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 要: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對個體的發(fā)展來說至關重要,沒有經歷過勞動磨煉的學生,其個性和品質發(fā)展往往是不健全的,因此在幼兒園教育階段開展勞動教學非常有必要。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通過幼兒園勞動教育,促進幼兒個體的身心健康協(xié)同發(fā)展,挖掘幼兒的勞動潛能,提高勞動能力,從而使幼兒的各項素質得到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勞動教育;個性品質;綜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90
在個體終身發(fā)展過程中,個性品質是決定發(fā)展前景的關鍵,在幼兒階段要注重通過勞動教育發(fā)展幼兒的智能和體能,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打下積極健康的發(fā)展基礎。當下受一些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中參加勞動的機會較少,從而產生了如任性、懶惰、性格孤僻、依賴性強的不良個性品質。為了更好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勢在必行,幼兒園教師要能夠基于幼兒個體的實際認知特征以及心理發(fā)展階段,運用勞動教育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幼兒個體能力實現綜合發(fā)展。
一、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意義
很多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認為,開展勞動教育就是讓幼兒進行單純的體力勞動,這一教育觀念并沒有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實際價值。勞動教育在于通過教學引導,挖掘幼兒對于勞動的自覺認知,從而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進而熱愛勞動[1]。具體來說,在幼兒園階段開展勞動教育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勞動教育能提高幼兒的獨立自主性
讓個體學會生存是教育的重要目標,而生存教育的根本即在于讓個體具備一定的獨立性。當下,很多幼兒最為缺乏的就是獨立性,不僅在生活上較為依賴家長和老師,認知上也不具備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勞動教育是可以提高個體的獨立自主性的,這是因為勞動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需要幼兒自己動腦解決,久而久之,在獨立勞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獨立自主性也會得到強化[2]。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不能剝奪幼兒的勞動機會,反而要鼓勵幼兒學會勞動技能,養(yǎng)成勞動習慣,避免產生依賴心理,并要鼓勵幼兒在勞動過程中自主解決問題,養(yǎng)成獨立意識,促進個體獨立自主性的強化。
(二)勞動教育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思想品質
幼兒在勞動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責任感、磨煉意志,獲得情感發(fā)育的機會。付出勞動之后,幼兒會渴望得到預期的勞動效果,而為了達到目標,勞動過程中需要有自制力以及毅力,這些品質層面的訓練可以帶動幼兒形成更好的心理素質以及道德品質,明確作為社會人需要履行的義務以及自己對于社會的價值,從而形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格。勞動過程中,幼兒還會切實感受到勞動的辛苦,從而樹立平等觀念,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自覺以勞動成果為社會服務。
(三)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很多教師和家長都片面地認為,勞動只是一種機械運動,沒有創(chuàng)造性,實際上對于幼兒階段的個體來說,手腦之間的聯(lián)動能夠很好地帶動個體構建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引導幼兒設計、制作生活用品和玩具的過程中,幼兒會投入思考,以勞動的形式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呈現出來,而且勞動的這一創(chuàng)造性也可以反過來激發(fā)智力興趣,讓幼兒堅持探索。幼兒以手作為探索世界的工具,而勞動正是思考的體現,所以,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幼兒園勞動教育中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發(fā)展的相關策略
(一)通過勞動環(huán)境的塑造,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品質
環(huán)境能夠帶動個體成長,所以教師要為幼兒構建濃厚的勞動氛圍,尤其要向幼兒強調勞動的美德,讓幼兒接受勞動,并在勞動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感受勞動之美。對于勞動實踐環(huán)境的構建,幼兒園教師要在園內留出專門的勞動活動角,例如可以在幼兒園中規(guī)劃出一塊種植地,在里面種植一些蔬菜或者花草,教師要讓幼兒擔負起照顧植物的責任。除了要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之外,也要定期照顧和關愛這一區(qū)域,讓幼兒將勞動轉變?yōu)橐环N習慣。
為了更好地帶動幼兒參與到勞動氛圍的構建中,教師要注重尊重幼兒的實際感受。以種植地為例,教師要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在當下的季節(jié)中可以播種哪些種子,并讓幼兒熟悉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并要求有專門的幼兒負責澆水、除草、捉蟲以及收獲,這些趣味性的情節(jié)能夠讓幼兒樂在其中,并在觀察種子萌芽、開花結果的過程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3]。整個過程中,幼兒所掌握的不僅僅是種植植物這一勞動技能,還可以在討論、交流以及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并分享勞動的果實以及快樂。
(二)在勞動情境游戲體驗中培養(yǎng)幼兒勤勞勇敢的品質
處于幼兒階段的個體最喜歡的還是游戲,所以教師要注重借助游戲這種方法,將其和勞動教育結合在一起,為了讓幼兒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教師在將勞動教育融入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幼兒本身的生活體驗,以生活作為情境,讓幼兒融入其中得到勞動教育的熏陶。例如,針對小班的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玩過家家游戲時,要讓幼兒多去模仿生活中的情境,像家人一樣打掃衛(wèi)生、炒菜、煮飯、收拾餐具;扮演司機的幼兒要擦玻璃、清理座位。這些游戲能夠讓幼兒在模擬勞動體驗的過程中,了解到勞動的重要意義并掌握勞動方法。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教師則可以讓幼兒放眼整個社會環(huán)境,進行勞動行為的模仿,如扮演海鮮超市的老板,制作一些新鮮的海鮮產品;或者模仿服裝店的裁縫制作衣服,從而還原各行各業(yè)的勞動狀態(tài)。幼兒在此類情境游戲模仿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勞動的認知以及理解,從而強化體驗。
