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張萬程 管曉玲
近年來,由于全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全球CO2排放量持續(xù)增加,由CO2排放帶來的全球環(huán)境問題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CO2是初中化學的重要知識點,內(nèi)容涉及CO2的制備、性質、檢驗、除雜、用途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高中化學以初中所學碳及其化合物知識為基礎,對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對于涉及CO2的知識,較多學生還停留在初中的知識水平,但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以CO2為載體的試題幾乎每年均有涉及,本文對CO2可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并對2020年真題進行例析,望后期對備考師生有所幫助。
CO2是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不助燃,空氣中CO2含量達到2.5%時,火焰會熄滅。高度冷卻下,CO2凝結為白色雪狀晶體,壓縮成塊狀的CO2固體稱為“干冰”,分子晶體,可做制冷劑,常用于人工降雨。CO2的臨界溫度為304 K,加壓可液化,在該溫度下,可作為優(yōu)良溶劑進行超臨界萃取。
圖1
表1 2020—2021年高考試題對CO2考查的統(tǒng)計
從2020年各卷區(qū)試題可看出,涉及CO2載體的試題題型含選擇題與非選擇題,所考查的內(nèi)容包含CO2的制取、電化學、催化反應機理、耦合反應、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儲氫等。考查形式豐富多樣,充分體現(xiàn)高考命題的學科價值和社會價值,培養(yǎng)考生科學推理論證的關鍵能力。
歷年涉及CO2的電化學試題:2019年江蘇卷第20題電解CO2制HCOOH、2018年全國卷Ⅰ第13題天然氣中CO2和H2S的協(xié)同轉化裝置、2018年全國卷Ⅱ第12題“可呼吸”Na-CO2二次電池。
【例1】(2020·全國卷Ⅰ·12)科學家近年發(fā)明了一種新型Zn-CO2水介質電池。電池示意圖如圖2,電極為金屬鋅和選擇性催化材料。放電時,溫室氣體CO2被轉化為儲氫物質甲酸等,為解決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2
( )
B.放電時,1 mol CO2轉化為HCOOH,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 mol
D.充電時,正極溶液中OH-濃度升高
【答案】D
【解析】根據(jù)電池裝置示意圖進行電極反應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
表2
【試題點評】試題中雙極隔膜表述較為簡略,雙極隔膜(BPM)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膜,膜主體分為陽離子交換層、陰離子交換層、中間界面層,水解離催化劑被夾在中間的離子交換聚合物中,水解產(chǎn)物H+和OH-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快速遷移到兩側溶液中,為膜兩側的半反應提供各自理想的pH條件。試題中未明確給出雙極隔膜的原理,在圖2中,電解質溶液1和電解質溶液2未給出具體電解質溶質,在選項設置上,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和充電時的電極名稱等均給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忽略這些問題,這道試題的價值非常高,引導高中的化學教學應從宏觀把握,充分體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本題也體現(xiàn)了高考命題的社會價值和學科價值。試題存在的少許缺陷,為試題改編提供了條件,如可對雙極隔膜的原理、兩側電解質溶液等問題進行延伸考查。
CO2和CH4通過耦合轉化重整,可得到烴類物質、H2、CO等,以此為載體可從化學反應原理、電化學方面進行綜合考查。
【例2】(2020·江蘇卷·15)CH4與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過程中主要發(fā)生下列反應
在恒壓、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比n(CH4)∶n(CO2)=1∶1條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3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圖3
( )
A.升高溫度、增大壓強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轉化率
B.曲線B表示CH4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
C.相同條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劑能使曲線A和曲線B相重疊
D.恒壓、800 K、n(CH4)∶n(CO2)=1∶1條件下,反應至CH4轉化率達到X點的值,改變除溫度外的特定條件繼續(xù)反應,CH4轉化率能達到Y點的值
【答案】BD
【解析】由CH4與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過程中的兩個主要反應可知,CH4(g)參與的反應為吸熱反應,正向氣體體積減小,故升高溫度、減小壓強能提高CH4的平衡轉化率,當n(CH4)∶n(CO2)=1∶1時,CO2(g)的轉化率比CH4(g)高,A項錯誤,B項正確;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轉化率,C項錯誤;欲使CH4轉化率達到Y點的值,可采取增大CO2(g)的濃度或減小壓強等方法,D項正確。
【例3】(2020·全國卷Ⅱ·28節(jié)選)(3)CH4和CO2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分子,科學家利用電化學裝置實現(xiàn)兩種分子的耦合轉化,其原理如圖4所示:
圖4
①陰極上的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體積比為2:1,則消耗的CH4和 CO2體積比為________。
【解析】根據(jù)固體電解質能傳遞O2-,對電解原理進行如下分析:
表3
【試題點評】由于CH4和CO2的耦合反應產(chǎn)物體積比不能確定,在討論陽極電極反應時,可假定C2H4和C2H6的量,生成C2H4和C2H6的體積比不同,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也不等。
以CO2和H2為原料合成CH3OH可實現(xiàn)CO2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山東卷和天津卷均有所涉及,試題以化學反應原理題型形式出現(xiàn),涉及多重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以及反應條件的選擇。
【例4】(2020·山東卷·18)探究CH3OH合成反應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產(chǎn)率。以CO2、H2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ΔH2=-90.4 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ΔH3=________kJ·mol-1。
(2)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V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中CH3OH(g)為amol,CO(g)為bmol,此時H2O(g)的濃度為________mol·L-1(用含a、b、V的代數(shù)式表示,下同),反應Ⅲ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
(3)不同壓強下,按照n(CO2)∶n(H2)=1∶3投料,實驗測定CO2的平衡轉化率和CH3OH的平衡產(chǎn)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5所示。
