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奇 谷穎
摘要:兒童期是心理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而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是兒童一生健康、快樂、圓滿生活的前提和保證。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課程理念要求關注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活動中作為重要的追求目標之一。
關鍵詞:體育運動?幼兒教育?心理品質
兒童期是心理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而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是兒童一生健康、快樂、圓滿生活的前提和保證。近幾年,在學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也獲得一些成果。隨著《綱要》的試行,再次強調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這在這方面的教育研究才剛剛起步,我們試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提高心理品質水平。
一、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動機
1. 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相倚關系
作為教師應具備對幼兒施加正確教育影響的能力,應充分的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發(fā)展并對于心理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要給予關注。用溫和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接近幼兒,取得他們的信任。在體育活動中,特別是在做帶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練習如獨木橋、從高處跳下,甚至于上下坡都要及時出現在幼兒的身邊,撫慰和保護幼兒,消除幼兒不安心理,鼓勵其大膽嘗試并在成功時給予贊許,失敗時給予安慰,讓幼兒在心理上得到歸屬感、安全感,還要用積極上進的情緒感染幼兒,引導他們體驗活動的樂趣。對膽怯、孤僻的幼兒應不急于要求參與體育活動,可以允許其在一旁觀看,尋找適當的機會讓幼兒慢慢過渡到參與活動。
2. 完全平等的師幼關系
從本質上看,教師與幼兒都是獨立的人,都有人格的尊嚴,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學習、游戲、娛樂、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的權利,教師應當以朋友的身份與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征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yōu)點和進步。我們經??梢钥吹侥贻p教師總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一起拍球,一起跳舞,甚至能和孩子一樣往地上一坐玩“丟手絹”宛如一個“大孩子”,一點都沒有大人或老師的架子,這樣的老師反而深得孩子們的喜歡,而孩子們在這樣的老師前總顯得放松,甚至會“放肆”,但那恰恰是孩子們的天性。這樣的教師才真正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得到幼兒的愛戴,就有可能激發(fā)幼兒的活動動機。
二、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培養(yǎng)其自信心
1.創(chuàng)設氛圍,讓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參加體育活動
幼兒對成人評價的依賴性與他們的年齡成反比,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他們自我評價的獨立性仍然較差,他們往往是將成人特別是教師的評價作為認識自己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經常運用積極的評價和反饋方式表揚幼兒的行為,同時多用肯定的鼓勵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尤其對那些活動能力弱 的幼兒,注重在語言和情感上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而不輕易加以否定或批評。這樣,幼兒生活在強調優(yōu)點而不是缺點氛圍中,就會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并逐漸學會保持自信。如:在組織幼兒玩《走鐵索橋》游戲時,由于橋面抖動,有的幼兒走了幾步就不敢動了,而平常膽小內向的王某某小朋友,此時害怕得差點掉下了眼淚,兩只小手緊緊地抓住“橋頭”的欄桿,怎么也不肯向前邁動一步。對此,老師先是牽著他們的手,帶他們慢慢地走過“索橋”,以幫助他們克服畏懼心理;再進一步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困難,嘗試著獨自下蹲走過去,甚至可以爬過“索橋”。當孩子在全班幼兒熱烈的掌 聲和“加油”聲中,一次次地戰(zhàn)勝困難度得到教師的贊許時,他們便會體驗到獲得 成功的喜悅之情,從而激起更大的克服困難的愿望,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
2.鼓勵嘗試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潛力
體育活動中,我們根據每個幼兒的活動水平,提供可選擇的,難度不同的活動器具,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獨立不同的活動器具,同時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在幼兒對某一活動獲得了初步感 性認識以后,我們又通過增加活動量和活動難度,給幼兒創(chuàng)設新的嘗試機會,讓幼兒不斷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以幼兒練習助跑跨跳動作為例。開始,只是讓幼兒自由選擇繩子、橡皮筋、松緊帶等來試著跨跳,由他們自由嘗試。然后請幾個跨跳能力較強的幼兒給大家做示范,老師再把跨跳要求講解示范給幼兒,并引導幼兒進行跨跳練習。待幼兒掌握跨跳動作要領后,進一步增加難度,循序漸進地練習。
三、讓兒童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從幼兒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處在幼兒期后期的孩子,在言語、情感、行動等方面,都已表現出一定的合作傾向。那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訓練下,幼兒就會在各方面表現出更強的合作性。同時,幼兒期是智力發(fā)展與個性形成的啟蒙時期,此時的幼兒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且3—6歲的幼兒已初步具備各種能力,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而有效的完成各項指令。體育活動不僅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磨煉心理品德的活動;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也可促進心理健康。
總之,體育活動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既要對體育活動開展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也要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參與情況,鼓勵幼兒遵守活動要求,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能,幫助幼兒在提高身心理素質的同時,學習與同伴相處,克服認知上的自我中心,這些都是幼兒社會化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張健忠.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意志品質途徑的探討[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2(01).
[2] 潘成.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感受成功和快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