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聰
(廣州康復實驗學校,廣東 廣州 510600)
隨著培智新課標在生活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化,對教師開展生活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其它培智課程相比,生活數學對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要求較高,這就使得智力障礙學生在理解,掌握和應用生活數學知識上存在較大困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為他們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奠定重要的基礎。下面筆者將結合生活數學實際教學情況與例題類型,開展生活例題教學策略探究,希望能在提高生活數學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特殊教育學校使用的生活數學教材有人教新版、舊版,輕工版,以及各地各校自編教材,但總體上這些生活數學教材例題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一)概念型例題,即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表述數學概念。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概念可分為定義型和描述型兩種類型,生活數學則多以描述型概念為主,如:像2.15,0.4,7.0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等。
(二)方法型例題,即用具體的例子表示數學知識、技能或思想方法,常見于加減乘除基本運算,如人教版培智數學第十五冊第二單元例題:
(三)應用型例題,通常由問題和解答過程組成,個別例題還有簡要分析或提示,用來表述和展示某個或某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及解題過程。如人教版培智數學第十三冊第三單元例題:
(一)例題教學的趣味性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學生簡單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就是說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紤]到智力障礙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整合提供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如教具學具、微課、視頻、PPT等,努力創(chuàng)建生動,活潑、有趣的情景,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概率統(tǒng)計的“打折”知識點時,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講解“打折”的概念,計算方式,然后練習,那么這個課堂就會比較沉悶,學生可能就不會積極主動去思考問題或參與課堂活動,甚至個別學生還會走神,從而降低教學質量,甚至無法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播放跟“打折”相關的視頻引入新課,然后讓學生分享課前收集到的身邊常見的打折信息,教師再適當分層分類提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打折”的概念,接下來學生根據課本例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打折”的計算方式,最后師生一起總結“打折”的計算方法。事實上,實際教學經驗表明,后面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例題教學的針對性
2016版的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生活數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滿足學生的個別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一般來說特殊學校學生障礙類型的比較復雜性,他們在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智力水平,身體功能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較明顯的差異。要想例題的教學為學生所接受,就必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即例題的教學應落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采用分層教學和個別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備課時除了要備好教學目標、內容和重點之外,還要充分了解和預判學生的學習程度,要有梯度、有針對性的選擇例題教學的難度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以比較高效的實現培智生活數學的整體課程目標。例如在教學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時,我們可以從如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①會筆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②會筆算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③會筆算十以內的減法,對于個別無法掌握筆算減法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利用計算器進行輔助計算。
(三)例題教學的拓展
數學素養(yǎng)不但包含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意識與策略的積累。這些積累可以改變以記憶再現的形式去解決問題的方式,且能轉變?yōu)榭茖W、動態(tài)地理解、判斷及分析的方向,這些積累過程顯然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和練習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數學的教學工作中既要重視解題教學,也要重視解題教學之后的拓展、發(fā)散。具體來說,教師在生活數學的教學中,首先在例題教學中要體現例題主干知識的理解、運用與通性通法,以起到加強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與基本活動經驗的示范性作用;其次,例題講解后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及猜測,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變化并進行拓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例如人教版培智數學第十四冊第三單元例題: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出示長方形的圖片,讓學生指出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部分,面積是哪部分,使學生分清楚長方形的周長及面積,接下去再讓學生按照公式分別計算周長與面積。學生完成例題計算后,教師依次提出以下4個問題:①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一樣嗎?②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所用的計量單位相同嗎?③如果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為18平方厘米,寬為3厘米,那么它的長是多少厘米?④你能畫出幾個面積為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通過這一系列的引導、拓展,不斷深化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從而在此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
(四)擴大例題應用的范圍
目前我國中小學的數學教學中,例題主要在課堂中使用,極少出現在課后作業(yè)中。但對于智力障礙學生而言,通過課堂例題教學所習得的知識或技能并不一定能立刻獨立使用,亦或學生在課堂上就沒有完全掌握新的知識或技能,所以他們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引導。對此我們可以參照美國教育部所提倡的“樣例與練習交替教學”(worded example with practice)的策略,就是在教學中交替使用樣例與練習的教學策略,擴大例題的應用范圍。教師可根據作業(yè)的類型、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學生可能會出錯的地方等提供個別化例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與應用新的知識或技能。如以下課后作業(yè)形式:
總之,例題教學在生活數學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掌握生活數學“四基”、“四能”的必要途徑。教師不能眼中只有題沒有例,把例題教學變成解題計算教學或者習題講解,乃至學生學完之后也解決不了類似的問題,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精心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開展分層及個別化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