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轉(zhuǎn)花
摘要:現(xiàn)階段,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不論是在考取資格證的時候還是在參加與教育類相關的考試時,考試內(nèi)容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越來越緊密。心理健康教育在課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高年級的學生還是低年級的學生,班主任們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引導學生們健康的發(fā)展,了解學生們的心理情況,從而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對于這門課程教學來說,心里健康教育所占比重比較大,作為一名班主任,應當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發(fā)運用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360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接收能力比較強,對新事物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促進學生們心理健康的成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班主任們應當考慮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對于小學課程班主任,應當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注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班主任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將教學、班級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從而幫助學生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1.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的意義
1.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現(xiàn)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其都面臨著較大的考試壓力,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會存在學習趕不上進度、身體原因、同學矛盾等一系列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會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但是也會存在一部分小學生選擇逃避。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形成自強精神,幫助學生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們綜合素質(zhì)得以提升。學生在心理健康教學下,能夠確定自己未來發(fā)展的目標,肯定自己的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們從多方面認識自己,從而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合理的給自己制定目標,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能夠促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巨大的提升,促使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1.2培養(yǎng)學生樂觀態(tài)度
現(xiàn)階段,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們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對于學生們來說,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由于我國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學生們的社交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學生們的學業(yè)壓力也逐漸增大,這就使得一部分小學生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主要是因為當代小學生缺乏積極生活以及學習態(tài)度[1]。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學,給予學生們一些積極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學生們形成完善的道德理性、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從而確保學生們健康的發(fā)展。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策略
2.1加強班級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nèi)容,良好的學風是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條件,更是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小學班主任應細心關注并指導班級內(nèi)全體學生的成長,同時還需要重點進行班委力量、優(yōu)秀學生榜樣的培養(yǎng)工作,讓小學生們可以在榜樣的帶領與表率下進行主動的學習與進步,促進班級整體的全面提升。同時還可以針對具體學習內(nèi)容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班級誓言與班歌,并組織小學生們的進行課前的唱歌或宣誓,以此來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最后,小學還可以定期組織課外活動,如此不但可以疏解小學生們的較大的學習壓力,還可以為小學生們的構建良好的班級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并加強學生們的團結意識與合作能力,大大增強小學班級的凝聚力與團結力,為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打下扎實基礎,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2]。也可以設置學習小組,通過學習小組間的互相幫助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風環(huán)境,提高小學生的互幫意識,提升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做好交流活動
要想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效率,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班主任需要主動做好與學生、任課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間的交流工作,及時掌握班級學習情況與學生心理問題、學生遇到的困難等等,以便班主任采取有效的策略及時解決班級問題,從而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確保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心理良好??梢远ㄆ谂c班級沒,的任課班主任進行交流,了解班級內(nèi)全體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與整體水平,并依據(jù)學生的特點與個性采取針對性較強的策略,從而確保小學生們具備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與良好的學習習慣。還需要將自己作為小學生們的朋友,與學生們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并給予學生們適當?shù)闹更c與鼓勵,從而充分拉進班主任與小學生們的距離,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還可以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如此不但可以令家長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令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的狀態(tài),班主任可以引導家長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確保學生可以全身心的加入到課堂學習中,班主任也可以針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與家庭氛圍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班主任與家長的及時溝通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2.3聯(lián)合家庭教育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一定要保證學生家長在交流中所述內(nèi)容為現(xiàn)實,不夸大、貶低自己家的孩子,在最大程度上“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尊重學生的生活習慣及興趣喜好,以便更充分地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教育情況和在教育方面的父母身份,班主任應在同時了解家庭情況,以便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3],與此同時,值得所有小學注意的一點是,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往往取決于家庭的影響,因此,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也應當與家庭多交流,班主任應提高自身教學質(zhì)量和業(yè)務能力,當好學生與家庭之間的關系“紐帶”,例如定期與學生們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家校之間的聯(lián)合互動交流,確保學生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從而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新型人才。
結束語
心理健康和班級管理工作相結合的研究是一項需要小學班主任們長期“費心、費力”的新研究活動,需要所有班主任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深化新的方法,作為教育實踐的一部分,小學生們的實際體驗也顯得尤為重要,所有心理健康教學方面的班主任需要共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發(fā)展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技能,確保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7(23):167-168.
[2]周長芝.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7.
[3]侯振保.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0):173-174.
東莞市沙田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東莞 52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