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雕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閱讀教學肩負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夯實鞏固基于基礎知識以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閱讀觀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教學實踐表明,良好的閱讀教學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具備更加廣闊的視野。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成為時下研究的熱點。本文立足于實際學情,從轉變閱讀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和激發(fā)閱讀興趣四方面出發(fā),分享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收獲。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果;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120-02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LI Huidiao ?(No.1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Xiang'an District,Xiamen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s an organic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reading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reading,consolidating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helping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reading view. More and mor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good reading teaching not only helps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but also expands students' knowledge,so that students have a broader vision. Therefore,in the context of quality education,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Based on the actual learning situation,this paper shares some gains in teaching practice from four aspects: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reading teaching,enriching teaching forms,creating reading atmosphere and stimulating reading interest.
【Keywords】Primary school;Chinese teaching;Reading method;Quality education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閱讀能力的內(nèi)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時下,人們更傾向于將閱讀能力理解為對書面語言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同樣,這也是當今社會人際間交往的一項重要能力。從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角度來看,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而且在間接上也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會對其日常生活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閱讀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閱讀習慣、情感態(tài)度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將會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產(chǎn)生重大影響。所以,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要予以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下面,筆者從轉變閱讀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和激發(fā)閱讀興趣四方面出發(fā),分享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收獲。
1.轉變閱讀教學觀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對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教師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實際上是學生拓展視野,豐富自身知識儲備,積累語文素材,完善語文綜合能力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非常重要。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很好的認識到這一點。部分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不成熟,組織性和紀律性不強,開展自主閱讀的難度比較大。為了保證課時進度,更多的教師選擇在閱讀課堂上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即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更多的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在這種教學觀念下,看似保證了閱讀課堂的教學進度,但從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長遠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行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閱讀就會變成一種“差事”。在這種情感態(tài)度下,閱讀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就要改變自己的閱讀教學觀念,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以往的“推著、拉著”學生閱讀,變成學生一種自發(fā)的行為。在這種教學觀念下,雖然前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引導,但隨著教學的深入,后期效果會越來越顯著,而且這也更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四大名著時,我會先從其中提取部分內(nèi)容,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先給學生講解《武松打虎》,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給學生講解《大鬧天宮》,然后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等等。通過一個“引子”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將閱讀變成學生一種自發(fā)的行為。
2.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從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發(fā)展角度來看,這個階段學生的精力充沛,對一切新奇事物充滿興趣,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同時,他們的自制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如何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呢?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將精力集中到閱讀課堂的學習上。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形式不能過于單一,教學節(jié)奏也要起伏的當,不可“一馬平川”。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嘗試。首先,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教師則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小比賽,增加教學趣味的同時也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很多閱讀材料都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者片段,那么可以讓學生圍繞閱讀材料進行改寫或者續(xù)寫,然后以話劇的形式將其演繹出來。在此過程中不僅深化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認知,而且也能夠有效地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3.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越來越多的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氛圍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會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反之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顯得非常重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
首先,課堂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圍繞閱讀材料內(nèi)容,教師可以對教室進行適當?shù)难b飾和點綴,從而讓學生更有融入感,能夠更快的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在這種良好的閱讀氛圍下,學生的閱讀效率自然會更高。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前,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篇課文本身進行課堂的布置,將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小工具部署在教室中,然后讓學生自由閱讀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并且思考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碰到了什么有趣的事,而且身體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此時可以讓學生在反復讀文中搞清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身體變化,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自行介紹,這樣既鍛煉了語言,又解決了文章的重點問題,一箭雙雕,扎實而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
其次,課下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閱讀,不斷積累的過程。那么,想要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依靠上課時間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將課外時間也充分地利用起來。在課下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需要家長朋友的共同努力,教師需要給家長講解閱讀的重要性并且教給家長一些引導孩子閱讀的方法。另外,適時適當?shù)夭贾靡恍┯H子閱讀作業(yè),在拉近親子距離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可以建立一個“閱讀伴我前行”的讀書比賽,學??筛鶕?jù)學生日常的讀物如“經(jīng)典閱讀:小學生必讀古詩詞100首、弟子規(guī)(節(jié)選)童話(安徒生、格林、鄭淵潔)寓言:(伊索、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科學類:《十萬個為什么》《少年百科全書》《地球秘密》《宇宙秘密》《環(huán)境秘密》科幻小說;勵志故事:《名人傳》《天才怎樣鍛煉成的》《心靈島上的燈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科學家的故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故事”等進行閱讀比賽的部署,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閱讀情況及閱讀思維意識,建立一個“攀登閱讀新星”的比賽體系,以每個學生所要閱讀的書目進行設置,采用線上問答的方式,評選出學校最具意義的“話題新星、寫作新星、創(chuàng)作新星及口語新星”,充分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為其之后的發(fā)展建立基礎。同時在進行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校也要積極進行好書好文的推薦,如可推薦給學生《誰動了我的奶酪》《窗邊的豆豆》《愛的教育》等,然后使其與閱讀活動融合在一起,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指導學生進行充分閱讀。
4.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最好的源動力。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首先,定期組織開展閱讀沙龍,讓學生分享彼此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想,在這種相互交流的氛圍中共同成長;其次,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即同學們將自己喜歡的或者有意義的書籍拿到教室,然后彼此交換閱讀,閱讀完成后在一起討論對書中內(nèi)容的看法,這樣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能夠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最后,為學生定制閱讀書單。教師可以從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出發(fā),給學生們推薦書籍,為他們定制書單,這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學生閱讀起來自然更加高效了,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花的學?!芬徽n時,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出相關微課,然后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進一步的欣賞,加強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繼而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或者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好相關任務,在沒開始授課之前讓學生好好研究一下家里面的花朵,并多閱讀一些課外優(yōu)秀的文章如《牡丹花的美》《水仙花的外表》等,在閱讀的同時想象出一篇描寫家里花的文章,鼓勵學生將思考的語句與閱讀得出的語句融合在一起,構建閱讀與寫作雙面進步的體系,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重難點語句,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文章中“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的意義,運用了“抓重點詞語,邊讀文邊想象”的閱讀方式,抓住這些重點詞語來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畫面,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閱讀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廣大教師要積極更新閱讀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變成學生的一大樂事、趣事,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秋. 探討語文角度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J].教育研究,2019.02(04):46-47
[2]張娜.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有益探索[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1):191-191
[3]王惠惠,于忠海.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具化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6. 685(36):86-89
[4]吳曉玲. 深度學習視域下小說探究性閱讀教學要訣與路徑—以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科書小說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11)
[5]楊雨.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