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君
(淇縣中醫(yī)院 內分泌科,河南 鶴壁 456750)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進一步導致了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升高[1]。2019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專題報告顯示,糖尿病在導致全球疾病負擔增加的10個主要疾病中居第二,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醫(yī)療費用占總住院費用的5%~20%,并呈持續(xù)增加趨勢[2]。糖尿病并發(fā)癥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的整體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是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的重要因素。在新藥臨床試驗中,患者通常具有較高的用藥依從性,因此能夠獲得滿意療效。患者對DPP-4抑制劑、磺酰脲類藥物和噻唑烷二酮類似物等藥物的用藥依從性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降低,僅50%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這使得降糖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現波動[3]。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是控制體內血糖平衡的重要因素,并與糖尿病病情的發(fā)展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直接相關。本研究通過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為保證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綜合管理并發(fā)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淇縣中醫(yī)院收治的2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男134例,女150例,年齡60~88歲,平均(71.2±16.0)歲,根據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評分將其分為依從性中高組和依從性低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淇縣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制定的《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2013版,年齡>60歲;②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指南編寫委員會修訂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③正規(guī)服用降糖藥物且時間>1 a;④具有正常理解溝通能力,入院時意識清楚;⑤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②合并感染性疾?。虎劢?個月內使用抗炎或免疫抑制劑治療;④嗜煙、酒;⑤肝、腎功能損傷;⑥精神疾病。
1.3 評估方法收集2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方式、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用藥次數及血糖監(jiān)測次數等資料,隨訪時間為3~27個月,每3個月隨訪1次。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中文修訂版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評估患者用藥依從性。MMAS-8量表共包括8個條目,是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常用量表,總分8分。依從性低:MMAS-8評分<6分。依從性中:6~7分。依從性高:8分。
2.1 臨床資料MMAS-8評分為(5.23±1.26)分,其中依從性高13例,依從性中121例,依從性低163例,將患者分為依從性中、高組和依從性低組。兩組患者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用藥次數及血糖監(jiān)測次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模型,采用LR法調整混雜因素受教育程度、用藥次數后顯示,性別、婚姻狀態(tài)、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監(jiān)測次數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長,并發(fā)癥多,需要終身服藥治療。而患者服藥依從性直接影響病情發(fā)展。因此,探討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患者基本信息及用藥情況等數據質量可靠,同時采用信度、效度均較好的MMAS-8評估患者用藥依從性,結果更加可靠[4]。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整體用藥依從性較差,用藥依從性較好者不到50%。李楠楠等[5]研究發(fā)現,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好者不足50%,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推測可能與老年患者認知能力下降,容易忘記規(guī)律服藥有關。降糖藥物的規(guī)律使用與延緩疾病發(fā)展以及改善預后直接相關。本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好者不足50%,可能潛在的降低了降糖藥物的治療價值。因此,醫(yī)護人員在強調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還應該督促家屬指導其按時、規(guī)律服藥,進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發(fā)現糖尿病病程是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病程較長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更好,推測可能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時間長,更熟悉疾病防控知識。隨著疾病進展,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高。因此增強患者自我保健意識,有利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李楠楠等[5]研究發(fā)現,糖尿病患者病程與用藥依從性呈負相關,可能與藥物耐受、治療費用增加以及患者消極情緒有關。因此,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藥策略,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正確服藥觀念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顯示,婚姻狀況也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杜秀琴[6]研究也證實已婚患者用藥依從性高于未婚患者,與本研究結論相符。其原因可能在于已婚患者接受配偶在生活、精神上的支持,接受監(jiān)督并按時用藥,而未婚患者缺乏伴侶提醒,用藥依從性也隨之下降。提示對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一定要重視患者的精神及心理狀態(tài),通過科學教育方法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本研究還發(fā)現,血糖監(jiān)測頻率越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越好,與涂燕玉等[7]研究結果相符。個體行為及自覺效能對用藥依從性有直接影響,具有健康信念和積極心態(tài)的患者更加重視健康行為。血糖監(jiān)測是患者通過個體自覺性監(jiān)督得到的疾病評估結果,這部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通常較高。因此,提高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普及度可能是改善糖尿病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女性患者用藥依從性低于男性,可能與納入樣本量小、人群來源單一有關。
綜上所述,婚姻狀態(tài)、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監(jiān)測次數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關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精神、心理及物質需求,提高血糖監(jiān)測普及性,規(guī)范管理服藥習慣有助于提高用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