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儒
如果一位教師能把這兩種身份完美地集于一身,那將會是一位令所有人都羨慕和敬佩的優(yōu)秀教師。要想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卻很難,那么究竟該如何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呢?
充當學生的益友會促進你成為一名良師。也就是說當我們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時,學生會更愿意接受你所傳授給他的知識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更自然地成為益友。那么具體在工作中該怎樣做呢?
讓學生覺得你可親、可愛,學生才會愿意把你當成他們的益友。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白寣W生感受到你的可親可敬,她們自然而然就會相信你所說的,所講的?!叭粢司醇海纫壕慈??!蓖瑯拥览?,要想讓孩子覺得你可親,你就應該首先擁有一顆喜愛學生的熱心。 因此,要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先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淵博學識吸引學生?!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而我認為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我要以“身正為范”的人格品質感染他們,把道德教育先入為主,滲透到生活和學習的每一個細節(jié),甚至是舉手投足中,“學高為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并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端正學習態(tài)度,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方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接受知識。
在人格品質和知識容量上讓學生欽佩自己,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的目的。 并且,教師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博愛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并不意味著遷就放松,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盡量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然后真誠地慷慨地去贊賞他們,就會激發(fā)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我記得一位優(yōu)秀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打著燈籠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來觀查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 也就是,就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就要以平等,博愛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一樣能夠溫暖人,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老師充滿愛,生們一定會喜歡。
要關心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就要做學生的朋友,走近學生,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冷靜地為他們解決煩惱,做他們真正的朋友,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自己,就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教師又是學生的“父母”,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老師除了對他們進行智力培養(yǎng)外,還要從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入手,寒冬的一句問候,成功時的一句祝賀……與學生建立起感情,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敬。我們還要有優(yōu)雅的風度、端莊的儀表。
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很高的業(yè)務素質。淵博的專業(yè)知識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還應該是一位心理學專家,及時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能夠分享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 學生對一個教師的評價并不是一開始就注意到他的人品和學識,而往往是從評價他的風度儀表開始的。因此,教師的風度儀表是在學生面前的第一個亮相,教師的風度儀表是一張美的名片。因此,教師要善于修飾“潤色”自己的外表行為,做到慧中而秀外,取得學生的敬重和愛戴,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讓學生接受教師的熏陶。
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長才干,必須對教育工作有高度的熱忱,有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我們?yōu)榻逃@座百花園增色添彩,黨和人民盼望我們?yōu)槿鎸嵤┧刭|教育作貢獻,我們必須揚鞭奮蹄,勇住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