甲
乙
已知:
(4)為同時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和CH3OH的平衡產(chǎn)率,應選擇的反應條件為________(填標號)。
A.低溫、高壓 B.高溫、低壓
C.低溫、低壓 D.高溫、高壓
【答案】(1)+40.9
(3)乙p1>p2>p3T1時,以反應Ⅲ為主,反應Ⅲ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壓強改變對平衡沒有影響
(4)A
【解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Ⅲ=反應Ⅰ-反應Ⅱ,即ΔH3=ΔH1-ΔH2,帶入數(shù)據(jù)可得ΔH3=+40.9 kJ·mol-1;
(3)由于反應Ⅰ和反應Ⅱ有CH3OH(g)生成且均為放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CH3OH(g)的產(chǎn)率逐漸降低,符合圖甲曲線變化趨勢,則圖乙表示CO2(g)的平衡轉化率;壓強越大,CO2(g)的平衡轉化率及CH3OH(g)的產(chǎn)率均增大,則有p1>p2>p3;溫度升高對ΔH>0的反應有利,當溫度為T1時,以反應Ⅲ為主,反應Ⅲ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壓強改變對平衡沒有影響;
(4)結合圖像可知應選擇低溫、高壓,有利于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和CH3OH的平衡產(chǎn)率。
【試題點評】試題以CO2和H2為原料合成CH3OH為載體考查蓋斯定律、化學平衡常數(shù)計算、圖像的識別與反應條件的選擇等知識,試題中多重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難度較大,如果結合三個反應計算,往往會陷入困境,可通過元素守恒等方法,得出各物質的消耗量和剩余量,使問題柳暗花明。
CO2具有弱氧化性,可催化加氫制取乙烯,亦可氧化C2H6制取烯烴,浙江7月選考第29題考查了CO2氧化C2H6制取C2H4,體現(xiàn)對資源的綜合利用。
【例5】(2020·全國卷Ⅲ·28)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乙烯是綜合利用CO2的熱點研究領域?;卮鹣铝袉栴}:
(1)CO2催化加氫生成乙烯和水的反應中,產(chǎn)物的物質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_。當反應達到平衡時,若增大壓強,則n(C2H4)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理論計算表明,原料初始組成n(CO2)∶n(H2)=1∶3,在體系壓強為0.1 MPa,反應達到平衡時,四種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隨溫度T的變化如圖6所示。
圖6
圖6中,表示C2H4、CO2變化的曲線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氫合成C2H4反應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據(jù)圖6中點A(440 K,0.39),計算該溫度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MPa)-3(列出計算式。以分壓表示,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乙烯反應往往伴隨副反應,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烴。一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為了提高反應速率和乙烯選擇性,應當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4 變大
(2)d c 小于
(4)選擇合適的催化劑
(4)不同的催化劑對反應有不同的選擇性,可生成不同的產(chǎn)物,且能提高反應速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可選擇合適的催化劑以提高反應速率和乙烯選擇性。
【試題點評】試題中原料投料比與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一致,故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比值均保持恒定,反應的熱效應未知,故圖中減小趨勢的曲線并不代表反應物,仔細閱讀試題可知曲線發(fā)生變化是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的變化曲線,結合各物質的比值進行判斷分析曲線所屬及計算Kp。
CO2作為一種溫室氣體,減少其在空氣中的含量或從源頭上減少排放是科研的熱點,可通過電化學還原法將CO2還原為各種有機化合物或合成氣。
【原創(chuàng)試題1】“十三五”期間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并向國際社會承諾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CO2的回收及綜合利用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已成為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
Ⅰ.CO2合成二甲醚(DME):
(1)合成二甲醚反應:
則合成二甲醚的反應的ΔH=________kJ/mol。
圖7
(3)在503 K時,當以氫碳比為0.9時合成二甲醚(如圖8),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MPa-4(用氣體的平衡分壓代替物質的量濃度計算壓強平衡常數(shù)Kp,氣體分壓=氣體總壓×各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列出表達式)。
圖8
Ⅱ.CO2合成甲醇(MT):
ΔH=+41.17 kJ/mol
在不同條件下CO2平衡轉化率和甲醇的平衡產(chǎn)率如圖9所示:
圖9
①由圖9可知,CO2平衡轉化率隨反應溫度的升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溫度升高甲醇的平衡產(chǎn)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我國科研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GaZrOx雙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實現(xiàn)CO2加氫制MT和DME的活性明顯優(yōu)于純Ga2O3和ZrO2催化劑,其反應機理如圖10所示:
圖10
(5)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步驟a→b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b.氧空位用于捕獲CO2,氧空位越多,速率越快
c.整個催化過程中,Zr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
d.過渡態(tài)C中甲酸鹽物種通過氫化或水解可得MT和DME
【命題意圖】試題以CO2合成二甲醚和甲醇載體,考查化學反應原理相關知識,考查的知識點包括蓋斯定律的應用、圖像的分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圖像變化原因的分析、催化反應機理的分析等,引入催化過程中氧空位概念,考查考生獲取信息、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論證推理的能力,滲透對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答案】Ⅰ.(1)-122.54
(2)d>c>b>a
Ⅱ.(4)①先減小后增大 CO2合成甲醇和逆水煤氣反應相互競爭,當溫度較低時,合成甲醇反應起主要作用,反應放熱溫度升高,CO2平衡轉化率降低;當溫度繼續(xù)升高,逆水煤氣反應起主要作用,反應吸熱溫度升高CO2平衡轉化率升高
②CO2合成甲醇與CO合成甲醇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甲醇平衡產(chǎn)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