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意
【摘 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現在,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一味地在課堂上為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已經不符合教學的需求,作為教師,在教學時應適當地加強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成長。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上為學生滲透葉圣陶的雙自教育思想,能夠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成長。本文就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歷史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的方法展開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歷史;雙自
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是指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雙自能力”,即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信息高速傳播的現在,單純地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掌握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怎樣去自己學習、管理自身,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逐步發(fā)展,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歷史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的意義
(一)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高中階段的學生是社會未來的中流砥柱,也是未來的繼承者與接班人,因此,對于學生的要求不能夠止步于教會學生知識,加強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雙自能力”,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能夠自我規(guī)劃自身的學習與生活。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覺醒自我意識,加強學生自我意識的鍛煉,是學生自身終身發(fā)展的必要需求。
(二)課堂發(fā)展的需求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不斷進步,可是課堂教學的情況還是一如既往地缺乏活力,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不斷地教,學生機械性地學,學生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在抑制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也不利于課堂的發(fā)展,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滲透葉圣陶的雙自教育思想,對學生保留更多的信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讓學生帶著疑惑去進行學習,更符合新時代課堂發(fā)展的需求。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不難發(fā)現,許多時候,都是教師在臺前激情滿滿地授課,學生在臺下卻是興趣缺缺,積極性難以得到保證,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教師能夠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表現形式給予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與體驗,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領略到數學課堂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歷史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機械性地、灌輸性地為學生教導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學習,難以深入地去學習知識,這樣的教學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體地位,自主學習得不到保證,部分學生甚至會產生“學習不是為自己學”這種念頭,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下降。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領略到歷史這門學科知識的魅力,讓歷史在學生心目中活過來。歷史本身就是實際發(fā)生過的事實,因此,將歷史教學的內容創(chuàng)設成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與成長,能夠加強學生歷史課堂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古代手工業(yè)的進步》時,教師在課堂上先對學生進行引導,“在現代社會,工業(yè)流水線接管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大部分的東西都是通過流水線生產的,但是,在古代并不是這樣,在那個時期,手工業(yè)是主要的生產方式”,引出情境,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現代出土的一些古代手工業(yè)產物如青銅器、衣物、瓷器”等,同時為學生展示從古代到現代,工業(yè)一步步發(fā)展,手工業(yè)逐步迭代,發(fā)展為現代工業(yè)流水線的情境,并對學生進行提問,“什么是手工業(yè)?”“我國古代手工業(yè)取得了哪些成就?歷經了怎樣的發(fā)展與變化?”激發(fā)學生對情境的興趣,結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學習,讓學生能夠明確我國古代民間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在冶金業(yè)、制瓷業(yè)和絲織業(yè)領域重要的生產技術,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運用微課教學,加強學生雙自教育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雙自教育,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嘗試進行自我管理,而在課堂上,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限,想要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的場地延伸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時代的教學工具,有著便于觀看、知識點集中、時間短等特點,運用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能夠將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集中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將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自主學習,在觀看微課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例如,在學習《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時,教師在備課階段制作微課,先為學生導入新課,“一部蘋果手機,內里有幾百個零件,其中它的芯片可能是在美國生產的,手機殼是在中國生產的,屏幕又是在其他國家生產的,這些零件在生產完成后運送到一個國家,組裝起來,就成為了這部手機”,引出經濟的全球化這一概念,同時在微課中為學生展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與影響,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看待經濟全球化”?在完成微課的制作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微課,讓學生自由支配自主學習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雙自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三)搭建學習平臺,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平臺
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歷史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教師需要考慮,如何將信息技術與雙自教育思想結合起來,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加強學生的“雙自能力”,信息技術本身擁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能夠進行交流,能夠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但是,巨量的信息涌入與缺乏一個統(tǒng)一的交流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造成了阻礙,作為教師,應當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平臺,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交流問題與資源搜集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適合自主學習的平臺。例如,教師可以運用社交軟件為學生構建一個學習交流群,在群內明確群規(guī),“只能討論學習范圍內的事情,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會受到警告”“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請教教師進行思路上的解析,但是教師不會直接給出答案”“在同時討論多個問題時,可以讓教師對問題進行統(tǒng)計并就問題討論的順序進行排序,避免討論的混亂”,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時也能夠隨時進行討論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為學生搭建學習資源平臺,在微信公眾號內,學生可以通過輸入關鍵字如“開辟新航路”獲取相應章節(jié)的學習資源,保證學生資源獲取的精準性,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有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三、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滲透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能夠借助信息技術來輔助歷史教學,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降低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對培養(yǎng)學生的“雙自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挖掘與利用,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中滲透雙自教育思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子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新樣態(tài)——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人文精神”高考二輪復習為例[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0(02)
[2]萬小燕.探究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的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
[3]彭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外企業(yè)家,2018(35)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葉圣陶“雙自”教育思想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yz-b/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