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邵恒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地理學科也越發(fā)受到關注,地圖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熟悉應用地圖不只能夠協(xié)助學生了解地理空間分配狀況,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本文將從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及如何高效應用地圖教學,僅供學界參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教學;有效運用
地理不僅具有學習意義,還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地理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著重要的作用,掌握地理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地圖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占據(jù)關鍵地位。應用地圖開展教學活動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如學習方式的可視性強,更加直觀,地圖覆蓋面廣泛等等。地圖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突破實踐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在繪圖上清晰了解地理事物真實的空間分布,能夠協(xié)助學生理解與記憶地理知識。
1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
初中地理知識比較簡單,涉及到的知識范圍比較窄,老師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主。地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在初中教學中使用程度不是很高,大部分老師在高中的世界地理中才會重視地圖的作用,訓練同學們閱讀和繪畫地圖的能力。同時由于地理在不少省份的中考中不屬于考試范圍,所以學校和老師對于地理課程的重視度比較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是很高。但是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也開始改變應試的教學目標,加強了對于地理課程的重視。
2科學應用地圖教學的意義
地理雖然屬于文科,但是與其他科目相比,內(nèi)容的邏輯性較強,所以單純利用文字講解不利于學生理解,還有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地圖能夠通過更加生動的圖像語言,將同一個區(qū)域內(nèi)不同事物進行多維的表達,能夠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與思維能力。因此,地圖教學能夠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培養(yǎng)同學們對于地理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將文字和地圖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加深同學們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便于同學記憶。地理知識廣泛,書本上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因此老師在解讀復雜的知識點時,要使用地圖教學這一方法,可以降低課程難度,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消化。同學們也能在閱讀地圖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3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運用地圖教學
3.1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地圖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學者提出教學活動只有在讓學生感覺到愉悅的狀態(tài)下開展,才能讓同學們享受受教育的過程。因此也可以說,教育本身不僅是為了讓同學們學習知識,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長與快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課堂的前5分鐘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看地圖的好習慣。比如說老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我們南方一般是不會下雪的,這是為什么?南北方的分界線是在哪里?分界線上有哪些地形呢?提出問題之后將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回答一個問題,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部分,這樣不僅能夠讓同學們帶著問題看地圖,主動思考,也能加強同學們之間的互相交流。
3.2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地圖的方法和技巧
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掌握學習地理的能力,首先在地理地圖中,由于紙張的容量有限,所以大部分地形都是通過符號來代指的,因此學生要想看懂地圖,首先要清晰地知道各種符號所代表的具體意義是什么,要掌握比例尺的相關知識。只有對于地圖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對地圖進行正確解碼,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地理事物。圖例主要包括界線符號、自然地理要素符號、人文地理要素符號等。學生在閱讀地圖之前,首先要對于地圖類型有了解,這樣才能夠減少閱讀障礙,進行針對性地學習。老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地圖中的每一個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地圖時不能忽略任何一個要素,還要將所有的元素綜合起來分析,才能得到問題的答案。如在閱讀一個地區(qū)的農(nóng)作物狀況時,不僅要看地形,還要根據(jù)題中給出的經(jīng)緯度判斷氣候和降水條件,還要分析農(nóng)作物的生長周期,分析這里為什么適合種植這種農(nóng)作物,得出結論。
3.3引導學生繪圖,加深同學們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
初中地理教學中,描繪地圖也是一項重要的練習,老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繪圖能力,也能把自己繪圖的技巧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繪圖的能力。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在教學中豐富自己的知識,也要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繪圖能夠加深同學們對于地圖知識的了解,形成更加深刻的影響。初中階段的繪圖老師可以先從一些簡單基礎的地圖開始,比如說一個國家的簡易地形圖、地理成因圖、農(nóng)作物分配圖等??梢愿鶕?jù)文字提示畫出地圖,也可以把地圖提供的信息整理成文字。
3.4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動態(tài)的地圖展示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地理知識,老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對一張地圖進行多種維度的展示,這種教學手段更加直觀,也能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讓同學們無意識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地理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地圖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地圖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已獲得教師與學生的高度認可,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運用地圖教學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方便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也能夠幫助學生開展有效的復習和預習活動。由此之外,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形成更加直觀的了解,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課堂的熱情,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使用地圖的習慣,讓學生對于地理知識有全面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劉敬波.手繪地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探究[J].讀與寫,2022(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