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瓊
【摘? ? 要】中職幼教畢業(yè)的就業(yè)方向是進入幼兒教育行業(yè),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彈唱的形式來輔助,因此,幼兒歌曲彈唱能力是檢驗學生今后在幼教行業(yè)能否教好學的重要指標。本文從當前中職幼教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現(xiàn)狀進行分析,闡述幾點提高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和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幼教? 幼兒歌曲彈唱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72
幼兒教育中所涉及的歌曲難度相對較低,歌曲的表現(xiàn)內容單一,旋律起伏不大,且歌曲時長通常很短,對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彈唱能輔助教學,所以需要學生具備熟練的彈奏歌曲和演唱歌曲的能力,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有助于塑造其人格。因此,本文就對中職幼教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教學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
一、中職幼教學生的歌曲彈唱教學現(xiàn)狀
1.首先,彈奏技巧不熟練,即興演奏能力較差,這說明學生的彈奏基本功不扎實,沒有強化基礎訓練的難度。其次,對琴鍵、樂譜、音階等不熟悉,手指靈活度不夠,移動能力差,造成在彈奏時手忙腳亂。
2.知識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實踐經(jīng)驗。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彈唱經(jīng)驗少,缺少基礎實訓,鋼琴彈奏技巧不扎實,缺少即興演奏能力;二是彈唱與教學結合度不夠,在自彈自唱的過程中缺少教學知識的輸出,如只是帶領幼兒唱,而沒有注重他們唱的方式是否正確以及幼兒參與演唱的程度是否較高。
3.伴奏類型分辨能力不足,不能恰當應用伴奏音型。不同曲風的歌曲選擇不同伴奏能夠保證彈唱的表演效果達到最好,但在彈唱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幼教專業(yè)的學生通常采用一種普遍適用的伴奏,如1535式分解和弦。
4.演唱歌曲沒有注重唱的基本技巧,如聲音不夠洪亮、發(fā)聲位置不正確、缺少演唱情感和情緒、咬字吐字不清晰等,這些錯誤的演唱方式會給幼兒樹立不正確的榜樣,造成他們對演唱的錯誤理解,變成教學失誤。
因此,不難看出中職幼教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在基礎技能和實踐經(jīng)驗方面十分匱乏,究其根源在于中職幼教專業(yè)對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夠,幼教專業(yè)的重心仍是以教育知識為主要內容,輕視對幼教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尤其在音樂方面。接下來筆者就從教學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習氛圍三個方面闡述做好中職幼教學生的歌曲彈唱教學的策略。
二、中職幼教學生的歌曲彈唱教學策略
(一)改變教學認知,彈唱教學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教學認知中加入教學受眾的概念。中職幼教面對的受眾群體是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基本在7歲以下,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精力旺盛,自我約束能力弱,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除此之外,孩子的獨立意識在逐漸增強,自尊心意識在加強,會出現(xiàn)逃避行為,容易缺少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造勇氣。根據(jù)幼兒園的孩子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所展現(xiàn)出來的行為現(xiàn)象進行教學,是幼教專業(yè)學生需要遵循的教學認知,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這一認知,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此外,教師自身也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認知,減少對理論知識的關注,加強對學生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幼教專業(yè)的幾項核心技能作為教學的重點,如普通話標準等級、鋼琴彈奏技術、歌曲編配能力等。教師還應幫助學生以就業(yè)為目標進行教學,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教師也要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能力差異要有認知,針對學生的薄弱層面進行強化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樹立豐富教學形式的意識,避免學生在進入工作中難以改變自身教學風格的現(xiàn)象。教師應拓展學生的歌曲儲備量,讓學生掌握大量能夠彈唱的歌曲,同時,歌曲的類型也應具有全面性,對不同類型的幼兒歌曲都有所了解,有助于學生提升編配歌曲的能力以及即興彈奏的能力??傊瑢I(yè)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中可以采用的經(jīng)驗,教師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為核心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加強能力培養(yǎng),熟知歌曲編配、彈奏、演唱
教學理念的改變能夠指導教師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能力強化。傳統(tǒng)教學側重理論知識,將學生的卷面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造成學生缺少幼兒歌曲彈唱能力和實踐經(jīng)驗,這直接導致學生在今后進入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能力。提高學生歌曲彈唱能力需要從彈奏、編配、演唱三個方面進行強化訓練,教師應采取分層教學法,對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進行分層,針對學生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歌曲編配方面,教師應加強理論知識教學,對歌曲的調式、思想內容、情感基調、體裁形式幾個方面進行著重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快速判斷歌曲調式等內涵的思維方式,總結幾種常用的編配方法,加強編配練習。在彈奏方面,以鋼琴練習為主,加強手部彈奏訓練。在演唱方面,注重氣息訓練和發(fā)音習慣的訓練。
(三)注重教學互動,營造學習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這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在日后工作中懂得如何通過互動教學帶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同時,在彈唱教學實踐中,可以分別從彈和唱兩個方面引入教學互動。比如,在彈奏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琴鍵猜游戲,幫助學生學會識別音律,以模擬鋼琴彈奏的方式,訓練學生手部肌肉記憶能力,加強學生手指靈活性;在演唱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音色劃分不同音區(qū),一來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適合什么樣的曲調,二來使合唱互動教學更為和諧。
綜上所述,當前中職幼教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亟待加強,針對彈奏技巧、實踐經(jīng)驗、深化理論等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改變教學認知,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重心,加強學生能力培養(yǎng),強化編配、彈奏、演唱等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注重互動,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徐丹妮.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兒歌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J].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11,000(002):45-46.
[2]張根健,樊虹,張毓,等.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