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要:一直在困惑一個問題,為什么作為年輕教師的自己原本成績很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很豐富了之后成績卻比不上沒有經(jīng)驗的年輕教師?我認為制約教師二次成長的關鍵因素是一直用自己的原有的固化的思維去教現(xiàn)在的學生。改變現(xiàn)狀成為實現(xiàn)教師教學生涯二次成長,的唯一出路。
關鍵詞:教師二次成長;代溝;有效溝通
教育教學過程就是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個過程,教育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效果,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能夠吸收多少,在于他們之間的溝通是否暢通無阻,在具體的教育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是存在一定分歧和矛盾的,也就是存在代溝。對于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的教育代溝,我們應該以誰為準呢?我認為取決于我們在教育的問題上誰才是教育的主角的問題。教育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學生才是教育的主角,學習的主體,那么教育不聽學生的,還要聽誰呢?作為資深的老教師,我們只能選擇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實現(xiàn)和學生的有效溝通。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同仁分享
1.做一個愛學習,愛讀書的教師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俗話說人有三寶,精-氣-神,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了獲取知識我們————要讀書,為了提高修養(yǎng)我們————要讀書。
教師要有很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豐富的文化知識,課堂上才會活躍,才會生動,生命也會因此而更加精彩。我們經(jīng)常說,教師不僅要給學生一桶水,而且是有一桶鮮活的水,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為教師成長的舞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的充電,豐富自己知識的內涵,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讀書是最有效的途徑。如果教師不愛讀書,學生怎么能夠愛讀書呢?一個不讀書不學習的人是要被時代所拋棄的;一個不讀書不學習的教師是要被學生拋棄的。學生們會說“你out啦!”有一次,我把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成就貫穿到我的課堂當中,給予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告訴他們我們的先烈用生命和熱血保衛(wèi)了我們國家,為我們贏得了和平。我們這一代人通過艱苦的奮斗使我們國家取得了今天巨大的成就,成績屬于過去。我們祖國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頓時感覺熱血沸騰,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為學習并不是單純?yōu)榱藗€人找工作為了謀生,學習是為了建設我們的祖國,是為了前赴后繼的把我們祖國建立的越來越強大。這次的教育的成功不僅僅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平時注意學習的我也是一個很好的肯定。
2.做一個虛心的,能夠蹲下身來向學生學習的教師
今天的年輕一代天然擁有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能敏感地捕捉信息技術潮流和消費等的變化,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在這些方面年輕人反而成為了我們的老師。另外年輕一代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自由開放,沒有太多思想束縛,更自主,更自信,更具有夢想與激情。對世界充滿好奇,敢于挑戰(zhàn),不怕失敗。但對我們而言,年齡閱歷和過去的一些經(jīng)驗知識,反而容易成為適應新變化的阻礙,因此我們需要向年輕人學習,找到年輕的狀態(tài),才能保持斗志和激情,不落伍于時代。一名優(yōu)秀學生告訴我,抖音上有英語角,可以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我也開始學習使用抖音,并經(jīng)常進入英語直播間,當布置假期作業(yè)時,我告訴學生進直播間里學習英語的時候,他們高興極了,沖上講臺和我握手。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只要蹲下身來,向學生學習。和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夠如此的順暢。那一刻久違的成功的喜悅涌上心頭,原來成功離我只有一步之遙!只需要我們蹲下身來,學生會接納我們的。學生是否會接納我們和年齡本身沒有關系,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就可以。
3.做一個耐心的老師,靜聽花開的聲音
永遠記住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我們要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給他們機會。及時發(fā)現(xiàn)并欣賞他們的新創(chuàng)意和好做法。這就需要我們成為一個耐心的,能夠靜聽花開的聲音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才會喜歡和學生接觸,交流,并觀察他們的行為和習慣,尊重他們的個性和主張,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每一朵花都會開放,但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會同時綻放。給予他們理解和寬容,給他們成長的信心和希望。2022屆5班一名學生周麗均,初中英語基礎不好,我的課堂上他總是睡覺。一天晚自習我發(fā)現(xiàn)他那天沒有睡覺,很專心的在背誦著什么,我走上前去,看到他手上拿著演講稿在背,我很吃驚,那么一個學困生,竟然要參加演講比賽,下面是我和他的對話:
我:“英語單詞都背不得,這個演講稿你能背下來嗎?”
他:“老師,我能的”
我:“好吧,給你一節(jié)課的時間,去辦公室背?!?/p>
之后學生開心的去辦公室背誦演講稿去了。第二節(jié)自習開始這名學生一回到教室就來找我說給他幾分鐘的時間,他想請我和同學聽聽他的演講,給他提點意見。我馬上同意了。結果他的表現(xiàn)讓我大吃一驚,語言流暢,肢體語言豐富得體,活脫脫一個小演說家。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了一句話,只要是花兒都會綻放,只是綻放的時間不同而已。作為老師,特別是資深教師,不要只憑借教育經(jīng)驗就有給學生貼標簽,多點耐心,靜聽花開的聲音。
以上就是我在教學發(fā)展的瓶頸期做的一點事,對我的教學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說來容易,做來難!老師與學生畢竟有不一樣的立場,同時是不同的時代的人,存在代溝是在所難免的,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問題。如何在可能的范圍內減少代溝,最大可能地在教學中有效地和學生溝通,成為擺在資深教師面前的,制約教師發(fā)展的一個長期障礙,值得我們大家長期思考和探索。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不一定要干成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它應當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美果。遠看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在照亮學生的過程中同時也照亮自己。
參考文獻:
[1]陳麗燕. 慢慢來,靜聽花開的聲音——班主任工作方法漫談[J]. 小學教學參考, 2019, 000(006):86-87.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第二中學 6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