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紅
初中生正值身心素質迅速發(fā)展的青春期,面臨自我同一性的發(fā)展問題,容易陷入自我矛盾。思想與政治課作為一門以德育為根本性質的學科,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積極心理學以幸福為研究對象,從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fā)展——這恰是初中思想與政治課所關注的教學方向之一。以下,筆者旨在通過教學實踐,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從提升教師素質、挖掘德育因素以及開展第二課堂這三個角度來探索如何提升初中思想與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一、提升自我素質,以身作則
教師是德育的實踐者,教師的素質對于德育功能的發(fā)揮具有直接影響。教師素質的提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專業(yè)素質的提升,一個是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專業(yè)素質的提升旨在營造更為高效的德育課堂,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則將德育貫穿到學習與生活的點點滴滴,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例如,針對思想與政治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開展以思政課教師為對象的德育專題培訓課與研討活動。在培訓課與研討活動中,需涉及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何實施德育、如何把握中學生心理以及如何結合時代特征開展德育活動等因素。在培訓課以外,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自學,建立起學習文件夾,將搜集的有實踐價值的資料以及學習心得整理、總結并分享出來。關于教師如何發(fā)揚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則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上課伊始,教師衣著整潔,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但衣著整潔是對學生的尊重,面帶笑容則是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的體現(xiàn)。若課程安排在學生午睡過后的第一節(jié)課,學生精神還不十分清醒,則教師需提前五分鐘左右走進教室,為學生放一首音樂,并提醒學生去教室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去衛(wèi)生間洗把臉清醒一下。此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關注學生生活的,也是可接近的、具有“煙火氣”的校園生活自然是有幸福感的。
以上,教師的良好風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對生活的態(tài)度。若教師治學嚴謹、樂觀積極,則學生亦有可能受到教師熏染,逐漸形成認真學習、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二、挖掘德育因素,創(chuàng)設豐富情境
初中思想與政治課教材中不乏德育素材,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授學生知識點以及邏輯思維方法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則能夠營造出趣味德育課堂,帶來沉浸式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在講到“呵護友誼”這一部分時,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矛盾,在出現(xiàn)這些矛盾時,你們是怎樣解決的呢?請講述一個你和好朋友面臨矛盾的小故事。”學生于是開始回憶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點點滴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朋友的包容度是在提高的,學生與朋友間的距離也將更近一步。故事講述完畢以后,教師向學生提問:處理沖突的方法與步驟有哪些?然后結合課本52頁的“方法與技能”部分,向學生講解處理沖突的基本策略。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為學生播放歌曲《友誼地久天長》,并鼓勵會唱該首歌的學生跟著音頻一起唱,然后將“友誼地久天長”這幾個字板書在黑板上,在“地久天長”下面畫一道橫線,而后向學生提問:“怎樣才能讓友誼地久天長呢?”與此同時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第51頁“探究與分享”部分的內容,同桌間相互討論該部分出現(xiàn)的兩個問題。
以上,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促使學生由教材聯(lián)想到自身,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觀能動性。
三、開展第二課堂,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第二課堂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思想與政治課更貼近日常生活,也就更具有實踐意義。根據(jù)這一特征,關于思想與政治的第二課堂活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但不少第二課堂活動僅流于拍照打卡、視頻打卡等形式,這是需要改進之處。
例如,在學完“讓家更美好”這一部分后,教師根據(jù)該部分內容為學生布置一個第二課堂任務,具體要求如下:至少選擇以下兩種作業(yè)完成并提交:①在父母的幫助下拍攝一個短視頻,短視頻中需介紹自己的每一位家人或者介紹家中具有特殊意義的物件;②記錄每一位家人心中的家庭幸福小故事;③制作一個家規(guī)手冊,可包括家規(guī)來源、家規(guī)的具體內容以及違反家規(guī)記錄等;④制作一個家人愛好手冊,需包括每一位家人的顏色喜好、運動喜好、食物喜好等;⑤畫一幅全家福。作業(yè)完成以后,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提交于軟件釘釘?shù)淖鳂I(yè)功能區(qū)即可。待學生提交完畢后,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做一個整理與總結,下次課時進行交流與分享。
以上,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布置具有時代特征的第二課堂作業(yè),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家庭幸福感。
總而言之,可通過提高教師素養(yǎng)、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以及開展第二課堂等方法提高思想與政治課的德育功能。除以上三種措施外,教師還有諸多可努力的方向,從而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生活幸福感與人生成就感。
【備注: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初中思政課德育功能提升的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立項編號:DY202005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