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
[摘 要] 針對機電專業(yè)很難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問題,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為例進行探討?!皢纹瑱C應用技術”課程是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yè)核心課程,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單片機在機電控制領域的應用方法,使學生具有MCS-51單片機的硬件設計、C51指令編程、定時/計數(shù)器、中斷系統(tǒng)和串口的基本知識,具有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實踐技能。為了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的課程思政理念,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qū)動”教學模式,同時在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yè)觀,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職業(yè)能力,突出思想政治元素在知識育人過程中的價值引領作用。
[關鍵詞]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政治素養(yǎng);職業(yè)能力;課程思政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立項建設項目“‘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2019-8)
[作者簡介] 任 玲(1980—),女,新疆呼圖壁人,碩士,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控制技術和職業(yè)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9-0185-04? ? [收稿日期] 2020-11-06
一、引言
2014年上海市委指出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并首次提出“課程思政”的概念[1],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是育人和育才[2]相統(tǒng)一的過程。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皢纹瑱C應用技術”是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yè)核心課程,該課程邏輯性強,內(nèi)容抽象難懂,實踐性強[3]。近年來,筆者不斷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yōu)化“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體系,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實踐項目作為課程的教學項目,項目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豐富教學項目和方法,改革課程評價體系,在知識學習中“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以提高教學效果。
二、“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現(xiàn)狀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MCS-51單片機軟硬件基本知識,并初步具備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能力,包括硬件設計、C51程序設計和調(diào)試,因此,該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并重。
(一)知識點多且概念抽象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內(nèi)容包括MCS-51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內(nèi)部結構、硬件電路設計、定時/計數(shù)器、中斷、C51程序設計及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等,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諸多知識點和抽象概念[4]。例如,MCS-51定時器應用部分,包含知識點有定時器的結構、定時器的工作方式設置、初值計算、溢出處理、定時器的編程等,這些內(nèi)容都很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難度。
(二)內(nèi)容多學時少,鮮有思想政治元素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標準隨著國家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分配給“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學時較少。時間有限但內(nèi)容繁多,導致教師授課時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無暇顧及學生的價值觀、個人素養(yǎng)和學習態(tài)度等素質(zhì)培養(yǎng)。
(三)學習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學生存在團隊意識淡薄、思想觀念趨于多元化[5]等特點,導致學生對抽象枯燥的知識學習興趣較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有待提高?;谝陨戏治?,將思想政治元素引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對課程進行系統(tǒng)改革,有利于實現(xiàn)實際意義上的教書育人,提高教學效果。
三、課程思政建設內(nèi)容
(一)課程目標
根據(jù)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要求,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育人目標確定了“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6],用于支撐專業(yè)相應指標點。
1.知識目標:能深刻地領會51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單片機應用產(chǎn)品開發(fā)的主要過程;掌握Keil編程、Proteus仿真和STC-ISP燒錄軟件的使用。
2.能力目標: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自主學習、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單片機系統(tǒng)設計、維修、維護的實際操作能力。
3.素質(zhì)目標:培養(yǎng)學生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維修、維護的業(yè)務素質(zhì),使其能自覺遵守相關規(guī)定,保證安全;培養(yǎng)學生遇事沉重冷靜、勤于思考、勤于動手的職業(yè)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職業(yè)觀念和嚴格的紀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zhì)。
(二)教學內(nèi)容
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模式,研究并梳理課程相應的教學項目和任務,根據(jù)具體任務,用到什么知識就學什么知識,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而不是面面俱到。教學中應用單片機Keil編程軟件和Proteus仿真軟件對所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仿真演示,學生可以查看每一步存儲器和外設所產(chǎn)生的變化,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點,非常適合理實一體化教學,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中安裝教學軟件進行練習,為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以及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方法和翻轉(zhuǎn)課堂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三)課程思政元素梳理與挖掘
依據(jù)課程目標、畢業(yè)需求和后續(xù)課程的要求,確定各教學項目與課程目標的關系、學時分配及教學方式等,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nèi)容,深挖課程思政元素,確定教學任務與對應的思政點,如表1所示。
(四)教學方法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加強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lián)系,解決課程內(nèi)容與實際工程應用相銜接的問題,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任務驅(qū)動法?!皢纹瑱C”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1,7],學以致用是教學的目的,而動手實現(xiàn)單片機控制的電子產(chǎn)品是學生掌握單片機技術最有效的途徑。在“單片機”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單片機小作品作為任務,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單片機知識,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敬業(yè)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1]。
2.課堂討論法。在每次課的程序設計部分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提問交流,最終實現(xiàn)教學效果。
3.將勵志新聞融入課堂法。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一些國內(nèi)外重要事件同學生的學習相結合,教育學生發(fā)奮圖強、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化,進而實現(xiàn)“單片機”課程思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8]”的育人目的。
(五)考核方式改進
本課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由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組成。過程考核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單元組織考核,每一項考核中除了對專業(yè)知識點規(guī)定明確的分值標準外,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價,重點考核學生上課時的參與度、實踐操作能力、方法運用、團隊合作精神。這種考核評價方式不僅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具有價值引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過程考核評價單如表2所示。
四、高職機電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筆者結合在“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實踐,提出高職機電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具體路徑。
(一)做好頂層設計,出臺激勵機制
修訂并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機電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師在授課前應深入地挖掘?qū)I(yè)課程潛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元素,修訂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無論領導還是教師,都要重視課程思政,形成黨委掛帥,其他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組織架構。要將課程思政工作納入學校重點工作,人事部門要擬定相應的師資培養(yǎng)、職稱晉升等方面[9]的激勵機制,為全員育人提供有力保障。
(二)教師要提高個人修養(yǎng)和素質(zhì)
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關鍵取決于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能力,要重申課堂紀律,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三)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通過在線開放課程,以微課、視頻和動畫等方式,將課程思政體現(xiàn)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融合呈現(xiàn),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效果。
五、結語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思政建設旨在提高應用實踐教學效果,教師通過不斷豐富課程的思想教育內(nèi)涵和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組織形式,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改進課程的授課形式,在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
參考文獻
[1]莫桂江,李和明,黃韻潔.高職院校專業(yè)課課程思政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單片機技術應用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2019(12):11-12+32.
[2]王紅茹,唐煒.基于課程思政的微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科教文匯,2019(6):84-85+90.
[3]陳麗娜,楊琳,趙建民.“通信原理”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育,2020(8):105-107.
[4]龔成瑩,蘭聰花.基于課程思政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建設探索[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20(4):19-23.
[5]郎振紅.高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9(4):70-77.
[6]孫鑒.工匠精神:高職“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向度[J].職教通訊,2018(20):8-11.
[7]姜忠愛,蔡衛(wèi)國,牛春亮.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學模式與課程思政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20(9):129-131.
[8]樊麗明.財政學類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重要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20(9):4-8.
[9]邢偉,郭曉彤.高職專業(yè)課“課程思政”實踐路徑探討——以“公共關系”課程為例[J].職教通訊,2018(24):16-21.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Course of?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REN L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ask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ardware design of MCS-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51 instruction programming, timing/counter, interrupt system and serial port, and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all-round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project-led, task-driven” is adop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help the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outlook and ha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which highlights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education.
Key words: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political literacy; profess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ideolog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