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陽
摘 要:近年來國內很多動畫中都融入了當代社會元素和傳統(tǒng)文化元素,實現傳統(tǒng)文化、現代文化和動畫藝術的融合與發(fā)展,越來越多擁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動畫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文章以2019年上映的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探討傳統(tǒng)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為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思路,同時滿足觀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關鍵詞:《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華文化;動畫元素
注: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禪宗美學在動畫中的體現及應用”(2020SJA0440)、南京工程學院引進人才科研基金項目“禪是一枝花”(YKJ201992)成果。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2019年暑期檔上映的一部比較火的國產動畫電影,對傳統(tǒng)《哪吒鬧?!返墓适逻M行了改編,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經典的動畫元素,如哪吒、龍、李靖等這些經典的動畫角色,也將中和文化和陰陽之道體現得淋漓盡致,滿足了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同樣也吸收了一些當下生活中的流行元素,如現代的獨立女性形象、指紋碼解鎖等,拉近并且滿足了觀眾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
一、《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傳統(tǒng)文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來源于《哪吒鬧?!?,并在此前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打破觀眾的思維定勢,既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生活中的流行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赌倪钢凳馈纷鳛橐徊繃冯娪?,對中國經典文化進行了重新建構,并將中華文化中的中和文化和陰陽之道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和文化來源于我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強調天地人合而為一,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以中國經典動畫片《哪吒鬧?!窞閰⒄?,并對《封神演義》進行了改編,刻畫出哪吒這一動畫人物形象。在《哪吒鬧?!分?,哪吒是一個不畏強權的少年英雄,而與哪吒相對的是龍王三太子敖丙、父親李靖和四大龍王等反面形象,故事的最終是哪吒與父親關系決裂,將骨肉還給父母,表達了正義和邪惡、生存和死亡的對立。《哪吒之魔童降世》更突出家庭倫理中的中和文化,對哪吒和父母關系進行了改寫,父親李靖形象發(fā)生顛覆,他不僅是體貼的丈夫,也是愛護兒子的父親,這更符合觀眾對家庭倫理關系和父子和諧關系的認知,符合時代精神特征。編劇在改寫《哪吒之魔童降世》劇本時,對人物關系進行了大膽想象,把握當下的精神向度,并結合劇本自身的情感體驗,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的慈愛,以及孩子對父母的敬愛,回歸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本源。
在哪吒和三太子關系的處理中,也體現出人倫關系的中和文化,將《哪吒鬧?!分心倪笇θ影瞧こ榻畹那楣?jié)進行了改寫?!赌倪钢凳馈分?,因太乙真人貪酒,申公豹偷將魔丸和靈珠進行調包。敖丙雖是靈珠,卻要毀滅陳塘關,哪吒雖是魔丸,反叛傳統(tǒng)卻依然保留著最中正的熱血和感動,依然有著奉獻和擔當的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哪吒和敖丙在共同斗妖時成為好朋友,抵抗天雷的降臨,完成命運逆襲。故事發(fā)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電影片頭還詮釋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太極文化。太極文化出自《周易》,由太乙真人敘述,天地靈氣經過千年孕育,形成一顆混元珠,吸食的是日月精華,在元始天尊煉化下形成靈珠和魔丸,而這正是對《周易》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進行的演繹。陰陽相生,善惡共存,形成動畫電影的主旨。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現代文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是因為流行元素和現代文化的融入,傳統(tǒng)經典文化中融入現代流行元素,增強了電影的現代性特色。第一是命運悲劇和成長的主題。導演在電影主題設定時就提出要“打破成見,扭轉命運”。哪吒在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就恰恰反映出人對宿命論的反擊,以及對傳統(tǒng)“命由天注定”這一悖論的反叛精神。在《哪吒鬧海》中,哪吒主要性格是一種單一的、正義的臉譜化的人物形象,是太乙真人的弟子,擁有各種超能力,天生就有高于普通人的才能。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保留傳統(tǒng)哪吒的基本特征,也為哪吒的反叛以及后面的命運逆轉找到一個能令人信服的理由,將哪吒的神話傳奇故事變成一個普通個體生命的成長過程。在對哪吒形象刻畫中,哪吒的成長過程是反抗魔性的,突出哪吒是一個小魔王,體現出哪吒的破壞性和叛逆心理,對于哪吒的惡作劇以及叛逆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讓人對這個小魔王生出同情和愛憐之心,同時也生動呈現出一個混世小魔王的自由形象——“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哪吒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同魔性作斗爭,抗擊不公的命運,并在父母的期待和愛下掙脫出魔的束縛,體現出反抗命運以及反抗強權的形象,符合個體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
