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權益工具投資信息披露問題探析

        2021-07-12 19:42:23孫敏楊悅
        財會月刊·上半月 2021年2期
        關鍵詞:信息披露金融資產(chǎn)

        孫敏 楊悅

        【摘要】從2019年開始, 修訂后的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全面實施。 修訂后準則改變了金融資產(chǎn)的確認及計量原則, 導致金融資產(chǎn)列報項目發(fā)生變化, 同時明確規(guī)定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都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以此為背景, 通過對I65行業(yè)上市公司披露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會計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基本能夠按照公允價值對權益工具投資進行正確的調整和披露, 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仍然以成本作為公允價值計量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 同時相關信息披露還不夠充分, 同類信息披露格式也不統(tǒng)一, 降低了信息的相關性和可理解性。 針對這些問題, 提出應進一步規(guī)范上市公司權益工具投資會計信息披露行為, 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金融資產(chǎn);權益工具投資;會計準則修訂;信息披露;股權投資

        【中圖分類號】F2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03-0063-6

        一、金融工具準則關于權益工具投資確認和計量的變化

        2017年財政部發(fā)布了修訂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CAS 22(2017), 2006年發(fā)布的準則簡稱CAS 22(2006)], 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19年開始執(zhí)行。 CAS 22(2017)對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的修訂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確認原則及列報項目的變化

        CAS 22(2017)要求企業(yè)根據(jù)金融資產(chǎn)的合同現(xiàn)金流量特征及企業(yè)管理金融資產(chǎn)的業(yè)務模式對金融資產(chǎn)進行初始確認, 其中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一般應確認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并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戶核算。 但企業(yè)也可以對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并通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戶核算, 且該指定一經(jīng)作出, 不得撤銷[1] 。

        確認原則的變化導致權益工具投資類資產(chǎn)的列報項目隨之發(fā)生變化。 期末, 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戶核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權益工具投資在資產(chǎn)負債表日需要按照流動性, 分別列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和“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項目; 通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戶核算的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投資列報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項目。 也就是說, 在CAS 22(2006)下, 企業(yè)持有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列報項目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兩個項目; CAS 22(2017)下, 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的列報項目變更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以及“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三個項目。

        (二)計量屬性及會計處理的變化

        CAS 22(2006)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雖然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但存在以成本計量的做法; 而CAS 22(2017)要求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期末都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同時, 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投資的會計處理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該類金融資產(chǎn)除獲得的股利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外, 其他相關的利得和損失均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且后續(xù)不得轉入損益, 當金融資產(chǎn)終止確認時, 之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利得或損失應當從其他綜合收益中轉出, 計入留存收益[2] 。 這就意味著CAS 22(2017)下的“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資產(chǎn)除持有期間的股利收入可以影響當期損益外, 無論是公允價值變動還是處置時產(chǎn)生的利得或損失在任何期間內都不影響當期損益。

        二、I65行業(yè)上市公司執(zhí)行CAS 22(2017)的總體情況

        按照證監(jiān)會的行業(yè)分類標準,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代碼:I65, 以下簡稱I65行業(yè))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的子行業(yè)。 考慮到本文是以金融工具準則修訂為背景, 因此, 本文以CAS 22(2017)執(zhí)行前即2018年已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I65行業(yè)公司為樣本, 共113家上市公司。

        (一)列報項目的變化情況

        1. 首次執(zhí)行CAS 22(2017)對期初項目的調整。 按照CAS 22(2017)要求, 上市公司2019年首次執(zhí)行時需要對2018年財報列報項目按照CAS 22(2017)進行調整, 并確定2019年的期初余額。 在113家創(chuàng)業(yè)板I65行業(yè)上市公司中, 只有7家樣本企業(yè)在CAS 22(2006)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項目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 且這7家公司全部將該類權益工具投資按照CAS 22(2017)調整重新列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項目; 有84家樣本企業(yè)在CAS 22(2006)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項目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76家全部以成本計量, 7家既有以成本計量也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只有1家全部以公允價值計量), 其中, 有52家樣本企業(yè)在CAS 22(2017)下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全部調整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進行列報, 加上部分調整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部分調整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和“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的13家樣本企業(yè), 共占比77.38%。 CAS 22(2006)下的慣性行為往往會影響CAS 22(2017)的執(zhí)行[3] , 由于CAS 22(2006)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與CAS 22(2017)下的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都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因此這種慣性思維導致大部分上市公司執(zhí)行CAS 22(2017)時選擇了將CAS 22(2006)下的權益工具投資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列報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項目。

