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東
[摘? 要] 讓學生親歷數(shù)學學習活動,是新時代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智能的重要體現(xiàn)。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努力實踐嘗試,力爭以猜想激發(fā)探究活力,以練習加深學習領悟,以梳理促進學習建構等方式,促進孩子們對數(shù)學學習充滿興趣,充滿信心,進而使得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呈事半功倍之實效。
[關鍵詞] 親歷;活動;學好;數(shù)學;素養(yǎng)
以活動為載體,引領孩子們在“看一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系列學習活動中探究數(shù)學奧秘,研究數(shù)學知識的本質,是當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普遍追求,也是打造有效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著力點。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個有助于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探究學習情境,搭建適合的討論、質疑、合情推理等學習平臺,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較為豐富的學習感知,積累更為豐厚的數(shù)學知識,讓數(shù)學學習活動活力四射,智慧綿綿,也讓快樂伴隨在知識學習之中。
在此,筆者結合三年級“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過程,粗淺地談談給學生必要的操作實踐機會,讓學生擁有合作學習、質疑問難、猜想探究等機會,使得他們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學習活動更加理性,也充滿靈氣。
一、以猜想激發(fā)探究活力
猜想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法寶之一,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教師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猜想,敢于質疑,從而讓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更具活力。同時,搭建猜想、思考、爭辯的學習平臺,讓他們在真切的學習體驗中,收獲更豐厚的感悟,形成更有效的學習思考,最終使得學習活動有事半功倍之效。
師:這里有一個魔術袋,如果讓你摸一摸,你會摸出什么樣的圖形呢?
生:圓形吧!圓圓的一片就是的。
生:會是三角形嗎?有3個尖尖的角。
生:可能是長方體。
師:都不錯!把以前的幾何圖形的學習都很好地回憶起來了。還有其他的思考嗎?
生1:我猜摸出的是正方形,有2條邊好像一樣長(拿出來卻發(fā)現(xiàn)是等邊三角形)。
生2:我猜摸到的長方形,因為它是一條邊長一條邊短(結果摸出了平行四邊形)。
生3:我猜摸到的是正方形,因為它的每個角是直直的(孩子摸出一看是長方形)。
師:這有點奇怪哦!摸了幾次都沒有猜對。如果再給你摸一次的話,你還會考慮哪些?其他同學呢?你會給他哪些忠告呢?
生:我覺得再摸的話,既要摸摸圖形的邊,又要摸準圖形的角。
師:憑著已有的印象和自我的感覺,我們似乎還不能一下子確定長方形和正方形,看來我們有必要一起走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世界認識它,研究它!
思考:用猜謎的方式引導學習探究,組織學習猜想,勢必能激活學生的經驗、思維等,更能誘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整個學習活動激情四溢,智慧閃爍。案例中,筆者一開始就以魔術袋來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得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同時,引導學生猜想“魔術袋中會有什么樣的幾何圖形?”,從而幫助學生激活一年級認識圖形的學習,也使得學生在生活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知識。
學生進入實踐性活動之中,能夠感悟到認識圖形的博大精深。教師利用學生猜想的困惑、摸圖形的差異等,誘發(fā)其展開多點思考?!斑@有點奇怪哦!摸了幾次都沒有猜對。如果再給你摸一次的話,你還會考慮哪些?其他同學呢?你會給他哪些忠告呢?”問題既是當下學習現(xiàn)狀的評述,又是對學生深入學習和研究方向的一種啟迪。有效的活動,能夠成為孩子們數(shù)學學習的助力,也能成為他們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的動力,從而讓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充滿智慧,充滿靈氣。
二、以練習加深學習領悟
有效訓練是學生理解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的基本策略。為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筆者就充分解讀了學生的學情,根據(jù)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的積淀等,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探究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練習中思考,分析研究,也能更科學地建構長方形、正方形認識的認知體系。同時,也讓學生多樣化地練習問題研究,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升,也使得他們更豐富地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使得他們的學習智能在訓練中走向深邃,變得愈加厚重。
師:看圖,你能說說這些圖形的名稱嗎?請告訴大家你判斷的理由。
生:圖1是正方形,它的4條邊一樣長,4個角都是直角。
生:圖2是長方形,它的角都是直角,有2條長邊,也有2條短邊。
生:圖3也是長方形,它的對邊相等,4個都是直角。
生:圖4是正方形,它的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師:判斷得很正確,分析也很有道理。綜合起來看,長方形、正方形的判斷要抓住什么才是關鍵呢?
