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西
摘 要:本文以少兒游泳運動員為研究視角,對其開展科學的體能、心理兩方面訓練工作。在體能訓練中,可行性訓練方法有:塑造正確的訓練思想、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完整記錄訓練數(shù)據(jù);心理訓練有效方法為:建設科學的心理引導方式、引導運動員訓練思想等,以此發(fā)揮心理與體能訓練工作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訓練數(shù)據(jù);競賽意識;訓練計劃
在競技體育日益發(fā)展過程中,游泳項目逐漸發(fā)展成較為關鍵的體育項目。為此,人們更為關注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各類訓練與培養(yǎng)工作。根據(jù)國內游泳項目的培養(yǎng)情況而言,相比其他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為此,少兒游泳運動員,應加強體育技能培養(yǎng),分別從體能、心理倆方面予以落實,以期獲取優(yōu)質游泳運動員。
一、體能訓練方法
(一)塑造正確的訓練思想
由于游泳運動項目自身對運動人員體能具有較高要求,在國際游泳競技活動中,國內綜合能力尚未爭取到有利地位。在教練員、運動員人群中,針對體能不足問題,歸結于訓練不到位方面。由此產生盲目的體能訓練,從強度、項目、難度、時間等方面,逐一加強訓練。然而,此種訓練方式缺失科學性,難以有效增強運動員的游泳能力。因此,少兒游泳運動員應以訓練思想為體能訓練出發(fā)點,塑造其正確的思想認識,具體措施為:
(1)教練員應全面獲取少兒運動員的體能情況,針對體能數(shù)據(jù)開展有效分析,以此確定少兒游泳運動員的訓練方案,保障訓練時間與強度設計的科學性。在訓練方案科學性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實施體能訓練。
(2)體能訓練應結合游泳技能,以此切實增強少兒游泳運動員的游泳能力,提升其游泳實踐競技能力。在結合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應采取難度階梯的訓練方式,必要時采取分層訓練,保障體能訓練效果[1]。
(二)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針對少兒游泳運動員開展的體能訓練,如若尚未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與方案,極易引起體能訓練的混亂性與盲目性,難以保障體能訓練效果。加之,少兒游泳運動員其自身年齡較小,對于體能訓練認知能力有限,應結合其實際生長情況,深化體能訓練內容。訓練團隊、教練人員應正確認知少兒游泳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必要時對其開展專業(yè)性指導,有效提升運動員體能。在體能訓練期間,應注意的關鍵因素在于:教練員的體能訓練指導語言,應結合少兒運動員的認知能力,加強對訓練內容、體式標準的講解,同時開展視頻教學、示范引導等方式,提升技能講解的有效性,使少兒運動員熟練掌握游泳技能。如若運動員在體能訓練中存在不規(guī)范、不正確等問題,教練員應積極予以糾正,以此保障體能訓練效果。
(三)完整記錄訓練數(shù)據(jù)
少兒游泳運動員參與體能訓練期間,應配合記錄管理工作,有效記錄每位運動員的體能數(shù)據(jù),分析其體能發(fā)展情況,便于為體能訓練方案提供建設性參考依據(jù),有效提升運動員的競賽結果。加強運動員體能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嘗試為每位運動員制定具有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借助具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方式,切實增強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案從項目、強度、時間等方面,逐一優(yōu)化與調整,發(fā)揮體能記錄數(shù)據(jù)的應用效果,切實增強運動員體能。
針對少兒游泳運動員開展的體能訓練,在訓練方式層次應予拓展,加強體能訓練數(shù)據(jù)分析。通過對比階段性少兒運動員體能訓練數(shù)據(jù),獲取訓練方式的有效性。如若大多數(shù)運動員在一個星期內,參與原有的訓練方式,體能增強數(shù)據(jù)具有不明顯特征,教練員應采取訓練方式調整與優(yōu)化工作,在多項訓練方式對比與實踐過程中,逐漸總結出適用少兒運動員的集體性體能訓練方法、個性化體能訓練方式,以此從集體、個體兩個視角有效提升運動員體能。
例如蛙跳體能訓練能夠增強少兒游泳運動員的競技耐心,借助杠鈴訓練增強運動員的力量。在開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少兒運動員表現(xiàn)出差異性力量體能,部分力量欠佳的運動員,在俯臥撐運動項目中,一分鐘僅能完成10個,對其開展杠鈴訓練,明顯難度過大,教練員應為其制定力量成長的體能訓練方案,有效增強運動員力量。對于力量優(yōu)異的運動員,應全面開展力量型訓練,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運動員力量型體能。
二、心理訓練方法
(一)建設科學的心理引導方式
心理訓練的關鍵在于溝通與交流。教練員應引導運動員有序開展自主心理交流與調整,借助心理訓練過程,加強運動員自我調整與暗示,以此緩解運動員參賽的緊張心理,促進運動員借助心理引導方式,以更為積極的心理暗示,改善其參賽狀態(tài),便于取得優(yōu)異成績[2]。比如,在參賽期間,前面參賽的運動員獲取了較為優(yōu)異的成績,此種情況對后續(xù)參賽運動員形成了心理壓力,運動員應采取深呼吸、自我心理疏導方式,自我暗示“我可以”,以此緩解比賽壓力。
(二)引導運動員訓練思想
如若少兒運動員在參與訓練期間,尚未擁有較為明確的訓練方向,將會降低訓練效果。如若訓練目標設立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削弱運動員的訓練熱情,使其在未完成訓練任務時產生挫敗感。因此,應結合運動員自身的實際承受能力,綜合制定訓練目標,以此有效激發(fā)運動員的體能潛能,便其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
(三)增強運動員競賽意識
在心理訓練過程中,應指導運動員自我調節(jié)的深呼吸節(jié)奏,以此改善運動員的參賽心理狀態(tài),使其具有較為樂觀的競技心理。少兒游泳運動員在實際參與游泳訓練與比賽各項活動期間,如若發(fā)生較大幅度的情緒波動,將會影響其比賽發(fā)揮成績,不利于其后續(xù)參與比賽與訓練。因此,教練員應帶領運動員科學開展呼吸調節(jié),促進少兒運動員自主開展心理疏導。借助呼吸調節(jié)方式,塑造運動員競賽意識,緩解其緊張情緒,使其恢復平穩(wěn)心態(tài)。
結論
從體能、心理兩個視角實施訓練,嘗試提升少兒運動員的競賽成績,以此改善其競賽體質,保持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心理訓練項目,能夠顯著提升運動員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使其在比賽期間以良好心態(tài)取得成績,發(fā)揮體能訓練的價值。為此,加強體能與心理兩項訓練的科學性,推動國內游泳事業(yè)有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彪.少兒游泳運動員的體能及心理訓練方法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7):189+194.
[2]羅男.探討游泳運動員的體能及心理訓練方法[J].科技資訊,2018,16(07):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