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紅
摘要:
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與升華學生感官情緒的激勵型課堂教學方式,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探究精神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尤其對厭學拒學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轉化,更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這種生動活潑、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教學方式,值得每一位數學老師去深入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 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興趣
一、放大興趣,不用響鼓重錘,你也會愛上數學
其實,數學教學沒有捷徑可走;而有經驗的老師卻能找到最理想、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學方法。其中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用形象思維的故事情節(jié)溶入數學教學,輕易地吊起孩子們好奇心的胃口,再輔之于循循善誘,讓孩子們在玩與學中,自發(fā)感受知識在心田里詩意般的雨露滋潤。
例如,《西游記》是孩子們最喜愛和熟悉的經典影視劇。善良的唐僧、本領高超的孫悟空、貪吃可愛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僧,無不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小學中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迅速掌握100以內加減乘除運算法則,我緊緊抓住孩子們喜愛這些影視人物形象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個與教學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 自從孫悟空在花果山立地稱王以后,二師兄豬八戒便時不時去花果山找孫悟空玩。有一天大圣應玉帝之約剛好去了天宮,悠閑無事的八戒就找上門來,見悟空不在剛要走,熱情好客的小猴子們上前留佳了他,并采摘了山上最好吃的彌猴桃100個送給他。嘴饞貪吃的八戒一見這么多好吃的桃子放在面前,興奮得哈拉子都快流出來了。為了不讓猴子們笑話自己的讒相,八戒還是忍了忍并熱情大方地招乎大家一起吃; ?可怎么吃呢? 八戒數了數共有29只猴子加上他剛好30個,便找根棍子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著上面的3說:"你們一人吃3個桃子吧,我吃剩下的那一個。"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的大方,紛紛拿起自己的那一份吃了起來。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紛紛圍上前來說今天八戒是如何公平公正地讓他們每人都吃到了同樣多的桃子,而他自己卻只吃了一個,并把地上的算式指給悟空看,悟空看見后氣不打一處來,他氣惱小猴子們平時不愛學習,連起碼的算式都看不懂,受了八戒的蒙騙; 更氣惱八戒多吃多占欺騙小猴子,他大叫道:" 好你個呆子多吃桃子,得了便宜還賣乖,看我如何教訓你!" 說罷,一個筋頭云飛上天空找八戒算帳去了。聰明的同學們請算一算,八戒一共吃了多少個彌猴桃……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磁石般吸引著學生注意力,孩子們以強烈的學習興趣很快計算出八戒多吃的桃子數目,正確的計算方法讓故事的吸引力深深刻畫在孩子們心里。同時這則故事也讓孩子們明白了,只有學習掌握真正的數學知識,才能在未來社會生活中保護自己和他人利益,做正直與正義的守衛(wèi)者。
把邏輯知識融合到富含形象思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創(chuàng)作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無疑是最能推動學生思維前進的好方法。聰明的老師既是全能的教學能手,又是故事思維創(chuàng)作高手! ?這種容啟迪與引導的教學方法,始終讓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在揚溢浪漫主義色彩故事情境中揚帆逐浪!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在這里我總能看到,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己經引導學生思維的刀刃順利地剖開了數學邏輯知識嚴謹神秘的面紗;不再需要老師機械灌輸與生硬說教,那種興趣牽引之下無師自通的探究欲望,觸發(fā)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知識殿堂里感受到數學神奇魅力。
二、給一粒糖,讓你嘗到認真學習的甜頭
學困生是所有數學老師感到頭疼的問題。這部分學生頑皮、淘氣、任性,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愛做小動作,愛偷看與課堂無關的書籍,常常發(fā)呆,思想游離于外界環(huán)境,任何細微的干擾和刺激都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反感老師生硬的管教,甚至產生抵觸和不尊敬老師的行為。這種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學困生現象,不僅降低了自身學習成績,拉大了與其它同學之間距離,更嚴重阻礙了班級教學進度,影響了整體教學效率。
學困生現象不容忽視,本著改變這種落后現狀,我一反常式,決定將情感態(tài)度注入教學過程,利用兒童心里特征,制定了一套親近學困生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于是我抓住關健的數學知識點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特意從超市自費購置了一些阿爾卑斯棒棒糖之類的點心零食,作為獎品特意放置在教學臺前,并依據本節(jié)課教學內客設置獎勵條件,鼓勵同學們積極思考問題,積極舉手發(fā)言與提問。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每當講完一節(jié)課時,都會留下一道應用題,并讓同學們在下課之前將答案交給我。本來這道題上課時我己完整詳細地講述過,只差答案沒有告訴學生了。但我必須考察每位學生尤其是那些學困生是否認真聽講以及學習理解程度。到下課時,雖然只有十來個學生解出了正確答案,但我注意到其中居然有三位平時厭學的學困生也給出了正確答案。于是我給每位學生獎勵一粒棒棒糖時,特意對三位學困生給予了重點表揚,并將他們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旨在鼓勵他們再接再勵,爭取下一節(jié)課再獲同樣的光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行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深處。"由此可見,利用故事情節(jié)引導與升華學生感官情緒的課堂激勵教學方式,是最能調動孩子們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 ?尤其對于學困生學習狀態(tài)的轉化,幾乎成為相關教師點石成金的經驗美談。無論現在還是今后,這種生動活潑富有成效的教學方式,都值得所有小學數學老師們在三尺講臺上,進行更多有益的探索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