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飛
摘要: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平穩(wěn)連接,主要在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之間進行。習慣是指通過實踐或經驗而適應,所以在幼兒園階段特別是大班時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對兒童能否順利從幼兒園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起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文主要嘗試從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進而來幫助幼兒順利進入小學進行了簡單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幼小銜接;習慣;培養(yǎng)
一、問題的提出
(一)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是為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幼兒教育促進兒童身體正常發(fā)育和肌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及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等,這就指出了幼兒教育的目的及意義。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不僅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更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二)現(xiàn)狀及意義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幼兒園和小學的區(qū)別。首先,在幼兒園里老師基本上全天陪伴小朋友的,小朋友的任何活動如上課、吃飯、游戲都有老師悉心照顧和引導,但到了小學后,老師不可能全程陪同,除了上課以外的時間全由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多了更多的自主性。
其次是教育方式上的變化。在幼兒園,孩子是通過以游戲的方式與周圍的環(huán)境互動來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似乎不太會體會到有壓力,但升入小學后則變成了以文化學習為主。不僅上課時間延長了,而且課堂學習上游戲減少了,而且有了家庭作業(yè)及考核等制度上的變化。
從以上幾方面很明顯可以看出,幼兒在幼兒園養(yǎng)成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在小學是不適用的,那樣更顯得良好習慣銜接的重要性。
二、具體的銜接方法
(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銜接
眾所周知好的學習習慣是入學準備過程當中家長非常重視的問題。就像家長們說的那樣,孩子為什么經常會出現(xiàn)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呢?這也是幼兒園時期孩子們的一個共性問題。很多家長可能更多的認為在幼小銜接過程中要多注重知識的學習,比如加減法,認識文字等,但知識雖然很重要,但我們在學習知識、準備知識儲備的過程中,更要知道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背后潛藏的會更為重。
第一,要向孩子講明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對學習的重要性,并且要了解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與和孩子們共同制定規(guī)則,那樣對孩子遵守規(guī)則也有了很大的幫助。而且必須要加強對幼兒的思想教育,對孩子們要多提合適的要求,讓他們知道哪些好習慣必須要養(yǎng)成。如:上課要坐好椅子,不準隨便自己私下討論,會安靜地傾聽別人說話尊重讓人,做事不拖拉,活動中要時刻保持安靜,有問題及時舉手提問等等,并結合實際問題,和他們共同探討商定各種規(guī)則。
其次,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逐步提出要求。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肯定也是不一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養(yǎng)成,要區(qū)分好主次和難易,從孩子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有計劃地逐步擴展。通過與孩子的談話、交流,及時指出孩子們身上存在的缺點,明確告訴他們必須克服哪些壞習慣,讓孩子心中有數(shù),做起來時刻能聯(lián)系到自己身上。我們的做法是:
1.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書寫姿勢
大班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書寫能力了。我們也倡導家長給孩子在家布置的書寫任務量不適宜多。因為孩子的小肌肉尚未完全發(fā)育好,過多的書寫不利于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的發(fā)展,而且強制書寫會讓孩子喪失興趣,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
2.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
孩子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為重要的實踐。良好的傾聽習慣包括:在別人說話時,不隨意插嘴、打斷他人講話,讓孩子懂得分辨插話的時機,養(yǎng)成把話聽完并征得講話人同意才插嘴講話的習慣;在播放故事時要學會安靜地聽。知道只有認真傾聽才能掌握完整的信息,達到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是幼兒學習的根本,學會閱讀是幼兒成功學習的重要條件。但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形成的。本學期我們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語言活動中,我們經常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午餐后有時也組織孩子進行一些繪本閱讀,幫助孩子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自我服務的習慣培養(yǎng)
大班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吃飯,自己會穿脫衣服并整理,學著自己疊被子,拿椅子,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品和玩具。有時候還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比賽誰先完成疊小被子,誰先完成穿鞋子,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自我服務的習慣。
三、家園合作
(一)幫助幼兒完成尊重他人、服從管理、抗壓力的習慣銜接
隨著進入小學后課業(yè)的增加,孩子學習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F(xiàn)在的社會,競爭已經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如何讓孩子有抵抗壓力的能力也相當重要,也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最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作為家長首先是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還要學會嘗試給孩子減壓,以及適當教給孩子將壓力轉變成動力的能力。讓孩子明白老師、父母的要求未必都是壓力,更多的是鼓勵和支持,要讓孩子在挫折中慢慢學會明白自己作為即將成為小學生多擔負的責任,培養(yǎng)正面思考問題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成長為一個心智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二)激發(fā)孩子對新校園的向往之情以及良好情緒的銜接
一般情況來說,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在這個時期,由于環(huán)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影響,孩子們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可以自己背書包,自己準備學習用品,還可以帶紅領巾,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p>
結論
總之在幼兒園的大班階段,應以素質教育為重點打好基礎,做好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絕對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樣就需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讓幼兒在學習生活中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因為好的習慣對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tǒng)全面的工程,不能一概而論。幼兒的良好習慣,更是一點一滴培養(yǎng)起來的。需要我們踏實下心來從小事做起,長抓不懈,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從而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的讓孩子們度過幼小銜接階段。
參考文獻
[1]羅英智 .幼小銜接工作中的誤區(qū)和走出誤區(qū)的思考[D].1999(7-8)
[2]朱慕菊主編.“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研究報告[M].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3]朱征平等.關于幼小銜接問題的研討[D].幼兒教育
[4]朱碧蓮.淺談幼小銜接教育的一些思考[J].福建閱研,2006.(3)
[5]謝曉華.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10-24(12)
(紹興市柯橋區(qū)楊汛橋中心幼兒園 ?3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