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日本繪本作家佐野洋子創(chuàng)作了一部繪本,名叫《活了100萬次的貓》。作品中,一只可愛的虎斑貓是主人公,它很了不得,因為它有100萬條命,活了100萬次。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面世之后深受讀者的喜愛。
有一次,一家舉辦方邀請佐野洋子參加《活了100萬次的貓》讀者交流會。會上有一個讀者問佐野洋子:“請問您是不是很喜歡貓?”
所有人都認為答案肯定是“是”,因為繪本的主人公是貓。可出乎所有人意料,佐野洋子這樣回答道:“我很喜歡狗,不喜歡貓?!?/p>
頓了頓,佐野洋子解釋道:“在創(chuàng)作《活了100萬次的貓》之前,身邊的朋友都這樣告訴我:你喜歡狗就應(yīng)該畫狗,把狗當(dāng)成主人公。”
“可最終我選擇了貓。為什么呢?我的想法很簡單:每個人的精力都很有限,當(dāng)我把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怎么把這只小狗畫得更好看時,繪本里的故事就會表達得一團糟。不如選擇畫不那么喜歡的貓,那么我就能專注地創(chuàng)編各種有趣的故事。”
“我很喜歡狗,卻一直在畫貓?!边@話看似不符合邏輯,實際上卻是《活了100萬次的貓》備受歡迎的秘訣。
(珠珠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