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問
摘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階段,數學課程對小學生發(fā)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F階段,部分數學教師過于重視教導學生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難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成績。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德育教學是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教學內容。因此,本文將探究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的方式,完善教師教學的方法,使學生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雙減視域;小學數學;德育;方式
雙減教學政策是基于學生現階段存在學習的問題,而制定的教育政策,目的是減輕小學生作業(yè)的負擔,減少小學生課外培訓的負擔,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煥發(fā)小學生學習的潛能。所以,在雙減教學政策下,數學教師若能夠有效融入德育教學的理念,則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能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關鍵,推動學生學習的進程。
一、結合數學歷史滲透德育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思維,是保障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小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則能夠降低學習的疲憊感,塑造自主學習的意識,構建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提高數學學習的成績。為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歷史滲透德育理念,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數學知識,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述“圓周率”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穿插講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祖沖之為了計算出更精確的圓周率,經過無數的日夜與努力,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為數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對小學生講解數學的歷史知識,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熱情,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堅持、堅韌不拔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心靈世界。
二、結合實際活動滲透德育精神,降低學生作業(yè)負擔
基于雙減教育政策,教師在當下的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的理念,逐漸降低作業(yè)對學生的負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發(fā)展推理思維、邏輯思維等,構建學生數學學習的素養(yǎng)。德育精神的塑造,能夠拓展學生的精神世界,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促進學生心智發(fā)育,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更為積極的學習數學知識。為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行動,逐步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同時降低作業(yè)對學生的負擔。
例如:教師在講述“扇形統計圖”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小組自主制作扇形統計圖。學生小組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
(一)準備筆記本,在筆記本上劃分出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等不同學科的區(qū)域。
(二)問詢每一位學生喜歡的學科,在筆記本上的相關學科區(qū)域畫正字,以便準確統計。
(三)計算每個學科喜歡的學生人數占班級總額人數的比例,并將其轉化為百分比的形式。
(四)利用圓規(guī)畫出圓形,運用量角器結合計算的數據畫出完整的扇形統計圖。
(五)根據扇形統計圖總結喜歡學科的學生占據班級學生總人數之間的關系。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分成學習小組,能夠融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解答題目,從而可以提升推理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習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降低學生作業(yè)的負擔。
三、結合學習習慣滲透德育理念,減少學生培訓負擔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煩躁感,培養(yǎng)學生自律性的學習意識,逐漸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目前,許多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無疑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也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也會影響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因此,為了減少學生的培訓負擔,數學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滲透德育的理念,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教材中的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述“圓柱”課程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在解體前,先審題,了解題目表達的內容,避免出現題目錯誤的情況,有圖時則需要結合題干劃分出重點內容,再進行解答。通過以上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解題時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耐心與細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講述圓柱的基本知識,增強學生對圓柱知識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教學的狀態(tài),以拉近師生的關系,構建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小學生在課堂中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將會減少參加課外培訓班的次數,從而減輕學習的負擔。數學教師在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理性的思維,構建學生良好的品德意識。
總而言之,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被現階段的教育發(fā)展所淘汰,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保持創(chuàng)新的精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導小學生,以達成教學的目標。德育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滲透德育的內容,既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也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彭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J].吉林教育,2021(34):52-53.
[2]陳秀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3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