為了加強勞動游戲的效果,教師也可以使用一些真實的工具,讓幼兒真正參與到勞動過程中,例如讓幼兒完成手工制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將勞動的主體交還給幼兒,即使幼兒在勞動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也要鼓勵幼兒自己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教師要多鼓勵幼兒強化克服困難的決心,幼兒在參與手工制作的過程中也能夠強化與同齡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遇到困難時共同解決[4]。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件勞動成果。為了順利完成任務,幼兒會積極開動腦筋,勇敢地面對困難以實現目標,而且在勞動過程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操作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強化。
(三)將勞動教育滲透到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信的品格
由于當下很多家長沒有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在家庭環(huán)境中不讓幼兒進行勞動,這種包攬幼兒一切事物的教育方式反而讓幼兒喪失了獨立意識,導致幼兒自理能力較差。幼兒階段是個體各項能力塑造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缺乏相應的引導,沒有讓幼兒養(yǎng)成勞動習慣,幼兒就會認為自己沒有勞動的責任和義務,在其他行為上也會依賴他人。所以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強化勞動教育,并讓家長在家庭中給予配合,共同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信的品質。
幼兒園的生活活動包括自己進餐、喝水、睡覺等,開展勞動教育時要注重和幼兒的這些生活結合在一起,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促進幼兒實現身心發(fā)展。例如,當幼兒來到園內之后,教師要讓幼兒在簽到紙上打鉤、簽名,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責任意識。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采用值日生制度,讓值日生負責班級內的玩具以及圖書整理,監(jiān)督其他幼兒洗手帕,整理桌椅等。這些勞動都能夠和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在開展此類勞動的過程中,也會不知不覺地提升對自己的要求。教師還要多鼓勵幼兒,幫助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樹立自信,當幼兒的自理能力以及服務意識得到提升時,教師要立刻給予表揚,并向幼兒強調“你一定行”“你會成功的”“你真棒”,用這類話語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從而培養(yǎng)其堅韌不拔的品格。
(四)在有趣的種植勞動中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的品質
勞動教育也可以和自然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完整地感受勞動的過程并收獲快樂。例如對種植園區(qū)的規(guī)劃能夠讓幼兒每天都有常規(guī)的習慣,對種植物進行細心管理,并且通過這些植物發(fā)現生機和活力,實現勞動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5]。在種植植物之前,教師可以讓幼兒先思考即將種植的作物會有什么樣的生長過程,讓幼兒養(yǎng)成事先規(guī)劃的思考習慣。對于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最終幼兒會在收獲勞動成果時有效塑造其思維能力。
教師要多鼓勵幼兒進行探索及嘗試,并讓幼兒將勞動的喜悅分享給他人。種植勞動也可以延伸到家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參與,在細心呵護植物的過程中,發(fā)覺勞動的不易及樂趣。家長要加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關注幼兒在整個勞動過程中的態(tài)度以及改變,積極地影響幼兒,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最終實現用勞動帶動個性品質形成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代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上看,個體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也要有健康的體魄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質。為了幫助個體打下扎實的根基,幼兒階段要注重個體的勞動教育,讓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掌握勞動能力,養(yǎng)成勞動習慣,通過勞動打開視野,挖掘自身潛力。勞動作為一種個體與外部進行溝通交流的媒介,是構建健全人格的有效方式。通過勞動,個體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溝通能力等都會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幼兒園教師要注重通過勞動教育讓幼兒學會生存以及生活機能,與他人和社會構建積極正向的關系,成為適應時代發(fā)展、具備時代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琦奇.學前教育中促進幼兒個性發(fā)展教育的探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8):37.
[2]李作林.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個性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2019(2):33.
[3]趙樹勤.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游戲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J].新一代(下半月),2018(4):184.
[4]陳靜.淺談在自主游戲中促進幼兒個性發(fā)展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60.
[5]何柏秀.關于學前教育中促進幼兒個性發(fā)展教育的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