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講授知識時應該有效提問,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運用語文課堂中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課堂提問;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3-0105-02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Qishou Middle School, Qinzhou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Deming
【Abstract】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When teaching knowledge, we should ask questions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with the help of question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let students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in the Chinese clas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Keywords】Classroom question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quality
在初中時期,學生需要學習眾多科目,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充分考量課程目標,制定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完整、系統(tǒng)地學習知識,展現(xiàn)出課堂的藝術(shù)性。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chǎn)生透徹的理解,列出與課本有關(guān)的框架。在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時,要充分考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總結(jié),教師借助提問的途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好勝心理
初中時期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身心正在趨于成熟,思想也比較敏感,有強烈的自尊心,在乎他人的看法,不愿意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回答問題時,因怕出現(xiàn)錯誤,引起其他學生的笑話,因此在課堂中很少回答問題,導致語文課堂死氣沉沉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渴望快速成長,存在好勝心理,希望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認可,另外還存在強烈的求知欲和表達欲。教師要充分根據(jù)學生這一身心發(fā)展特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讓學生清楚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優(yōu)勢和不足,集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觀滄?!返墓旁娭v授中,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完故事后,讓學生說出自己對創(chuàng)作者的看法。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他的生平經(jīng)歷非常值得探究,很多影視作品刻畫出了不同的曹操。學生說出自己對創(chuàng)作者的看法,能夠提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知識面,在課堂中暢所欲言,也使課堂氛圍變得越發(fā)活躍。
二、啟迪學生的智慧
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問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充分考量課本中的知識,選取一個角度,為學生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意識在問題中閱讀文章。在課堂實施進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或者讓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讓學生站在創(chuàng)作者的立場中思考問題,感受創(chuàng)作者傳達的情感,并對文章形成自己的見解。借助這種形式,能夠開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窺探到文章的本質(zhì),提出具有學習意義的問題,并借助學習的知識解決疑問,得到個性化成長,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有效設計課堂問題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撰寫教學課本時,要充分考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讓學生學習經(jīng)典優(yōu)秀文章,感受文章中蘊含的哲理。在經(jīng)典作品中,有關(guān)于自然環(huán)境的敘述,展現(xiàn)了自然界的神奇;有關(guān)于情感的表達,展現(xiàn)了人們之間的情感;有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的作品,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教師在有效設計課堂中的問題時,可以秉承新穎性、有效性、針對性和適宜性等原則。針對新穎性原則,提出的問題要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展現(xiàn)出一定的新鮮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極融入情境中。因此,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該巧妙設計問題,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有效性原則,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緊緊圍繞學生,提出學生感興趣、回答時有一定困難并且有異議的問題,抓住教學時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既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要展現(xiàn)出有效度。在秉承針對性原則時,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科學嚴謹?shù)?,讓學生不斷對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總結(jié)概括,這樣問題才能展現(xiàn)出針對性,學生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窺探到問題的本質(zhì),并快速對問題進行思考。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模糊,就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適宜性的原則,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難度適中,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如果提出的問題比較復雜,也會阻礙學生的思維,不能推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成長。
四、對復雜問題進行分解
初中時期的學生,邏輯思維有了明顯提高,能夠通過事物的表象窺探到本質(zhì)。但是,當教師提出復雜的問題后,學生需要開闊自己的思路,提升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素養(yǎng),總結(jié)出文章中每一句的特征,從而對問題產(chǎn)生透徹的理解,找到解題的思路。教師要發(fā)揮出引導的作用,學生也不能在遇到難題時就氣餒,停止思考,從而耽誤課堂進程。教師要將問題劃分為幾個層次,讓學生有規(guī)律進行解答,最終得出問題的結(jié)論。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課文時,創(chuàng)作者在展現(xiàn)三味書屋時,學生很難對其產(chǎn)生透徹的理解,像確鑿、鼎沸、收斂等詞匯都是以前學生沒有接觸過的詞匯。因此,教師在向?qū)W生提出問題時,可以這樣做:“在創(chuàng)作者展現(xiàn)三味書屋時,主要從哪幾個角度展開?”這時,學生先瀏覽文章,概括每個段落大概提到了什么事物,然后將這些事物進行分類,主要從建筑、植物和精神著手,傳遞創(chuàng)作者對孩子的期盼,希望孩子成為愛好讀書、知識淵博的人的思想。
五、運用問題評價方式
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如果教師只負責給學生提出問題,忽視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因此,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學生回答問題結(jié)束后,教師要適當對學生表示肯定。不過教師應該控制好肯定的力度和頻率,不能過分肯定學生,否則也會影響評價的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注重方式方法,對學生“區(qū)別對待”。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肯定都是相同的,這樣很可能出現(xiàn)負面情況。教師在考量學生的學習情況后,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應該對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目標,并對學生從全方位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針對學習興趣濃厚、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的學生,教師要認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并對他們適當進行表揚,讓他們發(fā)揮出榜樣的作用,在以后的課堂中也積極參與;針對回答問題比較慢的學生,教師要認可學生的認真態(tài)度,并讓他們不斷努力,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課堂中。
六、優(yōu)化提問過程
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注重層次性。首先,教師應該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出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是一致的,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產(chǎn)生透徹的理解。因此提出的問題呈現(xiàn)出層次性,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素養(yǎng)。另外,教師還要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問題,這樣才能兼顧到全體學生。教師在制作教學方案時應該對問題仔細考量,提出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的問題,并且問題應該是精短簡練的,這樣才能保證課堂的秩序,并且起到由點及面的作用。教師提出的問題的效率和語言有關(guān)聯(lián),也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關(guān)聯(lián)。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著手,靈活提出問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應該讓學生深入思考,學生可以運用交流互動的形式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參與學生的交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
總之,語文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考量課堂教學與課本中的知識相互滲透。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推動課堂變革,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運用科學的教學原則,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教師運用提問的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能夠推動語文課堂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先發(fā).如何確保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35).
[2]吳珊.關(guān)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23).
作者簡介:李德明(1971.08-),男,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