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潔 高清雅
一、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思考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明確了什么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概括為四個方面,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實際上是對教師教學觀念改變的指引。教學不能再在教師的主導下成為教師個人的主場,而應是學生主動的學習過程。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應使全體學生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為終身學習和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闭Z文素養(yǎng)有很多,但是若論“核心”卻有不同層次的區(qū)別。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和學生四方聯(lián)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學生的自我學習意愿,學習意愿的強弱決定教學的方向和力度。為了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學困生語文自我管理能力現狀
高中生從入學開始要經歷三年的學習時間,這個時間過程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都會影響學習的狀態(tài)和未來的走向,學生心理和學習上的變化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關注。
(一)學生學習心理適應
高中生從高一入校到高三畢業(yè)升入大學,三年期間心理會發(fā)生多次變動,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心理狀態(tài)。如果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過差,很有可能會導致學業(yè)的滯后甚至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影響學生大學的學習生活甚至之后的生活。學困生在成長期間的心理變動需要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家長密切的關心,能夠最及時地給予幫助。但是,盲目的幫助往往會事倍功半。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培養(yǎng)方案,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形成成熟的心理狀態(tài)。
(二)家校合作方式優(yōu)化
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還不成熟,極大依托于教師和家長的幫助,特別是學困生在師生交往和學習能力發(fā)展中具有更多的困難。現有的家校合作中,常常出現方法與現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現有的家校合作方式急需更新。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勢必導致教育方式的改變,不可能依然保持不變。隨著孩子的成長和科技的進步,需要教師和家長與時俱進,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的培養(yǎng)方案,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三)親子關系培養(yǎng)
高中生處于心理發(fā)展的極速階段,學困生由于學業(yè)中出現的障礙,很容易在學校和家庭的雙重管束下,出現不同程度的叛逆現象,如果不采取防范,很容易造成不可控的局面。而在家校反饋中,親子關系成為影響學生學業(yè)發(fā)展和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不良的親子關系很容易導致學困生加重厭學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生活的幸福度。
(四)學校教學方式轉變
高中相較于初中而言,不僅僅注重學生的學科能力,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不同學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不同,但是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成績。學困生相對于其他學生,更加需要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同學科的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設計適合學困生家庭情況的家校合作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五)假期培養(yǎng)方式重塑
假期是教學的特殊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居家學習,脫離學校的密切關注,極大依托家庭的教育和幫助。在此過程中,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學困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狀態(tài),嚴重影響學校課堂教學以及自我的學習狀態(tài)。在此階段,更加需要合理的家校合作方式來進行幫助,使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合理幫助下,借助于社會的力量,完成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完整學習狀態(tài)的銜接。
三、學困生語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設計學困生心理健康的長期保持方式
學困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時間里,心理狀態(tài)多次發(fā)生變化,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合作,保持學困生心理的長期健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多溝通,時刻關注學生的細微心理變化并給予指導。教師應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預設把握學生在三年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設計初步的三年心理健康指導方案,再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隨筆、作文等文字性的材料,探測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二)家校合作培養(yǎng)學困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
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都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產物,家校合作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能力,需進行有效的挑選。教師和家長最好在高中低年級時,就刻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別是家長要盡快適應孩子從初中到高中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的變化,幫助孩子做好初高中的銜接。語文學科從初中到高中主要變化,是從語文知識的考查上升為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學科和心理的雙重過渡。
(三)密切關注家庭親子關系成長
很多家長都向高中老師抱怨過親子關系的不融洽。學困生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長的密切培育,糟糕的親子關系會使學生失去信任和依靠。家長不要一味地將親子關系的惡化責任全數推向孩子的不懂事。在親子關系的培養(yǎng)和修復過程中需要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密切關注,讓家庭教育在高中教育中不缺席。
(四)形成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的教學方式
“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轉變思路,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過度插手會導致學生形成依賴心理,錯失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的最佳時期。學生每天在學校中度過的每一分鐘,都要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做好準備,語文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責任更加重大。
(五)基于新媒體及新資源構建四位一體的假期培養(yǎng)方案
高中三年假期時間超過9個月,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起來,將會在學校教學和家庭教學中產生斷層。為了能夠做好學校和家庭、社會的銜接,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供溫床??萍嫉倪M步勢必導致個人生活方式的變化,個人生活方式的變化也會影響學校教育和家庭的教育方式變化。通過研究和試驗,探尋合理的創(chuàng)新家校合作方式。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假期作業(yè)設計,讓家長和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感知生活體會“大語文”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防止假期作業(yè)空置,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社交方式的進入。通過合理的設計,例如生活和學習vlog的拍攝,社會調查報告的撰寫,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假期作業(yè)中去,讓假期成為學生語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之一。讓學困生在社會鍛煉中成長,從而達到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的四位一體。
結束語
學生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同時也是困難重重的,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撫育,也需要家長的傾力支持。要讓學生在高中三年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讓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有所依、有所得,讓每一個種子都能健康地發(fā)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