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萍,張 霞
(1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膽胰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2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肝門部膽管癌占膽管癌的60%~70%,疾病是常見的惡性疾病,根治切除術是該疾病的有效治療方式。根治切除術的切除范圍較廣,但是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2]。為評析肝門部膽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手術圍術期接受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特選擇80 例肝門部膽管癌患者開展調查。
將我中心收治的80 例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納入研究,患者的入組時間在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80 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人性化護理)各為40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12 例;年齡34 歲~72 歲,均值(49.63±8.14)歲。觀察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32 歲~70 歲,均值(49.66±8.56)歲。兩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手術治療;(2)80例患者自愿入組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文件;(3)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排除標準:(1)癌癥患者;(2)傳染性疾病患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做好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測,維持呼吸通道通暢性,為患者提供口腔管理與霧化吸入護理。
觀察組,接受人性化護理。(1)建立人性化服務理念,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規(guī)范行為,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新型護患關系。要求護理人員能夠保持冷靜、清醒、分工明確,團結協(xié)作,提升凝聚力。(2)強化規(guī)范監(jiān)督與考評制度,提升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強化人員素養(yǎng)和服務標準,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整潔的環(huán)境,定期消毒空氣,通過調整控制溫度與濕度保證舒適度。(4)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為患者介紹主治醫(yī)師和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探視,在核實患者臨床資料和信息的基礎上,主動介紹注意事項,提升護理人員的配合度。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況,詢問患者的感受,聽取患者的意見。與家屬溝通,要求他們鼓勵和支持患者,緩解緊張情緒。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做好患者的隱私保護。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患者感受到關愛。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可以增加探視時間與家屬陪同時間,增強與患者的交流時間。(5)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的理解能力,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提升患者的認知,為患者解釋術后并發(fā)癥。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疑問有問必答,親切而溫柔地核對信息,向患者介紹醫(yī)師團隊。護理人員在宣教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表情和狀態(tài),通過語言轉移注意力,改善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6)術前幫助患者及其家屬熟悉急診室環(huán)境,主動向患者介紹病房基本情況,介紹主治醫(yī)師和護理人員,改善醫(yī)患關系?;颊哌M入手術室后,親切而溫柔地核對信息,向患者介紹手術室醫(yī)師團隊,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減少對患者的恐懼。術畢,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清理干凈。
觀察兩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1)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2)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褥瘡、膽漏、膽道梗阻、切口感染。(3)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疼痛評分。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 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應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疼痛評分,組間差異應用t檢驗。應用(%)表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組間差異應用卡方檢驗。P<0.05 為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觀察兩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SAS、SDS 自評量表評分(± s,分)
表1 觀察兩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SAS、SDS 自評量表評分(± s,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52.32±5.63 34.22±3.46 50.39±6.45 33.72±4.15對照組 40 52.33±5.19 42.06±5.24 51.06±6.08 40.05±5.14 t 0.0082 7.8965 0.4780 6.0601 P 0.9934 0.0000 0.6339 0.0000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褥瘡、膽漏、膽道梗阻、切口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觀察兩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
觀察組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兩組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疼痛評分(± s)
表3 觀察兩組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疼痛評分(± s)
組別 例數(shù) 排氣時間/h 下地行走時/d 住院時間/d 術后疼痛評/min觀察組 40 35.13±3.46 2.22±0.41 11.06±2.52 3.03±0.51對照組 40 42.63±4.52 3.66±0.58 15.69±3.25 5.08±0.57 t 8.3330 12.8221 7.1203 16.951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肝門部膽管癌符合手術指征者多數(shù)進行根治性切除治療,但是患者的術后恢復質量不佳。針對惡性腫瘤患者而言,采用有效的護理方式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發(fā)揮著重要的價值。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臨床護理對于降低并發(fā)癥、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常規(guī)護理重點在于對癥護理,往往無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不良情緒。隨著臨床護理研究的發(fā)展,人性化護理得到廣泛應用,人性化護理是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所謂的人性化護理,是加強患者情感評價,調節(jié)患者的不良情緒,重視病房環(huán)境護理,使其盡快康復,而且可以加強護患關系。在肝門部膽管癌手術期護理中,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人性化護理在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預防并發(fā)癥和縮短恢復時間具有明顯優(yōu)勢[3-4]。人性化護理術后關注患者的疼痛感,若無法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降低疼痛感時,及時采用藥物止痛措施,降低患者的疼痛體驗,提升舒適性。人性化護理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在護理理念、具體操作和患者心理層面的需求上,讓患者充分信任護士,有利于護患關系[5]。人性化護理在的主要優(yōu)勢不僅在于營造良好的就診環(huán)境,改善操作條件,強化護理人員服務理念,不僅可以調節(jié)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盡快康復,而且可以加強護患關系。
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SAS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SDS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小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排氣時間、下地行走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疼痛評分均小于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肝門部膽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術應用人性化護理能夠取得顯著成效,具有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