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熾
【摘? ?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學生牢固掌握相關化學知識,還應注重學生政治思想與道德品質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品格的形成,更好的應用所學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本文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德育;滲透;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3-0079-02
The Infiltration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Rugao Middle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SHI Hongzhi
【Abstract】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firmly grasp the relevant chemical knowledg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political ideology and moral qual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character, better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how to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s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Path
高中化學涉及很多能夠進行德育的素材,教學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積極采取針對性策略,講解高中化學知識的同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引導,促進其德育水平進一步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順利完成德育目標。
一、借助化學教學進行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構成部分。高中化學教學中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國家與民族自豪感,應一方面,講解高中化學知識時注重上網收集相關的視頻材料,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展示我國在化學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人們生活、國防科技方面的重要性,在豐富化學課堂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積極性與自覺性的,并讓學生為我國在化學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另一方面,注重在化學習題訓練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做好化學教學內容的認真研究,積極搜尋化學前沿材料,將兩者有機整合在一起設計相關問題,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進行思考、解答,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同時,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化學前沿知識,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如在講解原電池知識時,以我國科學家發(fā)明的新型化學電池為背景設計相關問題,并在課堂上留下一定的空白時間,要求學生結合所學進行分析,檢驗學生對原電池原理的理解程度,深化學生對原電池知識認識與理解,使學生能夠準確判斷不同電極發(fā)生的電化學反應以及電子的移動方向,認識到我國在電池研究方面已經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實踐表明,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化學方面的前沿科技,不僅能很好地降低化學課堂枯燥感,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而且無形之中給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在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踐行愛國教育活動。
二、借助化學教學進行心理教育
眾所周知,高中生處在身體、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同時,學生還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以及競爭激烈的高考,學習壓力較大,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應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活動。一方面,平時注重學習與積累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幫助其學生卸下思想包袱,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如一些學生可能因某一次測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自卑心理,此時應鼓勵學生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彌補學習上的不足,不能一蹶不振,而應愈挫愈勇。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構建和諧的同學關系。要求學生在與他人交往上應多進行換位思考,多體諒與理解他人,尤其應注重多與他人分享學習經驗,給予其他學生學習上的幫助,如此不僅能夠受更多學生的歡迎,而且能有效避免不良心理的出現。如當前部分高中生為獨生子女,深受家長的溺愛,抗挫能力以及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為避免學生因一次考試失利而自暴自棄,應注重多給予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向,結合學生實際給予針對性的疏導,使學生認識到一次考試失利沒有關系,關鍵在于找到失利的原因及時走出陰影,認真的學習、積極復習,爭取在下次的考試中能夠獲得理想成績。高中化學教學中注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并及時給予疏導,不僅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幫助學生提高化學學習成績的同時,使學生以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與生活。
三、借助化學教學進行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不斷努力,高中化學教學中應注重將理想教育滲透至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方面,平時應做個有心之人,結合教學內容注重收集相關的化學史。講解化學知識時針對性地穿插化學史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一些著名的化學家不僅樹立有崇高的理想,而且在化學研究上更是孜孜不倦,才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推動化學的發(fā)展。以此不僅能豐富化學課堂,而且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啟發(fā),使學生認識到應結合自身實際明確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后,不能將理想停留在想象層面,應引導學生如何的實現理想。要求學生思考要想達到理想,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技能等,從而明確在當前需要以怎樣的態(tài)度學習。如部分學生將自己的理想定為化學家。顯然化學家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化學知識,更要具備堅強的毅力,尤其應在高中階段應做好高中化學知識學習,因此,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引導,使學生認識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應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應在當前高中化學知識學習中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平時做好新知識學習的預習,并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解題上應多做總結,不斷積累經驗,切實打牢化學基礎,提升化學綜合素質,為實現理想做好鋪墊。高中化學教學積極開展理想教育,使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樹立近期與遠期目標,有助于其提高其學習化學知識的動力,在學習中制定詳細的計劃,如此不僅能很好的提高其高中化學成績,為對其實現理想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四、借助化學教學進行公德教育
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德育培養(yǎng)工作時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使學生成為一個思想行為端正,社會公德心強的人。為更好地提高社會公德教育,一方面,在講解化學知識時,要注重為學生灌輸社會公德方面的知識,從化學角度講述某些特殊化學物質以及不良操作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公德意識。另一方面,結合學生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要求學生分析作答,促進學生公德心的提升,并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如在講解環(huán)境保護內容時,既要注重為學生講解掠奪式開發(fā)自然資源帶來的危害,又要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在課堂上可為學生展示如下習題: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乙醇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B.煤經過氣化和液化等物理變化可轉化為清潔燃料
C.地溝油禁止使用,但可以用來制造肥皂
D.發(fā)電廠的煤精脫硫處理可以減少污染
A項,根據所學可知,正確;B項煤經過氣化生成水煤氣,液化生成甲醇,都是化學變化,錯誤;C項地溝油對人體健康有害,可作為工業(yè)原料,屬于酯類物質,可用于制取肥皂,正確;D項,發(fā)電廠的煤經脫硫處理,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減少污染,正確。
該題目既考查了有關的高中化學知識,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又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行為中哪些對環(huán)保有利,哪些不利。同時,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踐行保護環(huán)境工作,促進其社會公德心的提高。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應認識到在高中階段開展德育活動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有關德育方面的理論,掌握德育包含的內容,尤其應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研究與分析,尋找教學工作與培養(yǎng)工作之間的契合點,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將德育有效地滲透至高中化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不僅掌握相關化學知識,而且政治思想與道德品質得到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藍潔.新形勢下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
[2]劉寧.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9(26).
[3]王平林.新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
[4]牛曉旭.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