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欣
【摘? ?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重點科目,而識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關鍵。識字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益于教師進行其他更為深入的語文知識傳授。良好的識字效果有賴于教師創(chuàng)造有效的識字教學情境和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進行趣味識字,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樂趣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趣味識字? 吸引學生?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40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21世紀,傳統(tǒng)的依靠死記硬背的識字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育,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找到趣味識字的方法,才能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學習。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怎樣讓語文課堂中的識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
(一)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思維
趣味識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思維。僅僅按部就班地進行識字教學,課堂內容略顯枯燥,學生很難提起興趣,課堂參與度不高,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吸收的知識內容有限,且滿堂灌式的識字學習讓學生難以記憶。生動形象的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就掌握相關的生字,并且能夠在課后快速回憶,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舉出相關實例,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在課后學習其他生字時進行變通,運用到其他的字詞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例如“水”字旁的生字,是與描述水的一些狀態(tài)相關,像“波濤洶涌”“一泄如注”等,以此為例,學生可以學習到一系列與水相關的文字。由此可見運用趣味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降低學習生字的難度
趣味教學在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學習生字的難度。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識記的方法學習一些復雜的生字是比較難的,教師可以通過自創(chuàng)口訣,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降低學習生字的難度。例如在教“確”的時候,教師可以編故事來幫助學生學習:一個小朋友在石頭邊上撿到一角錢,把它交到了學校失物招領處,的確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老師表揚了這位小朋友。在編故事的時候,將復雜的字進行拆分,讓字變得簡單化,也更加容易理解。同時變成了一個故事的形式,也無形中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智育和德育有機結合,是學習生字的有效方法。
(三)鞏固小學生識字基礎
有趣的識字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識字基礎。小學生識字需要反復的鞏固已學知識,才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學習遷移。趣味識字教學幫助學生快樂學習,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鞏固已有知識。例如在學習了“取”和“走”之后,在學習“趣”時,可以編一個口訣:走著去取東西會變得更有趣。在這樣趣味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鞏固了舊的知識,也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趣,活躍了學習的氛圍。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教學也逐漸被運用于課堂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料的綜合呈現(xiàn),能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學習的形式變得多樣,讓學生能夠了解更加全面和豐富的知識信息,也讓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節(jié)省時間。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置符合學生的教學情境,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應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施趣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設置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
(三)創(chuàng)造真實的識字場景
創(chuàng)造真實的識字場景,將教學內容生活化。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化的場景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生活實際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教師要從生活實際著手,讓語文學習更加輕松,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能力。例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讓學生觀察上學路上的廣告牌,宣傳標語等,發(fā)現(xiàn)有趣的地方可以和同學以及老師分享,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增加對趣味識字的興趣。
(四)運用游戲教學法
通過設計有趣的識字活動將游戲貫穿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可以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當然,教師要注意設計游戲在課堂中的占比,合理安排游戲的時間和內容。如果游戲占據(jù)課堂的時間太多,學生可能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游戲本身,而非語文識字的學習。游戲化的識字教學有助于增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游戲化的識字教學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如可以利用“你畫我猜”“猜字謎”等來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
(五)運用故事識字
運用故事和文字結合來進行趣味識字。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將故事和相關的文字結合來幫助小學生學習文字,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本身的同時提醒學生注意相關的文字。故事充滿著趣味性,讓學習也變得有趣。例如在學習“猴”和“候”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讓學生同時學習這兩個字。一只小猴子想要吃箱子里的香蕉,小猴子的面前有兩個箱子,一個箱子外表面貼著“猴”,另一只箱子外表面貼著“候”,只有小猴子能夠正確認出“猴”的箱子才能夠吃到香蕉。小猴子說:“我認識這個字,這就是我自己,我就是‘猴。”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分清楚這兩個字。趣味性的故事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運用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成員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在趣味識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合作進行小組探究,能夠增強學生間的凝聚力,同時小組成員相互分享幫助學生建立合作學習的關系,能夠營造趣味識字教學氛圍。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趣味識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13(001):193.
[2]羅丹.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嘗試[J].科學咨詢, 2014,000(0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