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彩琴
【摘 要】牛津高中英語閱讀材料中有不同體裁的文章,其中有很多人物傳記類文章,本文將結合課例探討如何進行人物傳記類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學習,提高自身精神品質,形成正確人生觀。
【關鍵詞】人物傳記;閱讀教學;課例探究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版)建議教師在研讀語篇時,應該首先嘗試回答三個問題:第一,語篇的主題和內容是什么?第二,語篇的深層含義是什么?第三,語篇具有什么樣的文體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文本的題材往往會告知讀者文本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而把握文本體裁,就可以理清文章的脈絡,更好的掌握作者是如何寫的。因此為了促進有效閱讀,學生需要正確掌握文本體裁。
人物傳記是高中英語常見的文章類型。人物傳記是人物或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領域進行系統(tǒng)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也是對人物特征和深層精神的表達和反映。筆者將結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三單元Reading The curse of the mummy,探究如何進行人物傳記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情境導入
教師可以利用時長三分鐘的關于圖坦卡蒙的視頻片斷,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引起他們想進入圖坦卡蒙的墓中探索的好奇心,營造生動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
二、文本處理
(一)滲透快速閱讀傳記類文本策略
教師先讓學生找出文章標題的兩個關鍵詞“curse”和“mummy”并理解其含義,由標題先推測文章內容。接著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第一段,找出段落大意,并劃出所有形容詞,對文章內容進行再次猜測。學生通過閱讀標題以及第一段對Howard Carter的簡介,可以猜測出本文內容可能涉及到Carter以及他關于木乃伊的發(fā)現(xiàn)。
筆者并沒有刻意講解傳記類文本的閱讀策略,而是通過引導學生讀標題和第一段來猜測文章內容,將策略運用到閱讀中,學生不知不覺掌握了閱讀技巧。
(二)初步了解傳主人生經(jīng)歷
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兩張圖片:時光隧道、標有“the1922, Egypt”的埃及金字塔。通過語言表述使學生進入課堂情境:我們將通過時光隧道探索1992年的埃及,學生需要考慮探索隊隊長人選。通過對第一段的閱讀,學生認為Howard Carter是一個很好的人選。播放課文第二段的錄音,讓學生完成Carter的一份簡歷,內容涉及到carter 的個人愛好、性格特點、受教育程度和重大成就等,并說明為何他是合適的人選。完成簡歷的同時,要求學生用盡量多的形容詞描述Carter的性格特點,如illiterate, adventurous,brave,full of curiosity。
通過選探險隊長的閱讀活動,Carter的人物形象更生動了,而不是簡單的人物事跡羅列,學生閱讀興趣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生在完成簡歷的同時也對Carter 的人生經(jīng)歷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活動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細讀人物的重大歷史功績
讓學生通過閱讀第三段找出古墓探索的贊助者以及古墓里可能找到的寶藏。引發(fā)學生思考:我們該如何處理找到的寶藏,并找出Carter當時的決定。
學生在尋找答案的同時不知不覺的鍛煉了自己的閱讀技能:跳讀。通過展示一些圖片,師生一起進行古墓探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營造了真實的情境。通過Carter 的對這些財富的處理方式——捐給博物館,學生可以總結出Carter 是一個selfless的人。在此,學生價值觀得以提升,知道了人不能自私,因為這是全人類的財富。
(四)擴展閱讀,積累人物相關信息
讓學生分析教材第45頁Part E的日記,找出Carter的另外一些性格特點:hard-working, strong-minded, hopeful。
此活動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了傳主Carter,并且為本課的最后一部分的寫作做了很好的鋪墊,給學生提供了寫作材料。
(五)探索人物最終結局
1.通過對學生提問自然過渡到第四和五段的閱讀:他們找到了財寶后生活還是和以前一樣嗎,有沒有什么奇怪的事發(fā)生?請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段落,找出包括Carter在內的探墓隊員的分工以及各自最終結局,并以句子形式課堂呈現(xiàn)。Eg:A few months later, Lord Carnarvon, the sponsor, who _______, died (of______).
2.要求學生通過對第六到八段的閱讀找出民間的三種解釋(coincidence, curse, scientific explanation),最后教師給學生強調,還是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
學生通過對此部分的閱讀,了解到很多人在古墓被盜之后相繼死亡,還發(fā)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在找到文章觀點后,學生通過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能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六)微寫作,促思維
讀后活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寫一篇關于Carter的小作文。學生需要思考Carter是否是一個杰出的探險家,并給出相關原因。
We think Carter _______(was/wasnt) an amazing explorer.
Above all/Most important of all/First of all, _____ Besides/In addition/Whats more, ______ Last but not least /Lastly/Finally,____.
通過該篇小短文的寫作,學生可以回顧整節(jié)課的閱讀內容,并從中挑選合適的內容作為論據(jù)來支撐自己的論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學生的寫作、總結歸納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利用板書,提煉人物性格
教師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可以和學生一起提煉Carter的人物性格,板書格式如下:
教師要求學生用盡量多的形容詞來概括Carter的人 物特征,并且找出文中相應的supporting details。 通過對此圖的完善,學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傳主。在寫作部分也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快速找到支撐自己觀點的寫作素材,并讓自己的微型作文更有說服力。
教師在人物傳記類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轉化成參與者的角度。本課設定了大情境:探索圖坦卡蒙之墓。其中的每一個小活動又是一個個小情境,它們是大情境的組成要素,并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順理成章。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表現(xiàn)活躍,緊跟節(jié)奏,閱讀興趣高漲。其次,教師要關注傳主的個性特征,人生經(jīng)歷,歷史功績三大方面,利用傳記人物生平,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通過對考古隊員死亡原因的分析樹立了更科學的世界觀,在微寫作中能用學過的內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并從傳主身上學到積極向上的個性特點和精神品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胡全昌.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校園(閱讀),2018(03)
[3]陳媛.淺談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