另外,導演在設計哪吒形象時對其進行了丑化處理,不僅顛覆了觀眾對固有人物形象的認知特點,以及人們對固有審美的認知,通過降格處理來增加影片喜感,讓影片更具有現代化特色。除了哪吒以外,還有龍王、太乙真人以及申公豹等神仙形象在人物形象設定上都進行了反轉。其中,傳統(tǒng)的哪吒形象是一個腳踏風火輪、穿著紅肚兜、左手乾坤圈、右手火尖槍、身披混天綾的少年,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是一個有著小豁牙、眼皮耷拉、黑眼圈嚴重的魔丸。雖然在哪吒形象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造與調侃,但卻得到觀眾的認同,符合魔丸特性,打破了成見,是扭轉命運的一個契機。在《哪吒鬧?!分校艺嫒讼娠L道骨,是仙鶴為伴、神力超凡的仙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卻成了一個貪酒誤事、大肚肥腸、滿口方言、法力不行的神仙,同時他的坐騎是一頭大肥豬。可以說,太乙真人的形象是最具顛覆性的。申公豹在外形上看是一個豹子形象,而且說話結巴,語義上有歧義,產生喜劇效果。這兩個神仙角色的反轉以及降格化處理是將神仙刻畫成為普通人形象,既拉近了人物形象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又提升了觀眾心理上的滿足感。
在李夫人的形象上融入了現代女性形象,在《哪吒鬧?!分胁]有突出描寫哪吒母親,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對哪吒母親形象進行了升華,不僅具有傳統(tǒng)的母愛精神,同時還體現出現代女性的自信。動畫中,李夫人和李靖一樣,都要披甲上陣,守衛(wèi)陳塘關的安寧,同時因為保護百姓,也會忽略哪吒。正如現代社會中的女性,既要上班工作也要照顧家里,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展現出現代生活的狀態(tài),也體現出現代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除了在人物形象上,創(chuàng)作者在故事細節(jié)方面也融入了一些現代生活的元素,通過動畫中的道具隱晦地傳達出電子媒介的出現。如太乙真人在打開藏有混元珠的寶蓮時需要輸入密碼才能打開,如果密碼輸入錯誤5次就會被鎖定,并且可以使用指紋進行認證,這種密碼鎖和指紋鎖正是對現代社會中電子產品的一種刻畫,在動畫中搭建起和現代觀眾溝通的橋梁。電影中還模仿了視頻播放快進、暫停等功能,哪吒在山河社稷圖模擬訓練中可以像查看監(jiān)控一樣去檢查誤傷民眾情況,體現出人性化的一面,而且哪吒在降妖除魔時類似于人們在電子游戲中打怪一樣,讓觀眾覺得非常熟悉。哪吒父親在畫卷中看哪吒與敖丙等人在山河社稷圖中爭搶畫筆的畫面時,類似于電腦游戲的三維彈球,拉近了神話故事與現代社會的距離,通過賽博空間來達到神話虛幻性的特點,更符合現代年輕觀眾的趣味,貼近現實。
總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無疑給國產動畫電影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借鑒,同時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造,發(fā)揮出傳統(tǒng)文化特色,利用電影工業(yè)技術制作出良好的電影畫面和特效,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相融合,結合現代年輕觀眾的審美特點和生活方式,對動畫場景、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jié)等都進行了大膽的顛覆,以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進行延展,與當下社會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為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思路,使觀眾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認同感,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邵瑜蓮,厲群.神話創(chuàng)新與現代社會情感共同結構:《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市場的成因探析[J].上海文化,2020(12):72-82,125-126.
[2]張斌,宋瑩瑩.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國產動畫IP內容生產探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J].中國電影市場,2020(12):4-9.
[3]孫晶茹.神話題材動畫電影的文化傳播: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J].視聽,2020(12):85-87.
[4]許琬婷.淺析當代國產動畫電影人物塑造的特點: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20(4):95-98.
作者單位:
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