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葫蘆島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 (遼寧 葫蘆島 1250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究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對尿液紅細胞與白細胞檢驗結果的比較。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本院住院的292例合格中段尿標本,都采用一次性潔凈塑料尿杯進行收集,采用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檢測,并比較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結果:尿沉渣鏡檢檢測紅細胞陽性率30.82%,低于干化學法的38.36%(P<0.05);尿沉渣鏡檢檢測白細胞陽性率高于干化學法(P<0.05)。結論:干化學法尿檢有方便以及靈敏度高等優(yōu)勢,但很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與假陰性的情況;尿沉渣鏡檢的準確性比較高,但操作時間長,容易受到檢測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兩種方法需有效結合,優(yōu)勢互補,促使尿液檢測準確率顯著提高。
常見的尿液檢測方法有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干化學法的檢測速度較快、應用方便,可有效篩選尿液標本,使檢驗功效效率提升,但會引發(fā)假陰性與假陽性的情況,對檢驗準確性造成一定影響[1]。尿沉渣鏡檢操作較復雜,但是尿液紅細胞與白細胞檢驗的金標準[2]。現(xiàn)對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對尿液紅細胞與白細胞檢驗結果的比較進行分析。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本院住院的292例合格中段尿標本,都采用一次性潔凈塑料尿杯進行收集,且于2h內(nèi)完成檢測。
用一次性尿杯留取10mL中段尿,尿液分為兩管,一管采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combi Scan500型)檢測,根據(jù)儀器操作說明書與標本規(guī)程予以操作;另一管采用離心機予以離心處理,1500r/min,離心時間5min,將上清液吸棄,保留沉渣0.2mL且充分混勻后涂片,于低倍鏡下持續(xù)計數(shù)超過20個視野管型數(shù),且選取平均,于高倍鏡下持續(xù)計數(shù)超過10個視野,且取平均值。所有標本的顯微鏡檢測都由一名檢測人員在2h完成檢測。
檢測陽性的判定標準:干化學法:紅細胞計數(shù)與白細胞計數(shù)均超過15個/μL;尿沉渣鏡檢:紅細胞與白細胞分別超過3個/HP、5個/HP。
按照統(tǒng)計軟件SPSS21.0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檢驗為χ2,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尿沉渣鏡檢檢測紅細胞陽性率30.82%(90/292),低于干化學法的38.36%(112/292)(P<0.05);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符合率分別為92.78%(90/97)、88.72%(173/195)、11.28%(22/195)、7.22%(7/97)、90.07%(263/292),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對尿液紅細胞的檢測結果對比 (n)
尿沉渣鏡檢檢測白細胞陽性率45.21%(130/292),高于干化學法的40.41%(118/292)(P<0.05);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符合率分別為86.92%(113/130)、96.91%(157/162)、3.09%(5/162)、13.08%(17/130)、92.47%(270/292),見表2。
表2. 兩種方法對尿液白細胞的檢測結果對比 (n)
干化學法屬于化學分析法,就是尿液中不同化學成分和相應的模塊中特殊試劑出現(xiàn)化學反應形成顏色變化,借助模塊顏色的深淺情況對尿液中相關物質含量進行間接判斷[4]。因為不同尿液成分的干化學檢測原理存在差異,結果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擾,極易產(chǎn)生假陰性與假陽性。尿沉渣鏡檢屬于物理方法,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效果,在尿液中的不同有形成分在顯微鏡下直接呈現(xiàn),雖然操作時間長、操作較繁瑣,但可將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含量真實反映出來[5]。
干化學法對紅細胞的檢測原理為有類似過氧化物酶樣活性的血紅蛋白中的亞鐵血紅素在尿液中存在,其可在干化學分析儀中的紅細胞模塊中將過氧化氫分解出氧,促使四甲基聯(lián)苯胺產(chǎn)生氧化顯色表現(xiàn),顏色的深淺和紅細胞數(shù)量呈正比,可按照顏色的深淺轉換為紅細胞多少。本研究顯示:尿沉渣鏡檢檢測紅細胞陽性率30.82%,低于干化學法的38.36%(P<0.05);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符合率分別為92.78%、88.72%、11.28%、7.22%、90.07%,兩種檢測方法結果不一致,主要是因為尿路感染后的細菌過氧化物酶受到污染,導致干化學法對紅細胞檢測產(chǎn)生假陽性;尿液pH值低等因素引發(fā)尿液中紅細胞溶解,也會出現(xiàn)假陽性;尿液中高濃度維生素C由于有還原性,會使干化學法對紅細胞檢測產(chǎn)生假陰性。
本研究還顯示:尿沉渣鏡檢檢測白細胞陽性率45.21%,高于干化學法的40.41%(P<0.05);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符合率分別為86.92%、96.91%、3.09%、13.08%、92.47%。干化學法檢測白細胞出現(xiàn)假陰性主要是因為對白細胞的測定原理有直接聯(lián)系。干化學法對白細胞檢測的原理為粒細胞胞質內(nèi)存在特異性酯酶,會導致模塊內(nèi)的吲哚酚羥基酸酯向吲哚酚轉變,通過氧化形成靛藍,顏色深淺和白細胞數(shù)量呈正比,可按照顏色深淺轉變成白細胞數(shù)量。但此種酯酶僅在粒細胞內(nèi)存在,淋巴細胞等細胞內(nèi)不存在,一定情況下,患者尿液中主要為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時,極易出現(xiàn)假陰性。此外,在尿液中含有大劑量慶大霉素等藥物時,會使結果偏低導致假陰性出現(xiàn)。白細胞假陽性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尿液于膀胱內(nèi)長時間貯留,或者其他因素引發(fā)白細胞破壞,粒細胞中的酯酶釋放至尿液中,引發(fā)干化學法出現(xiàn)假陽性;此外,女性留取標本時若標本被白帶污染,或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的上皮細胞,也會產(chǎn)生假陽性[6]。
總而言之,干化學法尿液檢驗有需尿量少與靈敏度高等特點,但很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與假陰性的情況,尿沉渣鏡檢的準確率高,但容易受到檢驗人員主觀因素等影響,因此,可將兩種方法有效結合,使尿液檢驗準確率有效提高,為臨床提供有利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