        2. 年末按照CAS 22(2017)列報情況。 2019年年末, 113家創(chuàng)業(yè)板I65行業(yè)上市公司中, 有13家樣本企業(yè)的“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項目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 34家樣本企業(yè)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項目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 67家樣本企業(yè)擁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可見, 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的樣本, 由CAS 22(2006)下的7家上升到CAS 22(2017)下的47家(13+34); 而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的樣本, 從84家下降到67家。 這說明CAS 22(2017)規(guī)定企業(yè)一旦將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則除了股利收入都不能影響各期損益, 由此可能導致該類金融資產(chǎn)減少。

        (二)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變化情況

        1. 期初調整時公允價值的運用情況。 2019年年初有7家樣本企業(yè)存在CAS 22(2006)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并全部調整為CAS 22(2017)下的“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 由于CAS 22(2006)和CAS 22(2017)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 因此, 2019年期初按照CAS 22(2017)進行調整時, 僅需要按照原公允價值等額調整為新項目的金額即可。 本文對上述7家樣本企業(yè)的統(tǒng)計結果也基本驗證了這一點, 6家樣本企業(yè)是等額調整, 但也有1家樣本存在非等額調整的情況。

        按照CAS 22(2017)第八十一條規(guī)定, “在本準則施行日, 對于之前以成本計量的、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企業(yè)應當以其在本準則施行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原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 應當計入本準則施行日所在報告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綜合收益”[1] 。 本文對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且全部按照成本計量的76家樣本企業(yè)在調整過程中是否按照施行日的公允價值計量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發(fā)現(xiàn)其中53家樣本企業(yè)是按照原金額等額調整為CAS 22(2017)下的列報項目, 說明將近70%的樣本并沒有嚴格按照準則施行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2. 期末公允價值的運用情況。 CAS 22(2017)下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 無論是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還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或者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 都應該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一般來說, 在不考慮增減投資的情況下, 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會導致期末余額通常不等于期初余額。 因此, 本文通過比較各項權益工具投資的期初和期末余額對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計量情況進行簡單分析。 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不披露明細信息, 無法從報表附注的注釋信息判斷其公允價值的運用情況, 所以此處僅針對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和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進行簡單的分析。

        2019年年末擁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67家樣本企業(yè), 剔除僅披露期末余額或者沒有披露明細信息的11家樣本后為56家樣本企業(yè), 其中有38家存在期末余額等于期初余額的情況; 2019年年末擁有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的34家樣本企業(yè), 剔除11家只披露了期末余額的樣本后為23家樣本企業(yè), 其中有8家存在期末余額等于期初余額的情況。 此外, 由于僅列示期初期末余額, 沒有增減變動的發(fā)生額信息, 因此期末余額不等于期初余額的樣本中也可能是由于買入或賣出導致的不相等, 即這些樣本中不排除也存在期末余額等于期初余額的情況。 這說明以成本計量或者將投資成本作為公允價值計量權益工具投資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三、CAS 22(2017)下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披露還不夠清晰, 影響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

        1. 報表附注相關信息披露不充分, 且格式不統(tǒng)一。 權益工具投資相關信息披露不充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被投資單位明細信息披露不充分。 13家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的樣本全部沒有披露被投資單位明細信息; 34家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中存在權益工具投資的樣本, 有24家未披露被投資單位明細信息; 只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項目較好地披露了被投資單位明細信息(67家擁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樣本中只有2家未披露明細信息)。 ②增減變動明細信息披露不充分。 除被投資單位的明細信息披露不充分外, 各類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在報表附注中都是僅披露期初期末余額, 既沒有披露增加或減少投資的信息, 也沒有披露影響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 盡管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除披露期初期末余額信息外, 還以表格形式披露各項投資的“累計利得”“累計損失”等相關信息, 但依然沒有披露當期影響其他綜合收益的發(fā)生額信息。 由于CAS 22(2017)下, 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都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 如果沒有增減變動的發(fā)生額信息, 則對于那些期末余額不等于期初余額的投資, 信息使用者是無法判斷該差額是由于公允價值變動引起的, 還是由于當期增加或減少投資引起的。 顯然這種信息無法滿足投資者的決策需求。 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指定原因說明不具體。 CAS 22(2017)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將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的原因。 2019年年末擁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67家樣本企業(yè)中, 未說明指定原因的有15家, 占比22.39%。 披露了指定原因的樣本主要有兩種說明方式:一種是在附注表格中說明指定原因, 共42家, 占比62.69%(其中數(shù)字政通比較特殊, 有1種以上的指定原因); 一種是在表格下方以“其他說明”方式說明指定原因, 共10家。 盡管總體上77.61%的樣本披露了指定原因, 但所披露的原因對信息使用者幫助并不大。 52家明確指定原因的樣本企業(yè)中, 有38家的原因是以“非交易/不以出售為目的/長期持有”等準則使用的通用語言進行的說明, 對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意義不大。

