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霞
(鞏義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河南 鞏義 451200)
目前,臨床上針對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治療方案主要取決于患者病情,對于癥狀輕微時可選擇普通的藥物進行流產,但需嚴密觀察局部瘢痕是否外突以及孕囊的排出的情況;癥狀嚴重時則須進行手術治療[1]。宮腔鏡作為一項新型的、微創(chuàng)性的婦科診療技術,廣泛應用于子宮腔內的檢查和治療中,在術后瘢痕妊娠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也被廣泛認可,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方式治療外生型瘢痕妊娠時具有較高的風險率,手術損傷較大且失敗率較高[2]。研究表明在術前使用藥物進行預處理能夠縮短患者手術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與手術風險,從而提高治療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行宮腔鏡聯合陰式病灶切除治療患者,對比術前米非司酮預處理與未進行預處理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間74例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n=37)。研究組: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8.20±2.50歲;孕周4~10 w,平均孕周6.05±1.20 w;剖宮產1~3次,平均剖宮產1.51±0.48次;孕囊生長:外生型19例,內生型18例。對照組: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7.96±2.63歲;孕周5~10 w,平均孕周5.97±1.18 w;剖宮產1~2次,平均剖宮產1.42±0.50次;孕囊生長:外生型17例,內生型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瘢痕妊娠的相關診斷標準[4]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既往有剖宮產手術史;未合并心、肺、腎、腦等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臨床資料完整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嚴重感染性疾??;既往有相關藥物過敏史;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治療依從性低者。
1.2.1 米非司酮預處理
研究組患者術前3 d開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北京法莫斯達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63;25 mg·片-1)25 mg,Bid,連續(xù)服用3 d。
1.2.2 宮腔鏡聯合陰式病灶切除治療
予對照組患者宮腔鏡聯合陰式病灶切除治療,具體如下:常規(guī)術前準備與麻醉,充分暴露宮頸并消毒,逐步擴張宮頸管至能夠將宮腔鏡置入,在宮腔鏡下觀察瘢痕妊娠的特點和類型,若為內生型,直接行負壓吸引清宮術治療,若為外生型,予陰式病灶切除術治療,最后清理妊娠著床處周圍的瘢痕組織;將宮頸擴宮條放置于宮頸,使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行切口修補術。
1.2.3 圍手術期指標、療效及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記錄圍手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長等;恢復情況包括: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恢復正常時間,月經來潮時間。
臨床療效評估[5]:Ⅰ級:術后2 w內患者相關癥狀完全消失,且血β-HCG恢復至正常;Ⅱ級:術后1 m內患者相關癥狀完全消失,且血β-HCG恢復至正常;Ⅲ級;術后1 m后患者仍存在腹痛等癥狀,血β-HCG下降但未恢復正常??傆行?Ⅰ級率+Ⅱ級率。記錄并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如頭暈、胃腸道反應、疼痛等。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時間以及月經來潮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圍手術期指標及恢復情況(±SD,n=74)
表1 圍手術期指標及恢復情況(±SD,n=74)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手術時長(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長(d) 血β-HCG恢復正常時間(d) 月經來潮時間(d)研究組 40.15±6.24* 49.28±8.78* 9.13±3.24* 17.28±3.06* 36.67±5.13* 對照組 41.10±5.78 76.54±10.14 14.15±4.10 26.35±4.26 49.08±4.23
米非司酮作為抗孕激素藥,與孕酮競爭受體而達到拮抗孕酮的作用,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誘導月經及促進宮頸成熟等作用,多應用于抗早孕、催經止孕、胎死宮內引產,還可用于婦科手術操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應用米非司酮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為使用者,且術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時長及恢復所需時間更短,表明米非司酮預處理聯合宮腔鏡與陰式病灶切除術,三者相結合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能夠有效的調整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的術前生理狀態(tài),說明采用米非司酮預處理可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在促進其術后恢復中有積極的作用[9]。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術前預處理可提高宮腔鏡聯合陰式病灶切除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的臨床療效,更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快速恢復,臨床價值高。
研究組療效Ⅰ級者18例(48.65%)、Ⅱ級者16例(43.24%)、Ⅲ級者3例(8.11%),治療總有效率為91.89%;對照組療效Ⅰ級者9例(24.32%)、Ⅱ級者18例(48.65%)、Ⅲ級者10例(27.03%),治療總有效率為72.97%;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宮腔鏡治療是直接從陰道經過宮頸口進入到宮腔,避免了腹腔鏡手術對腹壁的損傷,對于切除內生型瘢痕妊娠效果尚佳[6]。陰式病灶切除術治療外生型瘢痕妊娠療效顯著并且能夠彌補宮腔鏡不能修復子宮肌層切口的缺點,兩者合用于治療瘢痕妊娠,較單一手術治療優(yōu)點更為顯著[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