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明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激勵性評價強調(diào)了激勵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同樣,激勵性評價并不回避批評。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第十六條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quán)利?!睂W生進行批評教育,教師需要因勢利導,寬嚴共濟,要著眼于批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同時注意避免打擊學生信心,挫傷自尊。
批評是必要的教育手段,要使批評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就要遵循一些原則,注意批評方式,講究批評藝術(shù)。
一、進行批評教育,教師需要遵循兩個原則
1.公平公正的原則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難免會犯錯誤或彼此發(fā)生矛盾。教師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讓犯錯的學生說清楚原因,做到兼聽則明,心中有數(shù),之后再采取相應(yīng)的方法進行教育。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后進生,教師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讓學生心悅誠服,并從中受益。
2.平等尊重的原則
作為未成年人,小學生的心智還沒發(fā)育成熟,自律能力、分辨能力尚還欠缺,出現(xiàn)錯誤或重復犯錯并不稀奇。教師作為他們的人生引路人和知識傳授者,應(yīng)當以人為本,懷有正確的兒童立場,充分尊重他們的生命情感、認知方式和成長規(guī)律,理性對待他們出現(xiàn)的錯誤,用一種平等、尊重、包容的心態(tài)去給他們指正、糾錯。
二、進行批評教育,教師需要講究藝術(shù)方式
我國教育家周玉仁說過:“不隨便批評,而批評有方,疏而不堵?!睆男睦韺W角度分析,人往往都喜歡聽到表揚,不愿意接受批評。如果教師善于把批評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易于接受的影響方式,那么,批評就不會再是冰冷生硬帶刺的符號,而是一種有效的溝通信號,甚至會成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和促進自我成長的動力。讓批評變得“良藥利口”和“忠言順耳”,教師需要講究一些技巧或方式。
1.把批評轉(zhuǎn)變?yōu)樯埔馓嵝?/p>
在課堂上難免有些學生開小差或者犯些小錯誤,這時候,教師不需要大張旗鼓或煞費唇舌去批評教育,只需稍作提醒和告誡就行了。如平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講閑話、不守紀律的現(xiàn)象,這時老師只需看他一眼,或者示意他一下,甚至在講課過程中暫停一下語氣,基本上學生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類似現(xiàn)象老師只需稍作提醒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2.把批評轉(zhuǎn)變?yōu)槔斫鉁贤?/p>
有時候老師批評學生,事實上不一定是學生犯錯了,而是老師覺得學生犯錯了。要跳出這個思維范疇,這就需要老師站在學生的立場,理解學生,包容學生。在某個六年級期末復習階段,有一次我布置的作業(yè)量多了點,結(jié)果引發(fā)學生的大呼小叫,課室鬧哄哄的。面對這種場面,老師如果按捺不住無名火,不問青紅皂白就聲色俱厲地斥責一通的話,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當時我示意學生安靜下來,了解到數(shù)學、英語當天也是布置了很多的作業(yè)之后,于是特意減少了語文的作業(yè)量,學生們當堂用掌聲表達了對老師的謝意。
很多時候,把批評轉(zhuǎn)變?yōu)閾碛型硇牡睦斫?,站在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往往比威權(quán)式的教育更有效。
3.把批評轉(zhuǎn)變?yōu)檎{(diào)侃增趣
有時候,對一些經(jīng)常在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常規(guī)的提醒或批評對他們來說,可能收效不大。此時老師不妨轉(zhuǎn)換一下方式,或許會令學生會有不一樣的觸動。在我任教的班中,總有幾個習慣性走神的人,很多時候他們端坐在座位上不聲不響,沒有跟人交頭接耳,也不會影響別人,但就是沒有聽進去老師的講課。有一次,我上課時提問了一位坐得安安靜靜貌似認真聽課的學生,結(jié)果他站起來啞口無言。當時我一本正經(jīng)地對他說:“我猜,你應(yīng)該是偷偷學會了孫悟空的技能———分身法,把自己的身體留在課室,而魂魄卻飛去了別的地方游玩了,是不是?”他聽了后茫然地搖了搖頭,我接著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神游四海?”這時,課室里爆發(fā)出哄堂的大笑,就連那個學生自己也笑了起來。之后每當看到有學生在開小差的時候,我都會煞有介事地提醒:“不要學孫悟空哦!”然后大家都心領(lǐng)神會地笑了。此后,在課堂提問學生,因為走神而啞口無言的現(xiàn)象竟然就少了很多。
4.把批評轉(zhuǎn)變?yōu)橘澷p表揚
有時會遇到個別學生比較頑劣,老師對他的提醒不管用,分析他不聽,對于這類學生,老師就要根據(jù)他的特點對癥下藥進行教育。我任教的班中有一位學生小杰,因為家庭的影響,性格暴躁,常常滋事生非,犯錯后對老師的批評教育常常抱有抵觸抗拒的心理,科任老師都表示對他很頭疼,但他的可愛之處是對別人的表揚非常受用。對于這類學生,先表揚閃光點,再順勢指出缺點,糾正錯誤,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某次課間,小杰一臉怒氣地跑到我面前說他想打某個同學。我經(jīng)過問詢和了解,得知他誤以為別人交頭接耳是講他的壞話。于是,我率先表揚了小杰有問題先找老師尋求解決方法的良好表現(xiàn),然后順勢指出了上課講閑話的學生的錯誤,在消除了彼此之間的誤會之后,我向小杰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希望他再接再厲,有更好的課堂表現(xiàn)。而小杰在老師多次的肯定與指正之后,表現(xiàn)也越來越好,同學關(guān)系也和諧了很多。
教育既要有表揚和賞識,又會有批評和懲罰。批評不但是教育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問題的不同程度選擇合適的批評方式,使批評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實現(xiàn)批評教育的最終目的,最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