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全超
在朋友的介紹下,大學二年級的阿黎走進了咨詢室。她有著樸素的面容和著裝,靦腆的笑容時不時出現(xiàn)在我們初次見面的寒暄中。當我問及,是什么讓她來到咨詢室的時候,她陷入了沉默。
她垂著腦袋,不時擺弄著手里的手機。沉默了片刻,開口的第一句話:“我想知道,怎么讓自己不這么墮落?”
由于高考發(fā)揮失常,阿黎進入了一個不滿意的大學。剛上大學那會,阿黎滿懷斗志,想著一定要好好學習,拿到各種獎學金,最重要的是考研時能夠上一所更好的學校。剛開始她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報了好幾門選修課,每天除了認真聽課,還堅持上自習,甚至周末的時候也都在圖書館學習。
但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她就變得不那么上進了。上自習的時間減少了,娛樂時間在不斷增加,比如開始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到了大二,這種趨勢就有點愈演愈烈。而之所以這個時刻走進咨詢室,就是因為她最近要參加一個考試,明明知道挺重要的,應該認真復習,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集中精力投入復習。
我好奇地問道:“你說自己現(xiàn)在沒有辦法認真?zhèn)淇?,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
阿黎想了想,舉了一個最常見的例子:“比如,我每次在學習之前,總是要玩手機,擺弄一下我的書本或者文具之類的東西,總是想逃避學習?!?h3>面對學習就想逃
她用了“逃避”這個詞來形容面對學習時候的反應,說明存在某些東西讓阿黎感覺到有壓力或者痛苦。我沒有著急表達,而是詢問阿黎自己怎么理解這樣的狀況。
阿黎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可能沒有那么強烈的學習意愿了吧?!拔乙矊ψ约鹤隽艘恍┓此?。以前,我是高驅高避類型,比如上初中的時候,我有很強大的動力,也很害怕考不好。所以,在學習上就會很有動力。現(xiàn)在,我是低驅低避,感覺沒有那么高的目標,怎么著都行,學一會就足夠了?!?/p>
阿黎喝了一口水,繼續(xù)補充道:“很多事情都是類似的,感覺自己都不那么在乎了?!?/p>
“你說,很多事情都是類似的感覺?”我問道。
阿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是啊。比如以前我是一個很愛整潔的人,我一定會把宿舍和自己的床鋪打掃得很干凈。但是現(xiàn)在宿舍有些亂,我也不在乎。我覺得這樣不好,降低了我的生活質量,看到房間干凈整潔還是挺開心的,我怎么變成這樣了呢?”
通過阿黎的描述,了解到她目前的拖延現(xiàn)象已經體現(xiàn)在學習和生活的不同方面。這些任務并沒有那么難,但是她好像就是無法啟動去開始。一旦她能夠順利完成,也會體驗到開心和成就感,可到下次再開始依然會感覺很困難。
這種沖突讓阿黎痛苦的直接原因是:“我知道這個考試對于我們這個專業(yè)的學習其實挺重要的,我應該認真對待,但是我在復習的時候依然很拖延?!?h3>是什么阻礙她開始學習?
第二次咨詢,阿黎和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探討阻礙我們啟動的是什么。
我試著讓阿黎呈現(xiàn)了一個學習開始前的典型場景,鼓勵她講出面對馬上要開始的學習任務,內心會有什么感受。
“我就想,今天必須完成多少的復習內容,必須非常投入和高效?!?/p>
我點點頭,回應道:“嗯,這是你的想法,你對于學習狀態(tài)的一個期待。當出現(xiàn)這些想法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阿黎沉吟一會,摸著自己的胸口說:“我感覺壓力很大,喘不上氣,我就想趕緊干點別的。比如看手機,就會舒服一點?!憋@然,心理壓力更多來源于她對于自己學習有過高的期待和要求。接著我讓阿黎繼續(xù)描述她的內心過程。
她沉下心來,一邊感受,一邊說:“我就是想一定要非常高效地學習,就像我之前期末突擊復習一樣。而且,我希望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的干擾和中斷。如果中間被打斷,或者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就會特別煩躁,很沮喪,感覺今天的復習根本沒什么意義?!?/p>
說完,阿黎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好像有種很極端的非黑即白的想法?!?/p>
我點點頭。說道:“這讓我想到你初中時候寫字,如果有一個字寫錯了,那就撕掉重寫?!?/p>
阿黎回應:“是的。我一定要按照我的標準和計劃來,否則就是失敗?!憋@然,在阿黎的內心,有一個嚴苛、刻板的部分像是她的媽媽一樣,時時刻刻都在監(jiān)督和評價她。而這個標準只有100分和0分兩種結果。如果做錯了,就會陷入到自我懷疑和否定的想法與感受中。久而久之,用拖延來回避便成了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
盡管還沒有完全解決她的困擾,但是看到了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和模式,阿黎的焦慮和不安緩解了很多。
在后面的幾次咨詢中,我試著啟發(fā)阿黎更好地理解這些自我評價標準和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如何作出改變。
我跟阿黎解釋:當你用這樣的方式和標準應對初中時期相對容易的學習任務,是沒有很大問題的,甚至給你帶來很好的結果;但是,當你用這樣的方式和標準去應付高中和大學更復雜、困難的學習任務,就非常吃力。最后我用了一個比喻,這就像用短跑的方式和標準去參加長跑,你越是努力,往往結果越失望。
阿黎聽完這個比喻,有些恍然大悟。然后非常自責地說道:“哎,我真后悔,要是之前不參加那么多活動就好了,要是我能早點來找您求助就不會浪費那么多時間?!蔽倚α诵貞?,這其實是她的另外一個特點—習慣性關注自己的不足和事情的負面結果。
阿黎一邊頻頻點頭,一邊回憶說:“這讓我想到,我媽媽更關注我不好的部分。小時候經常罵我,打我,我做得好的地方,都不關注?!?/p>
領悟這些心理層面的原因之后,阿黎繼續(xù)在咨詢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更多行為層面的練習,開始試著建立符合實際的、更有彈性的學習標準。
三個月后,阿黎依然時常感覺到學習壓力大,但是她會主動提醒自己,不要過分地追求完美,更多關注當下學習的內容和進展。她漸漸發(fā)現(xiàn),除了學習,生活方面的拖延表現(xiàn)也漸漸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