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洋 周甜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語文的教學方法也要積極與時代的發(fā)展相適應,逐漸更新,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努力實現(xiàn)高效有趣的課堂。預習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更會擾亂老師的講課節(jié)奏,從而拖慢整個課堂的步驟,降低課堂效率。預習單,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如何預習,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主性,更利于老師進行回收分析,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預習狀況,從而對課堂內容進行相應調整。
關鍵字:小學語文;預習單;設計使用;策略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么事之前,都應該有事先的準備。尤其當下新課改不斷深化,要求建設高效課堂的目標越來越緊迫,幫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就顯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高效課堂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條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老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參與甚少,使得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無法緊跟老師的講課進度,嚴重降低了課堂效率,也不利于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能力。如何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預習,讓老師更加清楚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做到“因地制宜”,實現(xiàn)課堂的有趣互動和高效進行。
一、小學中高年紀語文預習單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靈活多變,每一堂課可能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課程內容,只有幫助學生做好預習,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跟隨老師的講課步驟,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因為跟不上課程內容,而產生厭學情緒。預習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同時也可以給預習能力薄弱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預習能力和習慣,逐步形成自主預習能力,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yǎng)。
預習單也可以方便老師回收分析,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根據情況調整課程內容,更好的幫助學生學好每一堂課。也是老師因材施教的重要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實現(xiàn)“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新課改要求。
二、小學語文預習單的設計與使用策略
(一)以年齡年段作為設計與使用基礎策略
每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要求也不相同,不能單純就預習單而言統(tǒng)一設計和要求,這樣不僅偏離了新課改“以生為本”的要求,甚至會因為預習單的設計和使用,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加低下。同時,也會讓老師無法真正了解學生預習的能力和對課程的掌握情況,無法清楚的對自己的課堂做出調整,達不到最終想要的目的。所以,預習單應該根據學生年齡、年級劃分,側重于不同的重點和形式,設計出不同的難易程度,從而達到“流程提綱”開放型的預習。
例如,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預習中,預習單可以以重點字詞為中心,列出對應的句子,設置填空,建立對比聯(lián)想單詞,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十課《宇宙生命之謎》學前,更多以內容詢問、段落總結和個人感想為題,設立對應關卡、分數和獎勵,激勵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以課時內同作為設計與使用內容策略
另一方面,不是每一個課時,每一篇文章的學習,預習單的形式和板塊都是相同的。不能一次性將所有的課程內容全部設計在一張預習單上,也不能不同課時的預習內容都是相同,預習單不僅是幫助學生了解文章,更多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課堂上老師會講什么,怎么講,從而可以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師,實現(xiàn)語文的高效教學。
例如,在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牛郎織女(一)》的預習單準備中,我們可以根據劃分的課時,將文章的內容分成幾部分讓學生去預習。比如第一部分的預習,我們以字詞學習為主,那么我們可以設置文章句子的填空和相似詞形的對比,讓學生提前預習到重難點字詞。第二部分我們以文章內容的講解為主,那么我們可以在預習單中去詢問學生,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是什么樣的,幫助學生去全面了解文章內容。
(三)以智慧學碼作為設計與使用交互策略
如今的科技日新月異,而我們預習單的設計和使用,也不能再局限于舊的方式和方法。隨著二維碼的普及,我們能在二維碼中添加更多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書包重量,也可以更加精準到每一位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因材施教。我們可以設計電子版預習單,然后做成二維碼,發(fā)送到班級群內,學生掃碼即可填寫,并且借用微信上的一些小程序,對提交的預習單做整理和歸類。既減輕了學生的書包分量,又可以讓老師的工作更加便捷,雙向幫助老師和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對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八課《獵人海力布》的預習單設計,我們就可以在電子預習單內添加制作的海力布故事動畫,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預習文章的內容。通過便捷的觀看感受、少量的動手作業(yè),既規(guī)避了傳統(tǒng)預習作業(yè)的繁重,又能實現(xiàn)少時高效的預習效果,是確保學生語文學習提升的有效預習形式。
總而言之,無論我們如何去準備預習單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在課前了解課堂內容,建立起學生對預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和能力。同時也方便老師對預習情況的回收了解,以便老師及時調整備課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最終都是為了在新的環(huán)境下,更好的為教育服務,為學生的未來成長著想。
參考文獻:
[1] 劉飛,張靜.小學中高年級預習單設計比照分析[J].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017(28)
[2] 牟文娟.六問“單元預習單”[J].小學語文教師,2017(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