        信息披露格式不統(tǒng)一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三項權益工具投資項目附注披露的信息要素不同。 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是以一張表格形式總括列示期初期末余額信息; 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有的樣本是以一張表格形式總括列示期初期末余額, 有的樣本是以兩張表格形式分別總括和明細列示期初期末余額;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除披露各項投資的期初期末余額外, 還增加了一張其他信息的表格。 CAS 22(2017)下的三項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項目, 實質上都代表著對被投資單位的權益, 這種同屬于權益工具投資但信息披露卻采取不同格式的做法, 很容易讓信息使用者產(chǎn)生誤解。

        2. 報表附注之外章節(jié)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 且詳細程度不同。 由于CAS 22(2017)下的權益工具投資類的金融資產(chǎn)都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 因此除報表附注之外, “經(jīng)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jié)也會涉及相關的信息披露; 同時, 由于是首次執(zhí)行CAS 22(2017), 還需要披露與會計政策變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1)“經(jīng)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jié)披露的信息要素不一致, 導致可理解性下降。 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在“第四節(jié) 經(jīng)營情況討論與分析”項下有兩個部分會涉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的相關信息披露。 一個是“資產(chǎn)及負債狀況”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和負債”, 一個是“投資狀況分析”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 目前的披露格式及欄目要素如表1、表2所示。

        第一, 表格設計存在缺陷導致信息不易理解。 首先, 從表名看, 無論表1還是表2披露的信息都應該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且相關信息應該前后一致。 但從表1和表2可知, 兩張表格的欄目要素并不相同, 很難讓信息使用者清晰地理解相關信息。 本文以表2為基礎對113家樣本企業(yè)信息披露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具體如表3所示。

        113家樣本企業(yè)都存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但從表3可知, 只有59家樣本企業(yè)在兩部分都披露了相關信息; 有31家樣本企業(yè)雖然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 但在兩部分都披露為“不適用”; 同時, 有23家只在其中的一個位置披露了相關信息, 其中大部分是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和負債”部分披露(21家), 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部分則不再披露信息。 顯然, 將近一半的樣本企業(yè)都沒有明確自己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是否應該在這兩部分同時披露相關信息, 更不用說信息使用者如何理解了。

        另外, 這兩部分將不同性質的資產(chǎn)信息要素混合在一張表格中披露, 導致部分項目不易被信息使用者理解。 如表1中的“本期計提的減值”欄目, 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都不存在減值的問題, 該信息要素顯然僅針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投資。 再如, “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欄目也屬于不同資產(chǎn)其含義不同的項目, 非常容易引起歧義, 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而言, “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即為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額; 對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而言, 是當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額, 二者的含義有明顯的區(qū)別。

        第二, 具體欄目要素的含義不清導致信息不易理解。 首先, “其他變動”欄目的含義不明確。 從字面理解, 應該是除購買及出售以外的原因導致的該項資產(chǎn)的增加及減少, 那么是否包括公允價值變動本身引起的增減變化呢? 由于沒有進一步的解釋, 信息使用者很難理解該信息的內涵。 其次, “累計投資收益”欄目的含義不明確。 對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而言, 能夠計入投資收益的僅指持有期間的股利收入; 但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 其投資收益可以體現(xiàn)為持有期間的股利收入, 也可以體現(xiàn)為出售利得。 在CAS 22(2017)下, 這個出售利得不再等于投資成本與出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因此該項目代表的是CAS 22(2006)下的投資收益還是CAS 22(2017)下的投資收益, 其含義并不明確。 最后, “項目”與“資產(chǎn)類別”的含義是否一致不清晰, 容易被誤解。 盡管兩張表的這個欄目的名稱不同, 但按照表名, 表2中的“資產(chǎn)類別”應該就是表1中的“項目”才符合邏輯, 但樣本的披露卻五花八門。 本文對表2披露為適用的61家樣本的“資產(chǎn)類別”信息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如表4所示。

