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馬拉松越野賽”在山地越野跑的發(fā)祥地——北美,被視作比鐵人三項更具挑戰(zhàn)性的“極限運動”來組織和主辦。筆者作為菜鳥跑友曾在北美參加過初級“馬拉松越野賽”,對這項極限運動的危險深有感受,它對組織方和參賽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小白”必須知道的“行規(guī)”
在北美,“馬拉松越野賽”有規(guī)范的名稱“山地越野跑”,從入門級的“社交越野”,到高度專業(yè)化的“挑戰(zhàn)越野”,自成體系,呈嚴格的金字塔狀分布。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qū)氣候宜人,離城不遠就有崇山、密林、溪澗等適宜越野跑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加上當?shù)赜性S多團體熱衷宣傳“綠色原生態(tài)生活”,并且將越野運動塑造成“原生態(tài)生活”的理想形態(tài),因此入門級越野跑和雪地越野、自行車越野,并稱為“大溫三大田野社交”,參加者眾多。剛到當?shù)氐奈遥苍趫笊缤鹿膭酉?,在一個“健跑社”注冊,成了一名最基層的“青銅級”越野跑參與者。
雖然是“青銅級”,參加的也是門檻最低的“社交越野”,但團體的管理者卻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白金級”跑手,在他們的推薦下,“社員”還可與更厲害的“鉆石級”跑手交流互動,我記得經(jīng)常參與“跑友”互動的,就有加里·羅賓斯和湯姆·克萊克這種拿過世界頂級大賽冠亞軍的高手。他們不少人兼職做賽事主管、充當健身教練。
記得第一次參加“集體活動”是在一個名為“本拿比湖”的市區(qū)生態(tài)濕地,圍著濕地跑一圈。帶隊“老鳥”只說了兩句話:“只跑30分鐘”“安全第一”。后來知道,“健跑社”流傳著所謂“越野跑行規(guī)”,其中第一條就是“安全第一”,不論青銅級的“社交越野”,還是最頂級的、羅賓斯多次參加的尼泊爾喜馬拉雅高山越野,“量力而行不勉強”都是第一要訣,你可以通過鍛煉不斷提升自己的極限標尺,但切勿冒險超越自己的極限。事實上,即便“入門級”越野跑活動也可能遇到危險,我們“團隊”就曾遇到跑友扭腳、虛脫等意外,而其他群組的跑友則有“落單”時在荒山猝遇棕熊和美洲獅的,且有人因此受傷。
我至今清晰記得的“入門行規(guī)”,還有“忘記規(guī)范步伐”(一切以舒適為前提,畢竟路程很長)、“記住時間而忘記距離”(這是為了讓跑者學會調(diào)整步伐和時間)、“覺得不能跑就走”(學會在路途中休息和調(diào)整)、“小心上下坡”(容易帶亂節(jié)奏和步頻)、“學會打招呼”(號稱“越野之家”的大溫,各類小徑上常同時有多組人在運動,要學會大聲和前面的陌生人打招呼,讓他們知道你下一步想做什么,避免發(fā)生碰撞等危險)、“一定要結(jié)識伙伴”以及“不要戴耳機”,因為會影響反應(yīng)和判斷力,開始長途越野跑之后人的反應(yīng)和判斷力都會大幅下降。
進階比賽,有很多強制要求
在本拿比湖這樣的“入門級”場地磨煉一陣,如果得到更高一級“小組”的邀請,就可以報名參加一些像樣的山地越野跑比賽,成為一名“進階級”跑友了。大溫比較典型的“進階級”山地越野跑比賽,是北溫哥華的“西摩山越野”。
“進階級”山地越野賽只能通過專門的“代理人”才能報名,以免“小白”誤入,平添危險。報名后要參加篩選和集訓,并且準備“山地越野十寶”(導航設(shè)備、頭燈、防曬裝備、急救包、小型工具包、引火設(shè)備、輕便野營設(shè)備、食物、水、額外服裝)。每個“小組”的要求總是比賽事組織方更苛刻,“頭鳥”說:“如果組員出事我是要負責的?!蹦悄晡覅⒓印拔髂ι皆揭啊?,“頭鳥”強制要求每一刻鐘全組“唱名點到”一次,據(jù)這位參加過總路程達160公里的美國猶他州-愛達荷州“熊湖山地越野”的“老鳥”說,有一年他參賽幸虧“頭鳥”及時“唱名點到”,才避免一場大難。
一身“短打”入山是禁忌:需要過夜的長距離山地越野,不論高溫天氣、低溫天氣,都應(yīng)準備貼身、透氣透汗的長袖長褲,這樣在低溫、降溫天氣可以確保不失溫,倘遇到相反的高溫曝曬天氣,也可防脫水、防紫外線。
全球山地越野賽越來越頻繁
在北美乃至全球,山地越野賽都是高度商業(yè)化的比賽,且因為環(huán)保生活理念和商業(yè)推廣普及,比賽越來越頻繁,參與的“青銅級”“進階級”入門者越來越多。在2010年,美國戶外產(chǎn)業(yè)基金會就宣稱“全美國6歲以上經(jīng)常參與者多達480萬”了。
2018年4月2日英國《衛(wèi)報》文章則稱,自2008年至2018年,全球山地越野賽總數(shù)從160場增至1800場以上,且其中不乏歐洲“勃朗峰越野”、“奧斯塔巨人賽”以及北非“黑貂馬拉松”等“超風險”比賽,因此盡管組織、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但各種意外和風險仍不時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