不重視:患者入院時對其發(fā)放相關資料,使患者及家屬對放療治療及相關并發(fā)癥形成初步認知;健康宣教期間,結合圖片、視頻、患者實際活動受限程度進行綜合性講解,并邀請經驗豐富患者開展同伴教育,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知識理解程度;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心理護理干預,以安撫其負性情緒,降低其護理排斥情緒,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康復訓練依從性;④督查力度不足:依據(jù)患者康復訓練情況,制定康復訓練時間表,責任護士定時檢查指導,交接班時對患者積極鼓勵,并填寫患者康復訓練期間相關問題;發(fā)揮患者家屬護理監(jiān)督工作,以保證患者理想康復依從性;⑤放療副反應大:加強放療期間護理巡查工作,邀請營養(yǎng)師制定針對性營養(yǎng)計劃,以提升患者生理耐受性,減少放療副反應對患者影響;觀察患者口腔黏膜狀態(tài),保持患者口腔衛(wèi)生,出現(xiàn)口腔黏膜炎后以含利多卡因局麻藥漱口水緩解疼痛后,行康復訓練;叮囑患者準備寬松、柔軟棉質衣物,避免增加照射野皮膚損傷;外出時戴帽子遮擋放射治療部位,避免陽光直射;白細胞下降時,限制探視,避免著涼,加強營養(yǎng);室內定時紫外線燈消毒,以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①有形結果:①比較兩組患康復訓練依從性,依從率=依從性良好例數(shù)/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價,滿分為10分,0~5分、6~8分、9~10分分別表示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例數(shù)×100%;②無形結果:比較護士品管圈活動前后綜合素質情況。
2.1 康復訓練依從性。B組康復訓練依從率較A組高(P<0.05),見表1。
表1 康復訓練依從性[n(%)]
2.2 護理滿意度。B組護理滿意度較A組高(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n(%)]
2.3 護士綜合能力情況。 護士在幸福感、積極性、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自信心、溝通協(xié)調、團隊凝聚力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鼻咽癌為我國常見惡性腫瘤,放射治療為該病首選治療方式,但照射野范圍大、照射時間長,病灶周圍組織受熱作用可出現(xiàn)局部燒傷,出現(xiàn)炎癥反應情況,使周圍組織炎性粘連、纖維化,影響顳頜關節(jié)部位運動能力,嚴重患者張口能力嚴重受限,影響其進食及語言溝通能力;部分患者放療后會出現(xiàn)皮膚及肌肉纖維化改變,出現(xiàn)肌肉萎縮、頸部皮膚菲薄等情況,影響頸部運動功能。鼻咽癌放療后積極康復訓練,可對抗組織萎縮、增強細胞活力,或預防性康復訓練,包括鼓腮、微笑、張口練習等,以減輕患者治療后張口障礙等癥狀[4]。但臨床護理中發(fā)現(xiàn),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較差,出現(xiàn)康復訓練強度、時間不滿足要求,或無法長期堅持訓練內容等情況,影響患者康復效果。
品管圈活動最早起源于美國,在日本應用逐漸推廣,通過團隊力量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可激發(fā)工作人員管理意識,體現(xiàn)個人價值,并且可提升團隊凝聚力,提升整體工作質量[5]。本次研究中,對B組實施品管圈活動干預,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B組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A組,考慮原因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多以既定康復訓練內容為基礎實施康復訓練,但受患者疾病重視程度、康復訓練內容掌握程度等因素影響,可能會影響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在實施品管圈活動中,通過圈員頭腦風暴進行問題提出、影響因素分析、問題解決,可保證問題分析及解決全面性。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宣教不到位、康復訓練步驟復雜影響掌握程度、患者及家屬對康復訓練不重視、督查力度不足、放療副反應大為患者康復護理依從性影響因素,因此在實際護理措施中,依據(jù)以上影響因素分別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減少相關因素對患者影響、降低患者康復訓練應激情緒、改善張口受限程度,進而提升其康復訓練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同時結果發(fā)現(xiàn),經品管圈活動后,護士綜合素質均有所提升,考慮原因為,常規(guī)護理中,護士多處于被動角色,實施品管圈活動,不僅可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同時可充分調動護士管理能力、思考能力、主動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李鳳[6]研究發(fā)現(xiàn),對鼻咽癌患者放療后張口受限患者應用品管圈活動,可提升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改善其張口受限癥狀,同時可提升護理人員管理能力及工作積極性,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護理期間,應用品管圈活動,可提升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同時可提升護士綜合素質,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