        以“資產(chǎn)類別”欄目披露為“其他”的41家樣本企業(yè)為例, 表1的“項目”欄目大部分都是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應收款項融資等項目列示相關信息, 但表2的“資產(chǎn)類別”則僅為1項“其他”或多項“其他”, 這種披露方式令人困惑, 都是對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進行信息披露, 為何表1分具體資產(chǎn)項目披露, 表2卻列示為“其他”。

        (2)會計政策變更說明位于不同章節(jié)且詳細程度不同, 導致可理解性下降。 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對執(zhí)行CAS 22(2017)帶來的會計政策的變化的說明, 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位置:一個是“重要事項”章節(jié)的“董事會關于報告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或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部分(以下簡稱“董事會說明”), 一個是“財務報告”章節(jié)的“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部分。 一般來說, 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須在“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部分詳細地披露各項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以及當期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 那么, 在“董事會說明”部分是否也同時進行信息披露, 各公司做法并不統(tǒng)一。 樣本企業(yè)具體披露情況如表5所示。

        從表5可知, 113家樣本企業(yè)中, 87家除了在“財務報告”項下的“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部分披露了由于執(zhí)行CAS 22(2017)帶來的會計政策的變化以及影響, 還在“重要事項”項下的“董事會說明”部分進行了披露, 但大部分(55家)都是簡單的文字說明; 還有11家樣本企業(yè)錯誤地披露為“不適用”。 同樣的信息在不同位置進行披露, 且詳細程度不同, 很容易讓信息使用者無所適從。

        (二)公允價值計量一定程度上以成本為基礎, 導致相關性不足

        創(chuàng)業(yè)板I65行業(yè)上市公司對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計量層次的披露情況如表6所示。

        從表6可知, 38.46%的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68.66%的其他權益工具投資、70.59%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使用的是第三層次。 如果剔除沒有明確披露公允價值層次的樣本以及多層次的樣本, 則這一比例分別為50%、95.83%、96%。 由此說明, 總體上各類權益工具投資金融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計量層次主要為第三層次。 本文進一步對使用第三層次計量公允價值的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如表7所示。

        從表7可知, 第三層次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樣本明確說明將成本作為公允價值, 如果剔除沒有詳細解釋的樣本, 差不多有一半的公司實質上仍然是按照成本計量, 失去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意義。

        四、改進建議

        (一)在報表附注中披露更多的與信息使用者決策相關的明細信息,并統(tǒng)一各項目的信息披露格式

        前述可知, CAS 22(2017)下的三項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項目, 各自的附注注釋信息格式不統(tǒng)一, 既存在重復披露情況, 又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清晰的情況, 影響報表使用者的理解及決策。 CAS 22(2006)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不僅披露期初期末余額, 以及當期增減變動的發(fā)生額, 還披露各項股權投資的持股比例。 可考慮保留部分CAS 22(2006)下的信息要素, 并根據(jù)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 增加細節(jié)性的相關信息, 同時統(tǒng)一披露格式。 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和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項目相關會計處理及信息是相同的, 而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與二者完全不同, 因此本文建議分別按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和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設計披露格式, 具體如表8和表9所示。

        在適當增加明細信息披露的同時, 對于與信息使用者決策相關性不大的信息可不要求披露, 如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指定原因等。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 有些公司年報長達幾百頁, “消耗”了專業(yè)閱讀者有限的耐力與專注力[4] 。 盡管CAS 22(2017)要求企業(yè)應披露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的原因, 但本文認為, 指定原因與信息使用者決策相關性不大, 可不予披露。 可考慮改為詳細披露該指定發(fā)生變化的信息, 即一旦發(fā)生變化, 如增加投資重分類為長期股權投資, 或者長期股權投資減少投資重新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就需要詳細披露這類信息, 因為這種重分類情況會對企業(yè)的損益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是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改變報表附注以外的相關信息披露方式

