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依 王金來 劉 姿 楊正波
(1.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鄭州 450003;2.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麻醉與圍術(shù)期醫(yī)學科 鄭州 450003)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是指因外源性、內(nèi)源性栓子造成肺動脈阻塞,致使肺循環(huán)障礙出現(xiàn)的一種具備致死性特征的心肺血管疾病[1]。據(jù)統(tǒng)計,肺栓塞患者中起碼有20%~30%的患者因治療不及時而死亡,若及時予以診治,可將死亡率降至8%[2]。目前,PE引起了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提高PE臨床療效成為當下醫(yī)療研究的關鍵。低分子肝素鈣、尿激素酶是當前治療肺栓塞的兩種常見溶栓藥物,雖然兩種藥物均可達到一定的療效,但存在諸多不足[3]。為此,本研究將研究重點放在低分子肝素鈣、重組人尿激酶原的聯(lián)用效果上,以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本院呼吸內(nèi)科與心血管科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2~80歲,平均(56.32±12.39)歲;按基礎疾病分為糖尿病18例、高血壓12例、下肢靜脈栓塞2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2~82歲,平均(56.45±12.42)歲;按基礎疾病分為糖尿病15例、高血壓14例、下肢靜脈栓塞2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基礎疾病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伴有持續(xù)性低血壓,與中華醫(yī)學會《指南》中的PE診斷標準相符[4];(2)有靜脈曲張或下肢靜脈炎病史;(3)心電圖檢查顯示肺動脈壓明顯升高或降低;(4)患者與其家屬均已知曉此次研究意圖,并同意參與此研究。
排除標準:(1)合并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低血容量等病癥的患者;(2)螺旋CT肺動脈造影顯示栓塞范圍超過2個~7個肺段;(3)有溶栓禁忌癥患者;(4)有腦出血病史、顱內(nèi)惡性腫瘤、主動脈夾層等疾病的患者;(5)配合度差或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2.1低分子肝素鈣治療
對照組患者經(jīng)病情確診后予以心電監(jiān)護、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抗感染治療、呼吸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注冊證號H20080481,規(guī)格:0.6ml∶6150AXaIU)6150IU,靜脈滴注2h,隔12h注射1次,持續(xù)治療5~8d。
1.2.2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
觀察組患者經(jīng)病情確診后予以常規(guī)治療(與對照組一致),在低分子肝素鈣的基礎上注射重組人尿激酶原(上海天士力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03,規(guī)格:5mg(50萬IU)/支),先注射6150IU低分子肝素鈣,再滴入500~750IU/h維持2d,保證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不超過正常值的1.5~2.0倍,取20mg重組人尿激酶原與10ml生理鹽水混合液,3min內(nèi)完成靜脈推注。之后靜脈滴注30mg重組人尿激酶原與90ml生理鹽水混合液,30min完成,持續(xù)治療5~8d。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血壓指標、凝血指標、纖溶指標及安全性評價。
(1)分別在治療前后檢測并記錄患者的血氣指標與血壓指標,即收縮壓(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血氧分壓(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肺動脈收縮壓(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
(2)分別在治療前后收集患者5ml空腹靜脈血,保存于枸櫞酸抗凝管內(nèi),鏡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漿,放于-50℃的冰箱內(nèi)待檢,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凝血調(diào)節(jié)蛋白(thrombomodulin ,TM)、血漿蛋白C(Plasma protein C,PC)、血漿D-二聚體(Plasma D- dimer,D-D)、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3)安全性評價以各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評定,詳細記錄各組的心律異常、出血(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穿刺部位出血、便血)情況。
兩組治療前的SBP、PaO2、PASP指標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SBP、PaO2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PASP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指標、血壓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前的TM、PC、D-D、t-PA、PAI-1指標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TM、PC、D-D、t-PA、PAI-1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凝血指標、纖溶指標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僅發(fā)生心律失常1例、牙齦出血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無鼻腔出血、便血病例;對照組治療后發(fā)生心律失常3例、牙齦出血2例、鼻腔出血1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便血1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00%)顯著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E是當今世界危害人類健康的危急重癥之一,已受到國內(nèi)外醫(yī)學專家們的廣泛關注。2011年美國心臟學會在其《指南》中已明確指出溶栓治療可顯著改善肺栓塞患者的呼吸困難、右室損傷等臨床癥狀,可明顯提高PE患者的生存率[5]。柴海強[6]的研究中表示,溶栓治療PE的效果值得肯定,但存在潛在危害,如非致命性出血、致命性出血癥狀,部分患者需要輸注血液制品,會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住院費用。因此,臨床上需注意溶栓藥物使用的安全性,才可保證PE患者的恢復效果。
低分子肝素鈣是常見的一種抗凝藥物,對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顯著,但無法降解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無法直接溶解血栓。因此,低分子肝素鈣僅適用于低危、中危PE患者,僅能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效果,溶栓療效欠佳。本研究中,觀察組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重組人尿激酶原,其血氣指標、血壓指標、凝血指標及纖溶指標改善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僅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對照組,且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提示低分子肝素鈣與重組人尿激酶原聯(lián)用效果顯著,既可明顯改善血氣、血壓、凝血、纖溶指標水平,又可減少心律異常、出血等不良反應事件,大大提高治療安全性。重組人尿激酶原是一種纖溶酶原激活劑,其溶解功能具備特異性,經(jīng)靜脈滴注給藥后,該藥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可呈相對非活性狀態(tài),當血栓表面被激肽酶、纖溶酶激活后,部分尿激酶可變成雙鏈狀態(tài),進而溶解血栓纖維蛋白[7]。當血栓纖維蛋白出現(xiàn)E-片段時,尿激酶可直接激活E-片段、C-片段的纖溶酶原,促進大量纖溶酶,明顯增加500倍活性,進而達到快速溶解血栓纖維蛋白的效果。楊镋靈[8]研究表示,尿激酶與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治療PE患者,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纖溶-凝血系統(tǒng),減少心律異常、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等不良反應,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鈣與重組人尿激酶原聯(lián)合治療PE患者,不僅可以提高溶栓效果,還能提高臨床安全性,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