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瓊
[個案描述]
在2016年接手501班的時候,學生洋洋(化名)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從開始上課到下課,不管我講什么內(nèi)容,不管同學們怎樣踴躍發(fā)言,他不是低頭畫奧特曼和怪獸,就是自己想心事。據(jù)語、數(shù)老師反映,洋洋在上語數(shù)課的時候也很愛做小動作、開小差,學習成績跟不上。
一、深入調(diào)查,了解原因
我從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洋洋父母離異,從小跟媽媽和外婆一起生活。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顧他,外婆只能管他吃飯和穿衣。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的心靈是孤獨的。因為是聾啞孩子,和外界交流不方便,失去了很多和人交流的機會。休息時間,他就喜歡看《奧特曼》,孩子一直沉浸在奧特曼與怪獸格斗的場景中,而美術(shù)課為他提供了一個表達內(nèi)心狂潮的平臺,他的喜怒哀樂都傾瀉在了畫紙上。
二、走近心靈,欣賞鼓勵
洋洋的內(nèi)心是痛苦的,如何才能讓他從奧特曼的世界里走出來,走進到集體,感受集體的溫暖呢?趁學生作畫的時候,我走到他身邊想和他說幾句話,但他專注的神情告訴我別打擾他。用什么方式和他交流呢?他不愿意用手語和我交談,繪畫不是他表達思想最好的語言嗎!思前想后,我茅塞頓開。對于他交上來的這份特殊的作業(yè),我沒有粗暴地給他不及格,而是以欣賞鼓勵為主,洋洋的畫從“不及格”,很少“及格”,倒是得了不少“優(yōu)”??蓜e小看這個“優(yōu)”,學生是很在意的。有一次我走進教室,只見學生在評論著彼此的作業(yè),洋洋是他們議論的焦點。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洋洋特別高興,臉上笑開了花。
三、設(shè)法交流,打開心扉
往后的幾堂美術(shù)課,洋洋還是畫奧特曼,但不像往常那樣緊張。我會走到他身邊,很親切地問他:“你在畫什么?”他的表達欲望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了。他指了指畫中的形象,用手語說:“這個是奧特曼,這個是怪獸,他們打了起來,怪獸很兇很兇……”他說得很帶勁,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友善地笑了笑,鼓勵他:“不錯!繼續(xù)畫吧!”洋洋變得愛和我說話,我問他彩色筆是誰買的,星期五誰來接他回家等問題。我們之間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很多。
五年級下半學年,一個嶄新的洋洋出現(xiàn)在了我的面前。上課的時候,他能跟上老師的節(jié)拍,不再置身事外。他愿意聽老師講課,會舉手發(fā)言。他常常把自己看到、想到的事情告訴大家,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快樂,同時,也把自己悲傷的事情告訴大家,讓大家?guī)退謸?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上課的時候,我跟學生說:“對于奧運會你了解些什么?”學生有的說奧運五環(huán),有的說福娃……“好,這堂課請同學們畫一幅奧運主題的畫?!贝蠹叶寂d致勃勃地開始畫畫,畫得最多的是福娃和五環(huán)。我發(fā)現(xiàn)洋洋畫得與眾不同,畫出了足球場上爭斗的場面,場地中一個球員的腳被畫得很夸張并且高高踢起,球從他的腳下飛出,還畫出了看臺上熱情激動的觀眾,一看就讓人聯(lián)想到觀眾的歡呼雀躍。我請洋洋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并給大家講述自己的繪畫內(nèi)容。他表現(xiàn)得很大方,講述得挺流暢。洋洋終于從奧特曼的世界中走出來,走到了老師和同學當中。
四、持續(xù)關(guān)注,全面進步
我看到洋洋在美術(shù)課堂中能順利進行學習,就找時機教育他要遵守學校紀律。
星期四早上第二節(jié)課下課,洋洋在數(shù)學課中畫畫,老師把他的畫筆沒收了。第四節(jié)是美術(shù)課,我走進教室裝成不知道這件事,照常上課。學生開始繪畫的時候,洋洋委屈地坐在座位上。我走到他身邊,問他:“洋洋,你怎么不畫呢?”他抬頭看了看我,眼中有委屈,也有憤怒,說:“我的畫筆被張老師拿去了?!薄澳悄阒缽埨蠋煘槭裁匆獩]收你的畫筆嗎?”他低下頭,無語。“你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在畫畫,所以,張老師要把你的畫筆沒收了。我們要在美術(shù)課堂中畫畫,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畫畫。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積極開動腦筋。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在生活中非常有用?!彼箘诺攸c了點頭。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三次,我每次都耐著性子跟他解釋,終于沒有再發(fā)生類似的事件了。過了一段時間,數(shù)學老師又跟我反映洋洋在早自習時間畫畫,她很生氣,又沒收了洋洋的彩色筆。我還是采用冷處理的辦法,等到美術(shù)課中需要使用畫筆的時候,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我告訴他:“數(shù)學老師批評你,沒收你的畫筆是希望你能認真學好數(shù)學,并不是和你過不去。你可以在中午、下午、晚自學或雙休息等空余時間畫畫。”接下來的日子,洋洋終于步入了正軌,上什么課做什么事。
洋洋的進步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受到不少表揚,他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了。為迎接奧運,學校組織了一次“迎奧運兒童繪畫比賽”,洋洋主動報名參加這次比賽,他想為集體出一份力。
[反思]
繪畫是無聲的語言,對聾啞孩子來說更是一種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良好手段。作為聾啞學校的老師要學會在畫面中看出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引導孩子走出心理誤區(qū),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德育工作是長期的、繁雜的,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不能一味地批評,粗暴的態(tài)度非但不能改變學生的思想,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反抗情緒。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我們要用心去理解學生,用情去感動學生,在他們迷失方向時做他們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