        由前文論述可知, 與權益工具投資相關的同類信息分別在不同位置進行披露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在:“經(jīng)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jié)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chǎn)和負債”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兩部分與各項目的報表附注部分; “重要事項”章節(jié)下的“董事會關于報告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或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部分與“財務報告”章節(jié)下的“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部分。 由于相關準則, 如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雖然要求企業(yè)披露公允價值計量相關的信息, 但并未提供可參照的案例或模板[5] , 導致實務中同類信息在不同章節(jié)位置進行重復披露, 但各自側重點又不同, 很容易讓信息使用者無所適從, 也增加了披露成本。 113家樣本企業(yè)中有5家采用“詳見某部分”的指引方式進行信息披露, 本文認為該種做法值得推廣。 具體可以全部集中在財務報表附注解釋部分進行詳細披露, 其他章節(jié)需要披露相關信息時, 都以“詳見某部分”的形式給出指引。

        也可以考慮增加“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部分的披露范圍。 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雖然都屬于重大影響之下的權益工具投資, 但仍然代表著在其他權益主體中的利益, 且就統(tǒng)計結果看, 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持股比例在10%以上, 因此可以考慮將權益工具投資類金融資產(chǎn)也納入“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披露范圍, 分別按子公司、聯(lián)營及合營企業(yè)投資、公允價值計量的權益投資三部分披露。

        (三)嚴格按照準則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權益工具投資

        CAS 22(2017)要求權益工具投資類的金融資產(chǎn)都應該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但實務中, 還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將成本作為計量公允價值的基礎。 將投資成本作為公允價值計量權益工具投資顯然不符合CAS 22(2017)的要求, 違背了CAS 22(2017)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關的信息而要求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初衷, 因此有必要加強公允價值計量, 對沒有活躍市場的權益工具投資采用可比上市公司分析法, 比照與被投資單位類似的上市公司的價格確定公允價值。 在113家創(chuàng)業(yè)板I65行業(yè)上市公司中也存在這樣的做法, 如三五互聯(lián)與四方精創(chuàng)對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的計量; 兆日科技和易聯(lián)眾對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的計量等, 但這些公司沒有進一步披露可比公司的詳細信息。 本文建議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對沒有活躍市場的權益工具投資采用可比上市公司分析法確定公允價值, 并詳細披露具體的可比公司。 同時, 監(jiān)管部門可以定期發(fā)布各行業(yè)的不同規(guī)模的可比公司名單作為指引。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修訂《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通知.財會[2017]7號,2017-03-31.

        [2] 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18:1 ~ 167.

        [3] 孫敏,翟韜杰.對新政府補助準則下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以運輸行業(yè)為例[ J].財會月刊,2019(19):71 ~ 75.

        [4] 耿建新,李志堅.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準則解析與國際比較[ J].財會月刊,2020(15):57 ~ 64.

        [5] 耿建新,郭雨晴.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解析與國際比較[ J].財會月刊,2020(13):44 ~ 52.

        猜你喜歡
        信息披露金融資產(chǎn)
        金融資產(chǎn)的分類
        我國環(huán)境稅的會計核算與處理
        我國上市公司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及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國內外證券注冊制比較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48:58
        商業(yè)特許經(jīng)營法律制度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8:49
        煤炭行業(yè)上市公司環(huán)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6:03
        我國制藥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10
        論金融資產(chǎn)轉移的相關問題探析
        國家金融體系差異與海外金融資產(chǎn)投資組合選擇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核算的幾點思考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性色做爰片在线观看ww| 中文字幕天堂在线| 婷婷色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一本之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少妇被猛的白浆直喷白浆|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亚洲av第一区综合激情久久久| 女同同志熟女人妻二区|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初高中生精品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极品久久免费看| 亚洲男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亚洲情精品中文字幕99在线|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爱爱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国产人妻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看全色黄大黄大色免费久久 | av手机在线天堂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香蕉|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亚洲V日韩V精品v无码专区小说| 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久久| 日本女优激情四射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免费|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苍井空 | 亚洲av毛片在线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