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蓉
摘要: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一直是備受爭議和關注的話題,任何一種教育方法與手段都不是萬能的,既有優(yōu)點也要缺點。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傷害,正是因為有懲戒的存在,才凸顯了賞識的價值和珍貴。實際上,只有將懲戒教育與賞識教育相結(jié)合,教育才談得上完整。
關鍵詞:懲戒教育;賞識教育;適度
《周易內(nèi)傳》提到:“父剛母柔,教養(yǎng)道合。”說明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恩威并施,寬嚴相濟,既要有賞識教育同時也要有懲戒教育。而在當下,教育民主化趨勢不斷加強,當人們越來越強調(diào)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懲戒教育彷佛就是一大忌,教師對于這種教育方式避而不談。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是教育的兩個不同的面,就像人的左右臂膀,缺一不可。無論是賞識教育還是懲戒教育,都是一種“愛的教育”。
一、正確看待賞識教育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來自老師的表揚和認可,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到的: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并且他還指出,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和受到激勵的人相比,前者能力的發(fā)揮不及后者的三分之一。
賞識教育可以使教師更加全面認識和尊重自己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賞識,使學生的高級需求得到滿足,就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賞識,而不是盲目的對所有學生給予同樣的贊賞;其次,賞識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當學生受到外部的期待、積極的暗示與贊許時,他們能激發(fā)積極的自我暗示,在賞識中肯定自身才能,增強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最后,賞識教育可以建構(gòu)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效果、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反之,影響教學效果和教育質(zhì)量。
賞識教育、師生平等新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馁p識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反之,教師與家長一味的賞識學生,害怕傷害學生自尊而不敢批評學生的錯誤時,長久以往,學生無法正確地評價自己,是非判斷的標準逐也漸變得模糊和混亂。
賞識教育并不是讓教師、家長對懲戒教育避而不談,對學生進行賞識,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但學生總免不了犯錯,教育者既要保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要讓學生為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
二、正確看待懲戒教育
賞識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者孫老師說過,懲戒教育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在當今社會,對于賞識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大以及各種有關實施懲戒教育的負面新聞和家長因?qū)⒆訉櫮邕^度向?qū)W校追責等事故的不良影響,已經(jīng)使教師不敢批評懲戒學生,甚至談“懲”色變。長久以往,面對屢勸不聽的學生,教師也感到深深的無力感,學生的紀律觀念日趨下滑,學習意志力薄弱,最終導致教育質(zhì)量與效果的大幅下降。
實施懲戒教育可以促進學生明辨是非,健全人格與品性。懲戒并不是體罰,它的本質(zhì)是愛學生,懲戒教育是教師在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糾正學生的不合理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身心正處于發(fā)展階段,缺少正確的是非判斷的標準,而合理的懲戒教育可以使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同時懲戒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由“他律”走向“自律”的社會化進程。教師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個學生,他們還是獨立的社會個體。作為社會人,人們必須遵守社會中不同領域的不同行事規(guī)則,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者的學生更應該樹立規(guī)則意識,其中懲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當學生存在不良行為打破規(guī)則時,教師應該借助懲戒教育對學生進行批評指正,使學生對規(guī)則產(chǎn)生敬畏之心,為以后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懲戒教育雖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但在實際的教育生活卻逐漸趨于平淡。
首先,在新課改理論盛行的今天,倡導教育者要理解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因此也限制了教育者使用懲戒教育。其次,對懲戒教育的理解錯誤。由于人們常常把懲戒教育作為賞識教育的對立面,潛意識認為懲戒教育等于體罰,片面夸大懲戒教育的負面作用,忽略了它積極作用,使得人們逐漸忌憚懲戒教育。
人們常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的成長道路上不僅需要家長、教師的鼓勵和愛護,同時他們也需要經(jīng)歷一定的挫折。適度的懲戒可以讓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健康成長。
三、懲戒教育和賞識教育不可偏頗
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相互依存、相互貫通,兩者相互彌補,缺一不可。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它們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愛學生,只是方式與手段不同。賞識教育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點與潛力最大化,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價值,但廉價的賞識教育會讓學生驕傲自滿,缺乏受挫能力。而懲戒教育可以彌補這個缺陷,通過合理的懲戒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要做到懲之有據(jù)、懲之有方、懲之有度和懲之有情。
總之,教育需要耐心和愛心,也需要多種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要合理運用賞識和懲戒,將懲戒教育與賞識教育有機結(jié)合。通過賞識教育來激勵學生的正確行為,讓學生通過賞識取得成功,同時通過懲戒教育指正學生的不合理行為,教會學生學會自省,積極進取,培養(yǎng)學生承擔錯誤的責任感,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方志霞.小學懲戒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淮建軍.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融合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2014(01):59-62.
[3]譚洪波.淺談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14(07):126-128.
[4]謝夢雪.論賞識教育的意義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