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科學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觀念、方式的轉變,通過深度學習方法的引入,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探索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做出充分的培養(yǎng)。基于此,針對深度學習的相關概念展開簡要分析,并視作切入點,探尋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高效應用策略,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學生;深度學習;課堂教學
現(xiàn)如今,隨著深度學習方法的大力引進,促使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全面的滲透與應用,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夠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
一、深度學習的相關概念
所謂的深度學習,就是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小學生在現(xiàn)存的知識基礎上聯(lián)系其新舊知識,在優(yōu)化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對知識層面加深理解,并且主動探索新知識,進而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同以往粗略、被動的淺層次學習相比,深度學習對小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教師的正確引導提出更高要求,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深度學習能夠通過信息整合,從而體現(xiàn)動態(tài)性、生成性的特征。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將小學生的實際狀況、學習規(guī)劃、教學大綱等作為依據(jù),從而將知識內(nèi)容科學地組織與呈現(xiàn),重組教材內(nèi)容,從而使新舊知識體系、多學科的整合與優(yōu)化得以實現(xiàn),促使知識體系存在邏輯關系,并且與小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給小學生內(nèi)化、接受知識起到一定的協(xié)助作用[1]??傮w而言,深度學習能夠指導小學生對新知識、新內(nèi)容做出多層次分析,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思維做出轉變,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識。
二、學生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構建對策
(一)明確小學科學實驗學習的目的
小學科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應該將自身放置于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中。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確教學方向,從而讓小學生了解到實驗要求與實驗目的,進而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例如,在學習《動物的運動》一課之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觀察魚缸中的金魚,從而了解金魚的活動方式以及飲食方式。隨后,教師將一條金魚放置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下,另一條金魚用紙板遮住四周,并且讓小學生觀察金魚在不同亮度的環(huán)境下,其運動規(guī)律是否發(fā)生變化。如此,讓小學生充分了解學習科學實驗的目的,從而樹立學習目標,更加深入地探究科學知識,達成深度學習的目的。
(二)展開小組合作
如果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只是簡單地對小學生進行分組,將會使科學實驗的結果出現(xiàn)兩極分化。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強的小學生分為一組,可以快速獲取科學實驗結果,而學習與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分組則無法準確、快速獲取科學實驗結果[2]。由此可見,通過交叉分組形式,促使能力較弱與能力較強的小學生分為一組,通過查漏補缺、取長補短,在全面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標。
例如,在開展“安全用電”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講述完相關知識以后,通過PPT向小學生展示幾個問題:“可不可以在手濕潤的情況下觸碰插頭?”“地上有電線掉落,可不可以直接伸手撿起?”“如果電燈壞了,可不可以在不關閉電閘的情況下更換燈泡?”“可不可以將手指插入至插孔當中?”隨后,對小學生做出合理分組,要求其展開深度討論,并且說出自己的理由。小學生通過與小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進行探討,能夠?qū)Π踩秒姷南嚓P知識有深度的了解,進而提升其深度學習的效率。
(三)構建深度學習課堂
在開展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期間,小學生存在學習效率不高、被動學習狀態(tài)的問題。而在采用深度學習模式以后,小學生能夠?qū)W習任務單作為依據(jù),從而將傳統(tǒng)課堂之中需要記憶、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在課堂之中,教師需要關注小學生邏輯、思維以及探索的碰撞,這能夠為學生、教師帶來更好的體驗。教師在上課以前,可以對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狀況有全面的了解。例如,哪些知識疑點多、小學生具備哪些獨特的見解、是否掌握科學知識等。在課堂之中,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小學生的科學問題,并且展開更高效的實驗與討論。另外,小學生通過深度學習,能夠自主探索與實驗,從而收獲科學知識。如此,可以將科學課程的學習效率、教學質(zhì)量大幅提升,促使教師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課堂之中,深度學習方法屬于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立足于小學生的教學要求以及具體學情,對小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探索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做出全面的培養(yǎng),從而全面激發(fā)小學生的科學體驗與興趣,促使小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全面提高,同時,提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小虎,黃鑫,張克東.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0(2):60-62.
[2]劉成軍.指向深度學習的課堂管理探析[J].江蘇教育,2019(9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