生:4個角都是直角,還要看邊是不是相等,對邊相等是長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就是正方形了。
……
師:不錯!你用這個知識去猜一猜下面的圖形,哪個是長方形,哪個是正方形?
生:圖1是長方形,我發(fā)現(xiàn)有個角是直角,而且露出的是兩條邊的全部,不相等。
生:圖2是正方形,也有直角,露出的是相等的兩條邊。
生:圖3是長方形,露出的邊不相等。
生:圖4是正方形,露出的邊是相等的。
生:我感覺不對勁。圖1、圖2的邊露出的是全部的,而圖3、圖4僅是圖形邊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直接判斷。圖3也有可能是長方形,圖4也可能是正方形。
……
師:哦!這樣??!那就揭開來,看看它們的真面目。
課件顯示全貌,并引導學生再議論。
……
生:我明白了,要判斷圖形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至少要看到2條完整的邊,還得看4個角是不是都是直角。
生:是這樣的,必須知道2條邊的全部,才能判定。
……
思考:利用認圖形,促進學生的認知深化,進一步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是本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案例中,先通過“說一說”,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使得相應的表象得以強化,也使得相應的概念得到理解和鞏固。同時,設計“猜一猜”,利用游戲活動情境,教師讓學生先猜,并說出自己的思考,再揭曉真面目,讓學生知曉只有正確地把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才能看得準、說得明。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長方形、正方形的表象,并在猜想中抓住圖形的本質特征,再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中溝通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特別是其中圖3和圖4的判斷,讓學生認識到要科學判斷,就必須把握整體特征。
為深化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掌握,教師要引發(fā)學生最為積極的思考,用智慧去審視問題,去解讀圖形,從而讓學習變成質疑、體驗等實踐活動,也逐漸成為他們學習幾何圖形的技能,成為他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并逐步擺脫紙上談兵的虛無。
三、以梳理促進學習建構
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初始階段是呈現(xiàn)碎片化的,但這不是我們數(shù)學教學的終極目標。我們應該通過必要的學習引領,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進行梳理,使之成鏈,有條理,并逐漸形成穩(wěn)固的認知建構。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整理與回顧,并學習按一定的規(guī)律去歸類,成建構,使得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變得更具理性。
師: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
生:我們是從邊和角兩個角度對圖形展開研究,我認為觀察圖形的角度很重要。
生:我們還采用了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的辦法,所以驗證圖形可以有多個辦法。
師:那你能夠把學習過的內容復述一下嗎?
生:長方形中長的邊叫作長,短的邊叫作寬。
生:正方形的邊叫作邊長。
生:它們都有4個直角。
師:經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有所了解,請結合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實例,再把自己的學習與同伴交流分享一下。
學生進行相互交流活動。
師:長方形、正方形是很美的……
思考:指導學生自覺地梳理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地把握圖形的特征,明晰圖形的特征,進一步厘清研究圖形可采用的方法和過程,可謂“漁魚兼授”。其中讓學生再次回到摸圖形的情形中,促使學生逐步擺脫具體的形象,使圖形逐步抽象,并內化為認知。通過讓孩子再次摸一摸,在頭腦中完善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知,促進學生的自我建構。
滲透文化,更是關注學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一句句精美的話語,一幅幅精彩的圖畫,無不彰顯出圖形之美。這樣的體驗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對圖形學習產生親近的情感,更能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全面提升其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師要把引領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當成最核心的任務去思考、去謀劃,從而讓他們在不同的體驗學習中獲得知識,增長才能,也使得他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得到最有效的培育與發(fā)展。學生親歷實踐性活動,多種感官參與到活動之中,也能夠產生深入思考的啟示,并在不斷探索中建立新認知,對培養(yǎng)其良好學習行為有重要促進作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