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曼
【摘? ? 要】在當前的教育背景與教育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標準越來越高,對學生生物能力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越來越全面。如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生物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鞏固原有的學習成果,進一步加強高中生物教學,探索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更加有效的解決和處理,成為當前的一大重要教學任務。
【關(guān)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問題?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35
高中時期是學生吸收知識、學習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與教育不僅影響著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提升,同樣也高度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與精神品質(zhì)。因此,教師一定要確保學生對各個科目的學習都能夠齊頭并進,盡量避免學生在任何一科出現(xiàn)學習短板,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要不斷總結(jié)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依照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解決方法,強化對學生的培養(yǎng)。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淺表化
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方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有意識地進行各種互動,從而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定深度的學習與剖析。但是在高考的重壓之下,很多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物知識時,只是簡要地對知識進行了處理,或者是蜻蜓點水般地向?qū)W生進行知識的闡述,并未真正對生物知識進行仔細和深入的研究。還有部分教師為了能夠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一直趕教學進度,在實驗課堂上直接將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講解給學生。這樣導致實驗教學過于表面化,沒有對實驗教學內(nèi)容進行真正的研習,也沒有對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進行真正的培養(yǎng)。在這樣過于淺表化和形式化的教學之下,學生很難實現(xiàn)對知識的內(nèi)化,非常影響學生生活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教學資源有限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加快和我國經(jīng)濟實力、教育實力的提升,我國高中教育資源得到了很好的豐富,但是受到我國幅員遼闊、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qū),尤其是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qū),其所擁有的教學資源還是比較有限的。從具體的情況來看,教學資源有限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師資力量缺乏,二是教材用書缺少,三是實驗儀器和設備不足。教學資源是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工作的基礎,基礎條件跟不上,教學活動和工作自然也很難得到良好的開展。以師資力量缺乏為例,教師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中堅力量,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指引者。在這些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由于師資力量缺乏,很多學校的生物教師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進行代課,由于專業(yè)不對口,很多教師在課程知識的闡述與傳授上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生物教學的專業(yè)性,勢必會影響到生物教學的質(zhì)量和對學生的培養(yǎng)。因此,教學資源有限,成為當前提高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整體質(zhì)量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問題。
(三)師生交流受阻
要想使學生通過生物教學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與吸收,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提升,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交流互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從而實現(xiàn)對知識的良好內(nèi)化,同時還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與疑惑。但是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師生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尖銳。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教師置于自己的對立面,對教師充滿了不信任感,甚至抱有一定的敵意。這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嚴重受阻,十分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同時也非常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開展探究性教學,深入分析與探索
為了有效地改變高中生物教學淺表化和形式化的情況,教師應在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與探索。從教師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進行追溯。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更好的雙向互動,從而使師生之間的教學配合變得更加高效,能夠圍繞教學內(nèi)容進行更多的鉆研,從而使教學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實,讓生物教學活動能夠切切實實地得到推進,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與質(zhì)量。讓學生能夠從生物教學中收獲更多知識,汲取到更多的營養(yǎng),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加長足的發(fā)展與進步。
(二)豐富教學資源
為了使我國高中生物教學能夠得到更加充分平衡的發(fā)展,個人認為,社會應當進一步加強對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支持,政府應當給予這些地區(qū)更多的財政支持,增加教育的投入。首先,通過完善人才引進策略和就業(yè)環(huán)境等,努力為教學資源有限的地區(qū)引入更多的教師人才,從而打造更加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其次,要努力完善這些地區(qū)的教學設備與設施,努力為開展生物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最后,要為這些地區(qū)提供充足的教材用書,畢竟教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是教學內(nèi)容最主要和最基礎的載體。教材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如此三管齊下,相信這些偏遠落后地區(qū)的教學資源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豐富,從而使生物教學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實,強化對學生的培養(yǎng)。
(三)開拓師生交流途徑
在執(zhí)教過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實踐,越發(fā)認識到了師生交流的重要性。因此,面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師生交流受阻的情況與困境時,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去開拓師生交流途徑。例如,在教學中定期召開和舉辦師生交流座談會,在班級中設立意見信箱,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困惑通過匿名的方式寫成信件,投入到信箱中傳遞給教師。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地向教師發(fā)問,對教師進行質(zhì)疑。在這樣的教學舉措之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會得到改善,學生也越發(fā)愿意向教師傾訴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不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
其實教學問題的存在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在面對教學問題時的態(tài)度。只要師生能夠勇敢地面對教學問題,并運用正確的解決對策積極地對教學問題進行處理,就能促進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謹丁.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田秋云,徐建國,胡青平.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2012(02):8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